关注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吗,关注类贷款特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时可

关注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吗,关注类贷款特征

大家好,由投稿人时可来为大家解答关注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吗,关注类贷款特征这个热门资讯。关注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吗,关注类贷款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注类贷款定义

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清收化解不良贷款,不良率实现四连降的背后,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秋月

4月14日晚间,北京银行(601169.SH)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北京银行总资产达到4.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北京银行营收增幅为4.81%,亦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上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追溯至2019年。另外,归母净利润增速则不到1%,则是近四年的最低增速。


2024年末, 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08.75%,较年初下降8.03个百分点。记者注意到,不良率实现四连降的背后,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21-2024年,北京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分别为247.24亿元、289.7亿元、358.47亿元、396.36亿元,占比分别为1.48%、1.61%、1.78%、1.79%。


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

2024年,北京银行总资产达到4.22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亦是唯一一家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的城商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达2.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存款本金总额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4%。


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07元,同比增长0.94%。北京银行在年报中表示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纵向对比来看,北京银行营收增幅为4.81%,亦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上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追溯至2019年。另外,归母净利润增速则不到1%,这是近四年的最低增速。2020-2023年,北京银行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85%、3.07%、0%、0.6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3.45%、11.4%、3.49%。


在城商行中横向对比来看,2024年,江苏银行(600919.SH)、上海银行(601229.SH)、宁波银行(002142.SZ)总资产分别为3.95万亿元、3.23万亿元、3.13万亿元,北京银行在总资产方面保持第一的位置,江苏银行紧跟其后,差距正在缩小。江苏银行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实现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上海银行营业收入为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结束了前一年的营收下滑态势;归母净利润为235.6亿元,同比增长4.5%。宁波银行营业收入为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为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


根据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北京银行以总股本211.4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利2元人民币(含税,下同),合计42.29亿元;叠加中期已派发的现金股利25.37亿元,2024年度每10股合计派送现金股利3.2元,本年度派发现金股利合计67.66亿元。总体上看,该行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该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2024年度,北京银行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监事会决议公告披露,上述分配方案执行后,结余未分配利润按照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要求,留作补充资本,并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利润分配。2024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7%、资本充足率为13.06%,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26、0.21、0.31个百分点。


截至4月22日收盘,北京银行总市值1307亿元,市盈率5.06倍,市净率0.49倍,收报6.18元/股。


关注类贷款余额抬头

2024年末, 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08.75%,较年初下降8.03个百分点。对此,北京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坚持以现金清收为先,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清收化解不良,一体推进 “控新增”与“降存量”。坚持稳健的拨备计提政策,及时合理计提拨备。


北京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若干法律诉讼,其中大部分是为收回不良贷款而主动提起的。2024年末,北京银行作为原告且争议标的本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121宗,涉及金额约1,705,193.1万元。作为被告且争议标的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14宗,涉及金额约657,757.16万元。北京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上述诉讼及仲裁不会对银行财务或经营结果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2024年12月,房企荣盛发展(002146.SZ)发布一则《关于诉讼事项及债务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诉讼公告》”)。《诉讼公告》显示,近日收到了起诉状等材料。原告北京银行青岛分行于2020年7月与各相关方签订贷款合同,被告一青岛荣航置业有限公司、被告二荣盛发展、被告三青岛荣盛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告四德州荣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同时提供担保。当前,原告认为,被告一、被告二、被告三、被告四未能完全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请求被告一偿还借款本金3.48亿元,利息、罚息、复利等0.21亿元及其他费用,合计约为3.69亿元,并要求各被告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2025年3月底,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梳理并整合相关资产,制定债务重组计划,化解相关债务。


北京银行在年报中提及,加大房地产、融资平台、中小金融机构、产能过剩、互联网贷款等重点领域管控力度。2024年末,房地产业作为北京银行对公贷款第五大行业,贷款本金账面余额为1228.46亿元,占比为5.56%。2024年上半年,北京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2.14%,较年初下降1.46个百分点。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下降明显。年报中未披露2024年全年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


不良率实现四连降的背后,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21-2024年,北京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分别为247.24亿元、289.7亿元、358.47亿元、396.36亿元,占比分别为1.48%、1.61%、1.78%、1.79%。随着关注类贷款的不断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银行如何有效降低关注类贷款进一步转化为不良贷款的风险。


此外,2024年年报披露,董监高从北京银行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06.42万元,同比减少20.64%。2024年至今,北京银行的管理层亦发生变动。如副行长韩旭于2024年5月因工作调动离职,王健则在12月因到龄退休辞去副行长职务,同年8月和10月,郭轶锋、徐毛毛分别获任副行长职务。 2025年1月,原副行长Johannes Hermanus de Wit因职务调整不再担任副行长;杨书剑于2月因工作调动辞职,后拟任职华夏银行董事长。今年2月底,霍学文连任该行董事长。3月,北京银行拟聘任戴炜担任新行长。随着董事长的连任以及新任行长的确定,北京银行将如何守住“城商行一哥”的位置仍值得期待。


针对北京银行业绩增长、资产质量等问题,记者致函北京银行,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关注类贷款逾期多少天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当前,城商行似乎也已进入“强者恒强”的“规模经济”新时代。近日,资产规模首破“2万亿级”的杭州银行公布了2024年业绩。

2024年,杭州银行实现营收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其中,利息净收入244.57亿元,同比增长4.37%,占营收的比重降至66.92%;非利息净收入139.24亿元,同比增长20.21%,占比提升至33.08%。

就目前城商行来说,利息净收入还能保持“正增长”实属难得,非利息收入占比又达到三成以上且还在稳步上升,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微降之下,主要仰仗投资收益增幅29.66%至73.24亿元。

去年,杭州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就2021年以来近4年看,该增速持续回落,往下击穿了20%增速,可看出其净利增速放缓是大趋势。

截至2024年底,杭州银行资产总额突破“两万亿级”大关,即达到2.11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2710.25亿元,增幅14.72%,较去年底增速高出0.81个百分点。

该期末,杭州银行存款总额约1.27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幅21.74%;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9374.99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6.16%,其中公司类贷款总额6316.5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9.86%;个人贷款总额3058.49亿元,较上年底增幅9.2%。

就贷款迁徙率而言,杭州银行去年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上升了0.24个百分点至0.86%,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了7.3个百分点至49.79%,次级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均有“两位数”上升。

就贷款质量而言,杭州银行该期末关注类贷款余额51.68亿元,较上年底增加19.52亿元,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至0.55%;不良贷款余额71.14亿元,较上年底增加10.04亿元;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底持平。

其中,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5%和0.77%,分别较上年底下降0.09个百分点、上升0.18个百分点。这说明,该行贷款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贷款不良。

其中,个人经营贷规模占比超4成且不良规模达到12.32亿元,较上年底增加近4亿元,不良率达到0.93%,较上年底增加0.24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看,房地产仍是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截至去年底,该部分不良规模达到了25.06亿元,占不良总规模71.14亿元的35.23%,较上年底增加1.67亿元,不良贷款率6.65%,较上年底增加0.29个百分点。

该期末,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至541.45%,就近三年看,去年下滑明显。适当拨备率意味着减少计提准备,能释放释放部分利润出来。

该期末,杭州银行资本充足率13.8%,一级资本充足率1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均较上年底有所上升。

另据披露,杭银理财未经审计总资产53.85亿元,净资产49.13亿元,去年营收14.66亿元,实现净利润9.05亿元;杭银消金未经审计总资产515.36亿元,净资产66.18亿元,去年营收52.66亿元,实现净利润9.2亿元,均较上年有所上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称,央行等部门近期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打补丁”,符合一定条件的关注类贷款也可以延期。业内预期不良贷款滞后效应不容低估。

截至今年6月末(下同),3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8家不良“双升”,4家关注类贷款占比超3%;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2.99%,较上年末上升6BP。另外,港股上市的天津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达5.62%、5.46%。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8月对媒体表示,当前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预计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未来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较大。他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明年才会暴露出来。

关注类贷款占比仍高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六大国有银行中,建设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2.99%,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也突破2%。

今年上半年,建行不良“双升”,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99%,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上半年建行加大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减值损失总额1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8%。

工行、农行不良贷款也“双升”。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关注贷款占比2.41%,较上年末下降0.30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09%,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中,民生、华夏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超3%;浦发、中信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超2.5%;光大、浙商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超2%。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浦发、民生三家银行,上半年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大幅增长33BP、27BP、18BP,其余股份行则为下降。

华夏银行不良率“双升”,关注类贷款占比为股份制银行最高。该行不良贷款率1.88%,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关注贷款占比3.50%,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不良“双升”,不良贷款率1.69%,比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3.13%,较去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不良“双升”,关注类贷款占比在股份行中增幅最大。该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55%,较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9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0%,较去年末上升0.27个百分点。

城商行中,长沙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大幅增加19BP突破3%;贵阳银行、西安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超2.5%;郑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超2%。

其中,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1.23%,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3.08%,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

城商行中,西安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增幅最大,该行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总额43.48亿元,关注贷款比例2.63%,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

农商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达5.62%、3.94%,分别较上年末下降41BP、22BP。青岛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上年末微升0.0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35.9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3.59%。

不良发生延后

部分在香港上市的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

截至6月末,天津银行不良贷款率2.13%,较上年末上升17BP;关注类贷款占比5.46%,较上年末上升91BP。江西银行不良贷款率2.87%,较上年末上升61BP;关注类贷款占比3.44%,较上年末下降1.47个百分点。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率2.39%,较上年末上升40BP;关注类贷款占比4.2%,较上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

其背后是银行上半年加大了不良核销力度。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

下一步,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上半年已处置量1.1万亿元,仅占全年的32.4%(去年同期占全年的40.5%),根据该目标下半年将处置2.3万亿,是去年全年的处置规模水平,同比多处置接近1万亿。

一位华北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上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并未大幅提升,不良贷款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之比整体提升,显示不良确认仍较严格。银行平均的关注率亦未较年初显著提升,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关注率较年初下降,股份行关注类基本维持平稳。但各类型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生成率均有提升,资产质量风险延后特征明显。

多位银行业高管也警示了不良反弹压力。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应有一定的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影响,预计不良贷款的暴露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延迟,因此未来时间不良贷款面临一定的反弹压力。

他说,管理层分析认为,有两类行业的资产质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行业;二是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输入性风险突出的行业,比如出口占比较高的低端制造业贷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注类贷款占比

【建行行长张毅: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突出位置 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均显著下降】财联社3月28日电,今日晚间,财联社记者从建设银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了解到,建行行长张毅表示,建设银行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压实风险管理主体责任,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1.34%,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89%,较年初下降0.5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拨备覆盖率233.6%。(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关注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吗,关注类贷款特征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