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借款会计分录,长期借款会计分录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许言

员工借款会计分录,长期借款会计分录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言来为大家解答员工借款会计分录,长期借款会计分录这个热门资讯。员工借款会计分录,长期借款会计分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借款会计分录怎么做

信贷业务的业财一体化建设包含了几个环节,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财务账的6张表以及每张表的记账逻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信贷业务的业财一体化建设,包含了业务在线化管理、业务账务在线化、财务账在线化、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生成等几个环节,本文重点介绍其中财务账的6张表和每一张表的记账逻辑。

一、业财两套账

一般来说,账包括业务账、财务账,他们分别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

1.1 业务账

业务账就是业务层记录的账,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申请房贷,银行放款后,我们在银行客户端能够看到的每期的账单,就是业务账。

借款人会基于业务账进行还款,金融平台会依据业务账进行结清、计算逾期费用等管理。

业务账的内容一般包括账单是第几期、计息区间是几号到几号,需要还多少钱、本期的本金和利息分别是多少等,如下图。

1.2 财务账

财务账就是财务层记录的账,是基于财务规范要求记录的账簿,是后续生成会计凭证、财务报表的数据源。

财务账的内容一般包括:每笔放款的期初余额、每月应收、预收金额、月末金额;

费用类型一般包括:本金、利息、税费,当然这里是基础费用,在实际业务中费用项会更多,如下图。

1.3 两套账的区别

业务账,按照收付实现制记录,更多用于运营管理、客户查询,真实记录用户应收、结清时间。

财务账,按照权责发生制记录,更多用于财务记账,后续凭证、财务报表生成。

例如客户在1月1日借款时,先支付了3万元的服务费,并约定3月1日还款。

对于业务账,会即刻记录用户在1月1日支付3万元,如下图:

但对于财务账,会记录1月1日预收3万元,然后按日计提,1月将计提1.5万元,月末从预收中转为应收、实收,如下:

那么如果要做财务账的设计,首先需要了解财务账的表结构是怎么样的,怎么得到案例中的财务账(AR表,即Accounting Receivable应收账款)

二、财务账的6张表

财务账由哪些表组成?

为了得到AR表,一般需要基础表、中间表,如图:

其中:基础表,包括放款明细表、资金流水表;中间表,包括本金余额、每日利息、每日利息余额等。

下面,对这些表做详细的解读。

2.1 放款明细表

放款明细表,会记录借款双方之间的交易信息和变更,如融资金额、息费率、收取方式,属于一张基础数据的记录表。

向银行的借款审批通过后,银行进行放款,这时候银行会记录一笔放款明细,记录在放款明细表中。

还钱期间,放款明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资金紧张,可以和银行商量申请延期还款,银行审核通过后,会同步更新放款明细中的融资到期日。

2.2 资金流水表

资金流水表,记录所有真实发生的资金流水信息,属于一张基础数据表。

获得银行借款后,需要到期付息时,银行收到的每笔钱都会被记录到资金流水表。

2.3 本金余额表

本金余额表,记录每个交易的本金归还情况,是基于基础数据表汇总统计得到的,同时也是生成AR表的数据源,属于一张中间表。

向银行借款时,银行最关心的是本金的归还情况,如果本金都没有及时归还,这笔交易的风险就提高了,此时通过本金余额表,即可监控每个交易的本金归还情况。

2.4 每日利息表

每日利息表,记录每日的应还利息金额,也是得到AR表的一个中间表。

虽然我们一般在月底归还房贷的利息和本金,但从财务视角来看,利息却是每天计提的。

每日计提金额x=本金余额*年化利率/360,这里一年按照360天计算,将计提的每日利息x记录到每日利息表中。

2.5 每日利息余额

每日利息余额,记录的是借款人的实际归还利息金额求和,体现每日、甚至每日每个放款编号的(应收+实收)金额。

我们归还一期贷款后,银行会区分,本次归还中多少是本金,多少是利息;其中本金部分会汇总到本金余额表中,利息会汇总到每日利息余额表中。

2.6 AR表

AR表主要监控每笔放款是否收到钱,多少了多少钱,少收了多少钱。

帮助银行,在放款后了解到每笔钱每月应收多少钱、实际收到多少钱、月末余额情况的。

我们了解了业财一体化的两套账、六张表,那么每个表是怎么记录的呢?

三、19个记账场景处理3.1 放款明细表

放款明细表,是一张基础数据的记录表,会记录借款双方之间的交易信息和变更,那么我们从一个放款的流程聊聊账是怎么记的。

场景1:第一次放款时,会记录放款信息,如下图:

而后在整个融资周期中,一般还会出现的信息变更场景包括:融资到期日调整、贷后报价调整。

场景2:贷后报价调整(息费变更+收取方式变更)

贷后报价调整,即贷款后因为一些因素需要对贷款协议内容进行调整,一般包括利率、收取方式的变更。

比如签了贷款合同后,平台觉得用户风险较高给了7%的利率,利息月结先收;后来因为客户风险降低了,用户申请调整贷款协议,利息降到了6%,还款方式变成了月结后收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了放款明细的改变,记录如下:

场景3:融资到期日调整

融资到期日调整,是指对融资时约定的到期日期进行调整,一般是延后。

例如,向银行借款,申请一年后还清,但是一年后,由于水灾导致没办法及时还清,这时候我需要向银行申请,延迟还款,将融资到期日往后延长,放款明细的同步更新如下:

以上就是放款明细表的记录场景和记录方式,那么有了基础的放款明细表,我们还需要记录资金流水表。

3.2 资金流水表

资金流水表作为AR的基础表,同时也是后续会计凭证生成的基础表,会有更丰富的场景和记录要求。

我们以A钢材公司找金融平台借款为例,展开说说整个流程中都有哪些场景,账又是怎么记的。

场景4:本金-本金拨款

本金拨款是指金融平台真实打款给借款人,此时付款的真实资金流水会记录为本金拨款

下面表格是记账场景的配置信息,什么时候需要记账,收支规则等。

财务账记录如下:

场景5:本金-本金回款

本金回款,是指客户归还本金的行为,会被记录为本金回款。

财务账中记录为对应的负数,具体如下:

本金的拨款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一般的借贷业务并不只有本金,一般还有利息,那么以下是利息的账务处理。

场景6:息费-拨款息费

拨款息费,是指在本金拨款时,要求借款人预先支付的息费,就是在放款时客户需要 先支付一个月的利息,才能收到款

财务账中记录为对应的负数,具体如下:

场景7:息费-月结息费

月结息费,是指按照月份结算和支付的利息费用,也就是客户每月支付的利息,属于月结息费

对应记账如下:

场景8:息费-到期日调整息费

到期日调整息费,是指到期日调整后,在延长时间内,按约定比例收取的利息费用

对应记账如下:

场景9:息费-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的,当借款方未能履行其在合同中承诺的义务或违反了合同规定时,金融平台要求支付的钱。

对应记账如下:

场景10:息费-解付息费

解付息费,是指本金结清时,对应收/多收息费进行结清,如先收了用户100的利息,因为一些调整利息优惠了30,那么后续就需要把多收的30元利息退还给客户

记账如下:

场景11:息费-结转

结转是指不同贷款单之间一些费用相互转移的场景,比如客户在一笔借款上多支付的利息不退给用户,而是将这笔应退利息直接转移到客户的另一笔借款上

记账如下:

以上是一个金融平台自己放款的业务和记账流程,除了自己放款,平台一般还会有助贷业务,撮合资金方和借款人,并在中间收取平台服务费,那么这类业务又是如何记账的呢?

场景12:代收代付资方利息

代收代付资方利息是指撮合业务中,金融平台受到资方委托,代替资方向客户收取利息,并按照合规要求代付给资方的业务。

记账如下:

场景13:代收代付资方本金

代收代付资方本金是指在撮合业务中,我们受到资方委托,代替资方收取借款者本金,并代付给资方的场景。

记账如下:

场景14:解付给子公司

解付给子公司,是指代收了子公司的钱,需要解付给子公司的场景。

记账如下:

可以看到由于实际收费主体不同,对应的记账方式也有所差别,如果收费主体是子公司,需要记录到待解付子公司,如收费主体是当前金融平台,则记录到收入,例如利息收入。

深究其原因,是因为记录成利息,会进入公司的财务报表,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场景15:解付客户

解付客户是指平台多收了客户的费用,需要退给客户的场景。

记账如下:

同样的,在代收代付场景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需要解付给客户,记账如下:

3.3 本金余额表

通过本金余额表,可以监控每个交易的本金归还情况。本金余额表,是基于TX汇总统计得到的中间表。

所以相较于TX较为复杂的记录规则,当前表会简单很多。

直接按放款维度汇总,将当日以前TX表中所有本金列求和即可。

3.4 每日利息表

每日利息表,主要计算每天的应还利息是多少。

作为一张汇总表,直接基于放款明细、资金流水表汇总即可,如:

每日应收利息,一般按本金余额*年化利率/360天计算。本金余额从本金余额表中取数,年化利率从放款明细表中取数。

(注意这里如果每日应收利息,也可能政策没有提前还本的优惠,即借1000,不论是否提前还本金,都按照本金1000*年化利率/360天计息)

3.5 每日利息余额

这里按放款维度,对每日累计的应收、实收进行汇总求和,即可得到。同时需要注意,应收为正数,实收为负数,所以求和即可,不用减。

3.6 AR表怎么记?

过AR表快速汇总实现,监控每笔放款是否收到钱,多少了多少钱,少收了多少钱。

同样的,这张表也需要按放款编号汇总,并分别记录期初、期中发生额(应收、实收)、期末余额。

通过AR表,即可了解到每笔放款业务,当前还有多少应收、多收实收,是否延期,能帮助内部更好进行监控、管理。

本文由 @产品O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公司向个人借款会计分录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用借贷记账法记账,需要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其中“有借必有贷”体现了涉及的账户以及账户的方向,即:登记账户时,是记录在借方,还是记录在贷方,并且有借方必然有贷方,方向相反;“借贷必相等”体现了账户的借贷(增减)金额,且必须相等。

二、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分别列示出记录经济业务应借、应货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2.会计分录的编制,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确定账户名称,分析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类别及其名称;

第二步,确定记账方向,分析确定每个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确定应记录的借贷方向;

第三步,确定记录金额,分析计算记入每个账户的金额。

会计分录三要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应记金额。

3.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有关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例如:

借:原材料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在以上会计分录中,原材料的对应账户是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是原材料。

4.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其对应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货方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多个简单会计分录,但不能人为地对一笔完整的复合会计分录进行分解。

切记:不能把不同的经济业务机械地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8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应付账款 2000

以上为复合会计分录,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是原材料,应付账款的对应账户是原材料,原材料的对应账户是银行存款和应付账款。此复合会计分录可以拆解为:

借:原材料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借:原材料 2000

贷:应付账款 2000

提示:会计分录只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式,不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它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

本节练习题:

1.下列不属于会计分录要素的是(  )

A.确定账户名称 B.确定记账时间 C.确定应记金额 D.确定记账方向

2.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一贷 D.多借多贷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

A.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B.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C.复式记账原理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答案:1.B 2.D 3.D

短期借款会计分录

谈到借贷,很多同学都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入手。本文用简单易懂的生活小故事,给大家总结了相关借贷记账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讲到“借、贷”记账很多同学都很头疼,也觉得非常难,那今天我就尝试用简单易懂的生活小故事,给大家来个借贷记账的无痛教程。

如果觉得比较啰嗦,直接看最后总结的公式。

一、钱都去哪里了

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进入职场不久的“小刚”同学,他在一座大城市从事互联网产品经理工作,每月工资税后到手1万元。这个工资在大城市不算高,因此他也非常节省,经常会通过“微信记账”来看下收支状况。

图1:记账软件收支发生额的登记

即使如此小刚还是会发现自己花呗、信用卡经常有欠款,现在银行卡也多,有时候记账软件统计不到就会造成超支,因此小刚经常抱怨“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记账软件只能记录了他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但是没有告诉他钱是从哪个账户花出去的。因为如果是从银行卡花出去,那是小刚银行存款,如果是从信用卡花出去的,那小刚就欠了债了。

这就是企业普遍采用复试记账的原因,复试记账不仅要记录“钱从哪里来,还要记录得到了什么,并且始终要保持两个账户之间的平衡,这样就能够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因此复试记账被称为会计的通用语言,是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全面了解账务情况,小刚痛定思痛开始给每笔开支后面都备注上了钱从哪里来的,然后定期把这些消费记录翻译成复试记账的会计语言。

他把这个月的几笔主要的收支情况如下:

1)买衣服:支出,200元/笔,刷的借记卡

2)买手机:支出,2000元/笔,刷的信用卡

3)父母赞助买电脑:支出,8000元/笔,父母赞助

4)交通出行:支出,4元/笔,支付宝余额

5)工资收入:收入,1万元/笔,借记卡

6)还信用卡:支出,2000元,信用卡

下面我们来看下小刚同学这些日常消费怎么转换成会计语言。

小刚买了一件衣服,刷的银行借记卡,支出了200元。

钱从哪里来:资产(借记卡),-200元得到了什么:资产(衣服),+200

然后把他翻译成会计语言:

在会计语言上,银行卡和衣服都是属于小刚的资产,银行卡上少了200元,换来了一件价值200的衣服。他们都在同一侧一增一减;

此时你可能有疑问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怎么来匹配小刚同学的日常消费的。不急,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就是复式记账的公式,从小刚买衣服这件事情中,我们用到了第一个等式会计等式。

图2:会计第一等式和借贷规则

我们看到会计等式里面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就叫会计要素,它是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分类。等式中资产在等式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等式右边,并且每个会计要素增减方向是固定的,资产增加必须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必须在贷方。

下面我们来继续把小刚同学的日常开支转化成会计语言。

1)买手机:刷的信用卡,支出了2000元

钱从哪里来:负债(信用卡),+2000元得到了什么:资产(手机),+2000

在会计语言里你会发现刷的信用卡,实际增加的是小刚的负债,他未来需要用自己的资产去偿还。

2)父母赞助买电脑:父母赞助,支出了8000元

父母赞助:

钱从哪里来:所有者权益(父母赞助),+8000元得到了什么:父母转账到银行卡,资产(银行卡),+8000

刷卡买电脑:

钱从哪里来:资产(银行卡),-8000得到了什么:资产(电脑),8000

在会计语言里你会发现,父母赞助的钱打到小刚同学银行卡上,他的银行卡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了,因为他们分别在等式两边这样还是平衡的。

虽然父母的钱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小刚还,但是他未来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在企业会计中,这些就是这些投入是企业未来需要向股东分配的红利)

3)交通出行:扫码余额宝支付,支出了4元

钱从哪里来:资产(余额宝),+4.0元得到了什么:费用(到公司),+4.0元

会计语言后里交通出行并不是资产,而是一笔费用,它是为了保障小刚同学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必要支出。同样餐饮也是费用。(企业场景下费用是不纳入股东分红的,股东分红是要扣除费用后利润才能参与分配)

2.1 会计要素

图3:会计6要素

我们看到了前面会计等式中资产、负债等就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目的就是能够把经济活动业务都能够进行归类,小到个人的流水账、大到企业的经济往来业务都能囊括,这样所有的经济业务都能在会计等式中保持双向记账和相等。会计要素主要分为6类,我们就从小刚同学的视角来逐个看下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2.1.1 钱的来源和期末账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小刚视角下来看,这些代表了他钱的来源和要承担的义务。1)资产

就是小刚手里的钱和值钱的东西,包括银行卡、账户上的现金、家里的家电用品、游戏产品等,还有他借给朋友的钱也是他的资产。

2)负债

这些就是小刚借的债,他需要用未来的收入去偿还的钱。

3)所有者权益

这里就是小刚父母的投喂,以及小刚逢年过节孝敬父母的礼金等。(在企业里这些就是股东的投资以及将来利润参与的分红等)

由于这些钱会伴随着小刚的日常生活消费而变化,因此小刚需要在每个月底或者银行发账单的时候才会去查看他账上有多少钱,信用卡欠款多少,父母有没有投喂等。

2.1.2 日常的收支变动情况

为了方便日常查看花费多少钱,还有三个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是记录我们日常收支的发生的金额。在小刚视角下这三个要素是他的日常开支。

1)收入:薪资收入、兼职收入等;

2)费用:餐饮、公交、话费、电费网费等;

3)利润:小刚同学真正可支配的收入;

这个三个会计要素只是记录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金额,他不管你账户上有钱还是欠钱,因此他适合作为日常观察资金流动使用。所以我们记账软件就采用了这种简单易懂方式来展示。

2.2 会计等式

那收入和费用的会计等式是怎么计算的呢?有没有适合随时了解资金发生情况又能保持相等的公式呢?当然有,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图4:会计三个等式

会计总共有三个等式,分别叫“静态等式、动态等式、恒等式”。

1)静态等式:

只在期末时成立,日常中这三个要素变动频繁,所以平时并不相等。期末财务核算后三者才相等。

2)动态等式:

动态等式记录实时资金的发生金额,它不受历史余额影响,因此始终相等,这种等式直观反映资金流动情况。

3)会计恒等式:

六要素始终保持相等的这就是会计恒等式。由于在会计上利润是最终要向股东汇报和分配的,因此他归属于所有者权益。通过合并后我们就得到会计恒等式,这个公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等的。

三、会计科目和账户

学到这里小刚提出了一个疑问

小刚:“学习了会计要素和会计公式,我知道了刷借记卡资产减少,刷信用卡负债增加;但我们不是学习借贷记账嘛,那到底是借方增加,还是贷方增加呢”。

其实借贷只是一个记账符号,他要和科目、账户结合才能决定增加还是减少,下面我们来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

3.1 会计科目

图5:企业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你可以看做是对所有经济活动的细化分类,他是有财政部统一编制和下发的。会计科目可以做多级分类,财政部下发的是一级分类,也叫总分类科目。

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进一步细化二级、三级以至于更细分的科目。也叫明细分类科目。

从上图可以看到“静态等式”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是直接对应的。比较特别的是“动态等式”里面的会计科目,他分出了损益类和成本类。

1)损益类

损益类分成了“费用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两个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利润方便。

2)成本类

成本类科目是从费用类里面单独列出来,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单独核算成本。

3.2 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你可以理解成会计科目的小账本,用来记录每一个科目的账务变动情况。会计账户按照其结构被叫做“丁字账户”或者“T字账户”。

图6:会计账户和存款日记账

会计账户需要包含的信息如下:

1)账户名称:账户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2)借贷方向:账户固定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借贷增减是有会计科目决定的。

3)金额明细:就是记录当前科目下每一笔账务明细的金额,金额明细包含了本期的增加额和本期的减少额。

4)发生额:发生金额分为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他们是金额明细的一个汇总金额。

5)账户余额:

账户余额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余额根据科目不同余额分为借方和贷方。

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按照标准会计理论,静态等式的科目有账户有余额(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动态等式的账户没有余额(费用、成本、收入),因为这些账户的期末余额都是要清零归入所有者权益的。

6)其他规则:账户还要记录发生日期、记录账务的摘要,以及记账的凭证号。

3.3 借贷记账法

小刚“好复杂呀,科目和账户这么多内容,脑子都记不住了,有没有好记一点办法呢?”

当然,其实我们只要记住以下两个要点,剩下的内容其实都是能够推导出来的。

1)左侧借方“三额”增加,右侧贷方“三额”增加

明确科目在等式左侧,还是右侧;左侧借方金额、发生额、余额增加,右侧贷方金额、发生额、余额增加。

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条账务记录都要严格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来登记账务信息的。

意思就是说“每笔账务记录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间登记,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图7:会计恒等式记账规则(企业类)

上图我们把恒等式、账户和借贷规则做个对应关系,让小刚按照他之前的日常消费增加下借贷标志,来看下等式是否平衡。

1)买衣服:200元/笔,刷的借记卡

借记卡消费和衣服都属于小刚同学的资产,因此都在等式左侧;

资产类科目,刷卡是资产减少,所以记在贷方;买了件衣服是资产增加,所以记在借方。

等式同侧一增一减,等式平衡。

2)买手机:2000元/笔,刷的信用卡

信用卡买手机,信用卡属于小刚的负债,在等式右边,买的手机是小刚的资产在等式左边;

负债类科目,刷信用卡负债增加,所以记在贷方;买手机资产增加,记在借方。

等式两侧同时增加,等式平衡。

3)父母赞助买电脑:8000元/笔,父母赞助

父母赞助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父母打款,第二步是小刚消费;第一步:父母转账到小刚同学借记卡

父母同意赞助,小刚同学所有者权益增加8000,记在贷方;父母转账到小刚借记卡,资产增加8000,记在借方。第二步:小刚刷卡消费买电脑

小刚刷卡消费资产减少8000元,记在贷方;小刚获得一台电脑,资产增加记在借方。

4)交通出行:4元/笔,支付宝余额

交通出行属于费用,在等式左边到公司的费用是4元,因此借方增加;

扫码支付花的余额宝的钱,资产在等式左边,资产减少4元,因此贷方减少;

5)工资收入:1万元/笔,借记卡

每月最开心的一天来了,发工资了。小刚扣除公积金和所得税后实际到手1万元,公司把钱打到了小刚的工资卡。

发工资到卡,属于资产在等式左边,存款增加1万元,因此借方增加1万元;

薪资属于收入,收入在等式右边,收入增加1万元,因此贷方增加1万元;

6)还信用卡:2000元/笔,信用卡

借记卡属于资产在等式左边,信用卡是负债在等式右边。

借记卡支付,资产减少2000元,计借方;信用卡还款,负债减少,记贷方;

等式两边同减,等式平衡。

四、借贷记账总结

看到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借贷记账规则的基本原理了,今天讲的东西有点多,其实你只要记住以下张图和两条规则就可以了,其他的内容只要找到科目表,结合场景勤于练习都能顺利成章的推导出来的。

附图1:企业类借贷记账规则

意思就是说“每笔账务记录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间登记,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今天的介绍的借贷记账内容主要适用于企业,金融类企业的内容我们下篇文章继续介绍。

作者:刚哥,公众号:刚哥白话

本文由 @刚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银行借款会计分录

在小企业中,会计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01

主要包括以下15种类型的会计分录


1.购进商品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2.销售商品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3.结转成本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4.支付贷款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5.收到销售款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6.支付销售费用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7.收到供应商奖金或返利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8.付客商销售资金或提成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9.收到员工交来押金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0.退还员工交来押金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1.付租金或其他押金与员工暂借款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2.收到退还押金款或收回暂借款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3.员工报销费用并冲销暂借款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4.月未结转损益时会计分录如何做?

15.年末时将本年利润转入会计分录如何做?


02

会计分录模板大全,小企业通用!


1、购进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XX

贷:应付账款——XX单位


2、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XX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手机收入/配件收入


3、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手机成本/配件成本

贷:库存商品——XX


4、支付贷款时:


借:应付账款——XX单位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收到销售款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XX单位


6、支付销售费用时:


借:销售费用——XX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7、收到供应商奖金或返利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XX


8、付客商销售资金或提成时:


借:营业外支出——XX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9、收到员工交来押金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付款——XXK


10、退还员工交来押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XXK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1、付租金或其他押金与员工暂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XXX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2、收到退还押金款或收回暂借款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K


13、员工报销费用并冲销暂借款时:


借:营业费用——XX费用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当暂借款大于借款时)

贷:其他应收款——XX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当暂借款少于借款时)


14、月未结转损益时:


借:营业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 管理/营业/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所得税


15、年末时将本年利润转入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03

一套会计分录口诀,考证党也能用得上


一、最基本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学习,包括会计,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新大纲。如果你是一名零基础考生,建议最好是报考学习,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备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


现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如果你是纯粹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三、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


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计算公式

两收和一收

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

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


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员工借款会计分录,长期借款会计分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