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能多分遗产遗产的法律特征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需要分割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薛桐中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里,许多人忌讳谈及死亡,认为生前立遗嘱“不吉利”,正是受到这种观念影响,往往容易出现被继承人死后因遗产继承问题协商无果,产生家庭矛盾,那么什么情况下能多分遗产?遗产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能多分遗产?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才能在遗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所谓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指和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比较差。这里的适当照顾是指分割遗产时,一般以该继承人分得遗产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如果被继承人遗留下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可以足额保证有特殊苦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加以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这是继承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主要是指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而言,他们对继承人所尽的扶养义务要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要多一些,所以,法律规定可以多分遗产。但是,如果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而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不仅不能多分,而且还要少分。需要指出的时,这里是可以多分,而不是应当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遗产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根据《继承法》第3条中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这一定义,遗产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遗产具有范围上的限定性。遗产是死亡自然人的个人财产,他人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2、遗产只能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具有时间的特定性。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尚存的财产。遗产是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是区分被继承人的个人所有财产与遗产在法律上的时间界限。

  3、遗产具有合法性。遗产是自然人遗留的合法财产。公民死亡时遗留下的财产作为遗产的,必须是依法有合法根据取得并为公民所拥有的财产。

  4、遗产具有可转移性。遗产是死亡自然人遗留下来的,能够依法转移给他人的财产,不能转移给他人承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情况下可以多分遗产

什么情况下可以多继承遗产

多分遗产的法律依据

多分遗产需要提供的证据

什么情况下遗产继承需要分割

如何多分遗产

什么情况下分不到遗产

什么情况可以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什么情况下可以多继承遗产

可以多分遗产的情况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