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房跟学区房的区别,学位房几年可以再用
大家好,由投稿人毕国来为大家解答学位房跟学区房的区别,学位房几年可以再用这个热门资讯。学位房跟学区房的区别,学位房几年可以再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位房是一户一个学位吗
原创 刘晓博
今天中午,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文件发布了!
这就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
它的发布传递了两个重大信号:
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太卷,不鼓励太卷。
第二,学位房(学区房)的地位稳了!
文件主要有如下规定:
1、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2、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收取学生个人简历或视频音频等个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学科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录取依据。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
3、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招生范围。全面清理未经省级审核同意的特定类型招生项目,市、县不得自行批准学校开展特定类型招生。
4、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上述政策,对于孩子来说是利好,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解放,对学位房(学区房)来说是重大利好。
熟悉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学区房、学位房的诞生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适合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成长期,他们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
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卷成绩,家长会加倍“鸡娃”,不仅会让中国的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心理畸形的孩子比例上升,体弱多病、近视的孩子比例上升。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到离家远的地方上各类所谓名校,还会造成家长沉重的接送负担,在路上浪费时间。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就近入学,免试入学,是合理的,可以保证所有的孩子相对公平的接受教育。
即便就近入学、免试入学,还是存在学位优劣的问题。谁能优先上好学校?是一个大问题。
20多年前,各地广泛采用的是抽签方式。而抽签往往是被学校内部控制的,背后是“条子”、“票子”在发挥作用。什么级别领导写的条子,可以参加好学校的“几抽一”,领导的条子竖着写和横着写含义如何,都有潜规则。
在某南方大城市,历史上抓过多名贪腐的校长。那些找不到领导写条子的家长,往往砸重金让孩子入读名校,给校长送跑车、金条的屡见不鲜。
在经历了各种贪腐、不公的黑幕后,学区房、学位房终于出现了。把就读好学校的机会,跟房子挂钩,至少让条件公开化、客观化了,避免了贪腐,而地方财政也收入颇丰。
实践证明,学区房、学位房未必是最好的资源分配办法,但一定是相对比较好的办法,是避免贪腐、黑幕的重要一招。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也采用这种办法。
最近这些年,各地政府给学位房政策打了“补丁”,比如纳入了家长社保年限的因素,把更多增量的优质学校建在保障房小区附近,把名校的招生范围适当扩大(大学区),或者通过名校集团扩张的方式增加优质学位的供应等,还试行了教师和校长的岗位轮换制度。
这些尝试都非常有意义。
但坊间也出现了废除学位房(学区房)的建议,这种看似民粹、公平的“仗义执言”,其实为重回20年前的“旧玩法”造舆论。如果真的这样做,只能让教育腐败回潮,让本该流入财政的钱(比如房价上涨带来的税费收入)流入私人腰包。
教育部的最新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基本规则,保持了正确的方向,进一步堵塞了漏洞。
比如进一步封杀了变相筛选学生、筛选家长的做法,禁止民办学校“掐尖”等做法。而这些做法,只能导致两个后果,第一是腐败回潮,第二是家长学生更卷。
严格控制才艺类招生比例,意义也非常大。至少避免了家长孩子之间的“培训竞赛”,让孩子的课业负担不至于加重。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还是早早去看学区房吧。通过买房子,多给国家交税的方式,获得一个优质学位,才是弊端最少的、相对合理的方式。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以后孩子越来越少,学位(区)房还值得长线持有吗?
的确,近年来新出生人数不断走低,就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近年来幼儿园招生人数也在下降,几年之后小学生人数也将开始下滑。
深圳是人气比较旺、人口相对年轻的城市,下图是未来一些年深圳中考人数的预测。可以看到,在2032年之后,深圳学位也将显著宽裕起来。
如果你想投资学位房、学区房,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第一,尽量到一二线城市,至少是中东部省会城市的核心区,这些城市人口衰退没有那么快。
第二,尽量买最好学区的房子,避免老化城区的二流学区。
第三,学位可能进化,也可能退化。大城市年轻人集中涌入、产业比较新的城区,学位会向上进化,比如深圳的南山区、广州的天河区、成都的天府新区,杭州的钱江新城和奥体新城。那些对科技创新企业吸引力弱的老城区,它们的学位会退化。
学位房是什么意思
今天中午,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文件发布了!
这就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
它的发布传递了两个重大信号:
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太卷,不鼓励太卷。
第二,学位房(学区房)的地位稳了!
文件主要有如下规定:
1、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2、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收取学生个人简历或视频音频等个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学科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录取依据。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
3、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招生范围。全面清理未经省级审核同意的特定类型招生项目,市、县不得自行批准学校开展特定类型招生。
4、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上述政策,对于孩子来说是利好,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解放,对学位房(学区房)来说是重大利好。
熟悉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学区房、学位房的诞生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适合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成长期,他们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
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卷成绩,家长会加倍“鸡娃”,不仅会让中国的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心理畸形的孩子比例上升,体弱多病、近视的孩子比例上升。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到离家远的地方上各类所谓名校,还会造成家长沉重的接送负担,在路上浪费时间。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就近入学,免试入学,是合理的,可以保证所有的孩子相对公平的接受教育。
即便就近入学、免试入学,还是存在学位优劣的问题。谁能优先上好学校?是一个大问题。
20多年前,各地广泛采用的是抽签方式。而抽签往往是被学校内部控制的,背后是“条子”、“票子”在发挥作用。什么级别领导写的条子,可以参加好学校的“几抽一”,领导的条子竖着写和横着写含义如何,都有潜规则。
在某南方大城市,历史上抓过多名贪腐的校长。那些找不到领导写条子的家长,往往砸重金让孩子入读名校,给校长送跑车、金条的屡见不鲜。
在经历了各种贪腐、不公的黑幕后,学区房、学位房终于出现了。把就读好学校的机会,跟房子挂钩,至少让条件公开化、客观化了,避免了贪腐,而地方财政也收入颇丰。
实践证明,学区房、学位房未必是最好的资源分配办法,但一定是相对比较好的办法,是避免贪腐、黑幕的重要一招。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也采用这种办法。
最近这些年,各地政府给学位房政策打了“补丁”,比如纳入了家长社保年限的因素,把更多增量的优质学校建在保障房小区附近,把名校的招生范围适当扩大(大学区),或者通过名校集团扩张的方式增加优质学位的供应等,还试行了教师和校长的岗位轮换制度。
这些尝试都非常有意义。
但坊间也出现了废除学位房(学区房)的建议,这种看似民粹、公平的“仗义执言”,其实为重回20年前的“旧玩法”造舆论。如果真的这样做,只能让教育腐败回潮,让本该流入财政的钱(比如房价上涨带来的税费收入)流入私人腰包。
教育部的最新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基本规则,保持了正确的方向,进一步堵塞了漏洞。
比如进一步封杀了变相筛选学生、筛选家长的做法,禁止民办学校“掐尖”等做法。而这些做法,只能导致两个后果,第一是腐败回潮,第二是家长学生更卷。
严格控制才艺类招生比例,意义也非常大。至少避免了家长孩子之间的“培训竞赛”,让孩子的课业负担不至于加重。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还是早早去看学区房吧。通过买房子,多给国家交税的方式,获得一个优质学位,才是弊端最少的、相对合理的方式。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以后孩子越来越少,学位(区)房还值得长线持有吗?
的确,近年来新出生人数不断走低,就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近年来幼儿园招生人数也在下降,几年之后小学生人数也将开始下滑。
深圳是人气比较旺、人口相对年轻的城市,下图是未来一些年深圳中考人数的预测。可以看到,在2032年之后,深圳学位也将显著宽裕起来。
如果你想投资学位房、学区房,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第一,尽量到一二线城市,至少是中东部省会城市的核心区,这些城市人口衰退没有那么快。
第二,尽量买最好学区的房子,避免老化城区的二流学区。
第三,学位可能进化,也可能退化。大城市年轻人集中涌入、产业比较新的城区,学位会向上进化,比如深圳的南山区、广州的天河区、成都的天府新区,杭州的钱江新城和奥体新城。那些对科技创新企业吸引力弱的老城区,它们的学位会退化。
学位房查询
来源:潇湘晨报
买房,
要么为了好的居住条件,
要么是为了让孩子
去一个理想的学校就读。
然而抚顺市温莎公馆
项目的多位业主称,
花高价购买了
以入学优质学校为卖点的房子,
孩子却无法入学。
为啥前两年的业主子女分配了学位,
到了第三年就没了?
为啥入住2年多还在使用临时水电的小区,
房价却比周围高出许多?
抚顺市相关部门表示,给予项目方的优惠学位政策已经全部履行完毕。项目方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擅自扩大优惠政策签订购房协议等违规问题,已经要求企业整改,并下达处罚决定。
投诉:
承诺在购房合同里的“学区”没了
“抚顺市北台小学是我们这儿最好的小学。好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孩子能在这个学校入学,我们在2019年花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价格买了温莎公馆的房子。而如果入学南台小学,那么买周围的房子只要每平方米3000多元。”
业主李女士介绍,为了孩子成长,花多少钱作为家长都愿意,但是没有想到,满心欢喜等着孩子入学,却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说教育部门给温莎公馆的优惠学位在2019年已经用完了,今年适龄入学的温莎公馆业主子女只能去南台小学就读。”
在一份业主提供的购房协议中条款的最后,“就读北台小学”内容的条款,这样表述,“关于就读北台小学:购买温莎公馆住宅的业主,若有学龄期儿童(要求与业主为亲子关系,按户口簿为准)可以入读北台小学(永安路11号)”
还有更多的业主也表示,买房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告知,温莎公馆不是学区房,而是学位房,“也没有说入学名额有限,用完就没有了。”
开发商广告曾铺天盖地:
买房就可就读名校
“一站式名校,全在家门口”;“市重点学区,赢在起跑线”,在路边仍然可以看到温莎公馆以“学区”为卖点的巨大广告牌,明确注明了“市委幼儿园、北台小学、五十中学”。
售楼处虽然仍设立在小区门口,却已经人去楼空,在售楼处的大门上,贴有暂时关闭的通知。
小区内多位业主称,当时买房时的价格是每平方5000多元,买这个房子就是看中的北台小学的学区。
早在2018年之前买房之初,售楼处打出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温莎公馆就读北台小学,“甚至在抚顺的公交车上,都有语音播报的广告,称在温莎公馆买房可以在北台小学就读。”
温莎公馆以“学区”为卖点的广告
一位业主称,在2018年5月,温莎公馆在没有达到入住标准的情况下向业主交房,当时园区还没有水、电、暖气、煤气等配套设施,并且工程收尾工作也没有结束,业主装修与开发商的施工队交叉作业。
至今,该小区业主在水、电等方面仍然使用的是临时设施。
“就这样的入住条件,我们购买商品房为什么?如果不是就读北台小学的吸引,这里的房价为什么比周围高那么多?”投诉业主们表示,无论从购房的初衷和购房合同中的约定,自己都接受不了,“房子承载着很多市民一辈子的梦想和对孩子成长的期许,攒一辈子辛苦钱买房,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无论从道理上和心里上都很难接受。”
为盘活烂尾项目
确曾给过“优惠学位”
一位业主介绍,温莎公馆项目始建于2013年,首位开发商因无力承担建设费用致使该项目处于烂尾状态。后抚顺市新抚区政府在2016年为盘活该项目成立了项目托管组,重新进行了招商,并提出了各项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作为一次性学区提供北台小学学位给商品房业主子女就读。
在一份新抚区教育局的“答复函”中称,“为加快推进温莎公馆项目建设,经项目方申请,新抚区政府通过协议约定及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研究决定,给予该项目一定数量的北台小学或民主小学学位支持。截止2019年9月1日,所有给予项目方的优惠学位政策已经全部履行完毕。”“2020年及以后温莎公馆商品房业主子女入学,均应按照所属学区入学南台小学。”
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如今已经过了9月份,2020年入学的温莎公馆业主子女,有的按照学区安排去了南台小学就读,有的业主干脆又在北台小学所属学区重新购买了另一处房子。
然而,仍然有很多家长对此事仍在努力,“因为还有的业主子女是2021年入学,到了明年这些孩子能不能去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们都不愿意放弃。”
有关部门:
项目方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建议业主起诉
昨日,抚顺市新抚区区委宣传部给出一份《关于温莎公馆商品房业主子女就学问题的答复》,该答复的落款处为:温莎公馆项目工作组,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
答复中公布:经过核查,温莎公馆项目方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擅自扩大优惠政策签订购房协议等违规问题。为此,区里相关部门已经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下达了处罚决定。后续业主与项目方因购房协议产生的纠纷,建议通过与项目方协商或法律渠道解决。
学位房和学区房
买房,
要么为了好的居住条件,
要么是为了让孩子
去一个理想的学校就读。
然而抚顺市温莎公馆
项目的多位业主称,
花高价购买了
以入学优质学校为卖点的房子,
孩子却无法入学。
为啥前两年的业主子女分配了学位,
到了第三年就没了?
为啥入住2年多还在使用临时水电的小区,
房价却比周围高出许多?
抚顺市相关部门表示,给予项目方的优惠学位政策已经全部履行完毕。项目方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擅自扩大优惠政策签订购房协议等违规问题,已经要求企业整改,并下达处罚决定。
投诉:
承诺在购房合同里的“学区”没了
“抚顺市北台小学是我们这儿最好的小学。好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孩子能在这个学校入学,我们在2019年花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价格买了温莎公馆的房子。而如果入学南台小学,那么买周围的房子只要每平方米3000多元。”
业主李女士介绍,为了孩子成长,花多少钱作为家长都愿意,但是没有想到,满心欢喜等着孩子入学,却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说教育部门给温莎公馆的优惠学位在2019年已经用完了,今年适龄入学的温莎公馆业主子女只能去南台小学就读。”
在一份业主提供的购房协议中条款的最后,“就读北台小学”内容的条款,这样表述,“关于就读北台小学:购买温莎公馆住宅的业主,若有学龄期儿童(要求与业主为亲子关系,按户口簿为准)可以入读北台小学(永安路11号)”
还有更多的业主也表示,买房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告知,温莎公馆不是学区房,而是学位房,“也没有说入学名额有限,用完就没有了。”
开发商广告曾铺天盖地:
买房就可就读名校
“一站式名校,全在家门口”;“市重点学区,赢在起跑线”,在路边仍然可以看到温莎公馆以“学区”为卖点的巨大广告牌,明确注明了“市委幼儿园、北台小学、五十中学”。
售楼处虽然仍设立在小区门口,却已经人去楼空,在售楼处的大门上,贴有暂时关闭的通知。
小区内多位业主称,当时买房时的价格是每平方5000多元,买这个房子就是看中的北台小学的学区。
早在2018年之前买房之初,售楼处打出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温莎公馆就读北台小学,“甚至在抚顺的公交车上,都有语音播报的广告,称在温莎公馆买房可以在北台小学就读。”
温莎公馆以“学区”为卖点的广告
一位业主称,在2018年5月,温莎公馆在没有达到入住标准的情况下向业主交房,当时园区还没有水、电、暖气、煤气等配套设施,并且工程收尾工作也没有结束,业主装修与开发商的施工队交叉作业。
至今,该小区业主在水、电等方面仍然使用的是临时设施。
“就这样的入住条件,我们购买商品房为什么?如果不是就读北台小学的吸引,这里的房价为什么比周围高那么多?”投诉业主们表示,无论从购房的初衷和购房合同中的约定,自己都接受不了,“房子承载着很多市民一辈子的梦想和对孩子成长的期许,攒一辈子辛苦钱买房,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无论从道理上和心里上都很难接受。”
为盘活烂尾项目
确曾给过“优惠学位”
一位业主介绍,温莎公馆项目始建于2013年,首位开发商因无力承担建设费用致使该项目处于烂尾状态。后抚顺市新抚区政府在2016年为盘活该项目成立了项目托管组,重新进行了招商,并提出了各项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作为一次性学区提供北台小学学位给商品房业主子女就读。
在一份新抚区教育局的“答复函”中称,“为加快推进温莎公馆项目建设,经项目方申请,新抚区政府通过协议约定及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研究决定,给予该项目一定数量的北台小学或民主小学学位支持。截止2019年9月1日,所有给予项目方的优惠学位政策已经全部履行完毕。” “2020年及以后温莎公馆商品房业主子女入学,均应按照所属学区入学南台小学。”
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如今已经过了9月份,2020年入学的温莎公馆业主子女,有的按照学区安排去了南台小学就读,有的业主干脆又在北台小学所属学区重新购买了另一处房子。
然而,仍然有很多家长对此事仍在努力,“因为还有的业主子女是2021年入学,到了明年这些孩子能不能去上理想的学校,家长们都不愿意放弃。”
有关部门:
项目方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建议业主起诉
昨日,抚顺市新抚区区委宣传部给出一份《关于温莎公馆商品房业主子女就学问题的答复》,该答复的落款处为:温莎公馆项目工作组,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
答复中公布:经过核查,温莎公馆项目方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擅自扩大优惠政策签订购房协议等违规问题。为此,区里相关部门已经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下达了处罚决定。后续业主与项目方因购房协议产生的纠纷,建议通过与项目方协商或法律渠道解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学位房跟学区房的区别,学位房几年可以再用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