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侵占财产罪的量刑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袁怡

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侵占财产罪的量刑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袁怡来为大家解答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侵占财产罪的量刑标准这个热门资讯。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侵占财产罪的量刑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关于职务侵占罪规定在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一、主体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但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在认定该罪的主体时,以下两类人员需要注意。

1.村民小组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12号),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2.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7号),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二、关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理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根据该解释,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相对应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的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的二倍,即六万元;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巨大”的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的五倍,即一百万元。

三、量刑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四、职务侵占罪与相似罪名的区别

(一)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

1.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联系与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的相同点主要有: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观上均由故意构成;在行为上都表现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

两者的区别有如下几个方面:(1)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3)数额要求不同。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2.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5号),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3.虚假理赔行为中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分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但是,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相同点主要有:(1)犯罪主体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2)侵犯的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3)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犯罪对象不尽相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既包括钱,也包括物;而挪用资金罪的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资金。(2)犯罪故意内容不同,职务侵占罪的故意内容是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完全不打算归还;而挪用资金罪的故意内容只是暂时使用本单位的资金,准备日后归还。

五、关于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行为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49号),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故意通过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方式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本人持有股份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贪污数额一般应当以所隐匿财产全额计算;改制后公司、企业仍有国有股份的,按股份比例扣除归于国有的部分。

所隐匿财产在改制过程中已为行为人实际控制,或者国家出资企业改制已经完成的,以犯罪既遂处理。

第一款规定以外的人员实施该款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第一款规定以外的人员与第一款规定的人员共同实施该款行为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未采取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方式故意隐匿公司、企业财产的,一般不应当认定为贪污;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依法构成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或者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或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定罪处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曹静静)

什么叫侵占财产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占罪在中国刑法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在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中也没有使用“侵占”一词。因而在确定侵占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对“侵占”一词进行分析,因为“侵占”是侵占罪罪名中的关键词,它代表了侵占罪的主要内涵。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侵占财产罪公安局会立案吗

案例再现

王振兴出差回来,给妻子王红桃买了一个戒指作为礼物,妻子看到戒指很高兴,戴在手上左看右看非常喜欢。有一天两人闲来无事到小区附近公园散步,回去的时候把戒指遗忘在公园的长凳上。过了一会儿,小楚和姐姐来到了公园的长凳上休息,刚坐下就发现长凳上有一个戒指,小楚看质量不错,就想把这个戒指当礼物送给女朋友,姐姐不同意,但小楚拿着戒指就跑了。王振兴和王红桃回家后发现戒指不见了,回原来的地方没找到,就到公园的值班室查看监控,发现是小楚拿走了戒指。两人马上我小楚要戒指,小楚却耍赖地说他捡到的就是他的。夫妻俩没办法,一纸诉状将小楚告上了法庭。

议案说法

本案是一起涉嫌侵占犯罪的刑事案件。小楚捡到他人遗忘的贵重物品占为己有,失主上门讨要拒不返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民事侵权,而是涉嫌侵占犯罪了,要承担刑事责任。现实生活中还有将他人委托代管的物品据为己有的,这也会构成侵占罪。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贪图不劳而获终将得不偿失。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制作 | 商河县人民检察院

济南市人民检察院

看完了点个赞呗

侵占财产罪构成要件

侵占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要件


• 主体: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意图将他人财物永久地非法占为己有。


• 客体: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 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


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


•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立案标准

通常情况下,侵占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可视为“数额较大”。


社会热点案例分析


• 案例一:某人受朋友委托保管财物,后拒不归还,数额较大,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 案例二:某人拾得他人遗忘的贵重物品,拒不归还,也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防范建议


•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侵占罪的法律规定,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


• 妥善保管财物:在委托他人保管财物时,要选择可靠的人,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及时主张权利:如果发现自己的财物被他人非法占有,要及时主张权利,要求归还财物。如果对方拒不归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侵占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侵占财产罪的量刑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