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对垄断行为的主要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英文
大家好,由投稿人庞君来为大家解答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对垄断行为的主要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英文这个热门资讯。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对垄断行为的主要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英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反托拉斯法是什么意思
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最担心触碰到的红线是什么?那毫无疑问绝对是反托拉斯法。在三十多年前,英特尔几乎独占了芯片市场的时候,英特尔的高层反而担心要触发反托拉斯法的调查,最终决定将相关专利授权给了AMD,养活了一个对手才逃过一劫。
而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可以算得上“垄断”,就算真的快垄断市场了,还得学着英特尔扶持个同领域对手才行。
为什么美国企业那么担心反垄断法的调查呢?因为美国的反垄断法要么不出手,但只要发起调查了,基本上距离企业被拆分的命运就不远了,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企业敢试探反垄断法的红线。
美国政府是如何拥有拆分托拉斯巨头的权力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美国政府和托拉斯企业间的斗争。
1,托拉斯巨头的成长十九世纪的世界属于欧洲,但当进入二十世纪后,这就是属于美国的世纪。在经过南北战争、西进运动后,美国进入了资本的快速发展时期,而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美国成为赶超了整个欧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按照工业产值算可能会更直观一些,182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仅仅占据世界的7%,但到了1894年美国就占据了世界上31%的工业产值,赶超英国、法国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
工业和资本的发展,让美国快速的富裕了起来。但吃到了美国经济发展红利最大蛋糕的,不是普通的美国工人或广大的中产阶级,而是占据美国顶层的一小撮人。
美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红利,并没有惠及到普通的老百姓,但反倒是高涨的物价倒是普及到了社会每个阶层。
以世界上第一个,乃至人类史上第一个垄断集团——标准石油公司为例。1882年,标准石油掌控了全美国超过80%的石油开发到运输,当时的标准石油集团的掌门人可以骄傲的说一句,美国卖出的八盏油灯中有七盏是来自标准石油。
而基本垄断了石油整个上下产业链的标准石油公司仍然不满足,他以挤压、兼并的形式不断往制造业、金融业发展势力,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托拉斯巨头的实力。
托拉斯企业在早期确实极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进步,但当他走到了垄断的时候,这就会极大的阻碍美国的发展。当托拉斯企业不仅成了国家发展的挡路石,还激起了美国民众的不满时,这个时候的托拉斯企业就将离被拆解的命运不远了。
2,反托拉斯法案的诞生美国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后,终于迎来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危机。当时的美国将自由市场经济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分散且多面的自由竞争市场,由于市场规模小、准入门槛低以及垄断难度大等多种因素,它完全接受市场的自由调节,由于产品多样化消费者有着足够的选择余地,如现在美国的社交软件市场就是如此。
第二种则是最危险的市场经济,由于某个企业独家垄断了市场销售,消费者几乎没有其它可以选择的余地,而垄断企业往往也能不思进取也可获取大量的利润。当时的美国就面临着这种最危险的垄断型市场经济,石油有着标准石油、汽车有着福特以及金融行业有着摩根联盟,这几乎堵死了整个美国上层的准入通道。
随着底层以及中产阶级越发不满以及垄断大亨们逐渐露出贪婪的獠牙,美国政府终于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案。1890年,美国国会批准通过了《谢费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其中内容包含了禁止以垄断协议或独占市场的行为,并且任何独家交易、价格歧视等非合法市场竞争也都将不被允许。
《谢费尔曼反托拉斯法》
但是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垄断企业仍然占据强势地位,而即使是总统也不愿意轻易去触碰托拉斯巨头的霉头,所以这部看似美好的《谢费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出炉了许久,也一直处于搁置状态,毫无用武之地。
3,进步主义运动与托拉斯的恐慌想要拆分托拉斯巨头,当时的美国政府是指望不上了,他们没和托拉斯企业牵扯到一块美国民众就要祈祷了。而想要打败巨头,唯有依靠美国民众自己了。
二十世纪初,美国开始了浩荡的进步主义运动,这场代表先进思想的社会运动中其中就包含了反对托拉斯企业的垄断,而恰好当时的托拉斯企业中的老大标准石油就成了这场进步主义运动的首个靶子。
最早对标准石油发起舆论攻击的是《麦克卢尔》报纸的一名女记者,这位叫做艾达塔贝尔的记者父亲将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油田上,而艾达的童年也几乎是在油田中成长的,但随着标准石油的挤压,艾达父亲的石油企业遭到了强行兼并,其一生心血都被标准石油给强行夺走了。
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
这名女记者在报纸上用了八百页的调查报告指控标准石油的非法垄断行为,而经过女记者的控诉,大量的美国民众开始为声讨标准石油的垄断行为。
如果说普通的美国民众反对的声音,托拉斯巨头还能安然无视的话,当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上台后,这些习惯了躺着赚钱的托拉斯巨头才开始感到紧张。
西奥多罗斯福是个彻底的反垄断主义者,他在总统选举的时候就给过选民承诺,在他上台后将会拆分这些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托拉斯企业。
西奥多罗斯福确实为选民负责了,1906年在罗斯福政府的支持下,路易斯联邦巡回法院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的托拉斯指控,法院认为标准石油已经严重超过了托拉斯巨头的标准。最终在1909年,这个垄断了美国超过九成石油产业链的托拉斯企业,终于在法院的判决正式被解散,而在经过多方商议后最终垄断石油行业多年的标准石油被拆分为三十四个独立的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拆解后的七个主要继承公司
而美国联邦政府也趁热打铁,于1914年再次出台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以及《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这两部新出炉的法案则是《谢费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的补充,它再次补充了触发垄断企业的最低标准,为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托拉斯企业的彻底死心。
而有了垄断了整个石油产业链的巨型托拉斯被拆分的先例,许多美国企业也开始纷纷自查,如果触及到了反托拉斯法的底线,则会想办法以拆分公司等形式向美国政府低头。即使是垄断了大半个美国金融业的摩根联盟也不能幸免,最终摩根家族也选择向反托拉斯法妥协,选择了将摩根财团拆分为摩根士丹利以及摩根公司。
总得来说,美国政府成功扼住了托拉斯企业的咽喉,再也没有托拉斯企业敢在美国政府头上作妖。而为了进一步堵死托拉斯企业的路,美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米勒——泰丁法案》、《惠勒——李法案》以及《塞勒——凯孚尔法案》,托拉斯企业在美国再也没有生存的土壤。
4,现代的反托拉斯法美国最近启动的一次反托拉斯法案应该是对AT&T通讯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AT&T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通讯领域市场,其甚至霸道的对竞品公司强行颁布标准,如果其它公司不执行AT&T的标准,它们的设备则无法连接到公共网络。
最终这种非法抢占市场的行为触怒了美国政府,AT&T通讯公司触发了反垄断调查,最终到了1982年这个垄断了接近整个美国通讯市场的巨头,也难逃被拆解的命运。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对于反托拉斯法的定义同样有着一套“双标”的定义。
当像AT&T通讯公司以及标准石油这类以非法的形式垄断了整个市场,几乎没有给民众半点选择,并且妨碍社会发展的托拉斯公司,对付它们的从来都是反托拉斯的铁拳。但像波音公司这种能和欧洲的空客公司形成良性竞争,能推进相关产业进步的公司甚至会加以鼓励。
像波音和麦道的并购案,如果按照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标准,不仅应该阻止还应该拆解波音公司才对。但你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政府为了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和欧洲空客的竞争力,反而在其中促成了波音和麦道的并购案,奠定了波音公司的垄断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是反托拉斯法美国也有着两套标准,如果能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美国整体竞争力的,不仅不会阻止反而会暗中促成。但类似标准石油这种,想要躺着赚钱的托拉斯企业,则逃避不了反托拉斯法的制裁。但无论如何,在反托拉斯垄断的道路上,美国应该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一个了。
反托拉斯法属于微观规制吗
反垄断起源于美国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自那以后,世界各国政府就开始与各行各业的巨头斗智斗勇。从洛克菲勒到卡耐基,从摩根到微软,反垄断的大刀一次又一次挥出,不仅震慑了那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也割断了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绳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巨头日益成为全球反垄断的重点监管对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美国对脸书、苹果、谷歌和亚马逊四大科技巨头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正如美国众议院反垄断委员会主席大卫·西西林在反垄断听证会上所言:“产业变了,但是垄断巨头的行为没有本质变化。我们不应该向网络经济的‘皇帝’低头。”
美国重罚寡头企业
本报记者 关晋勇
指控认为,苹果、谷歌、亚马逊和脸书这4家科技巨头在智能终端、搜索引擎、数字广告、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是阻碍竞争和创新的“元凶”。
回顾历史,美国对反垄断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处理垄断企业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绝不低头,毫不手软”。
根据美国反垄断法,一旦企业被裁定有垄断嫌疑,将可能面临罚款、监禁、赔偿、民事制裁、强制解散、拆分等多种惩罚。司法部可直接对涉嫌垄断的企业提起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可以直接进行裁决或提起民事诉讼。此外,受损企业或普通消费者可直接对涉嫌垄断的企业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损失赔偿。
1911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被肢解为34家独立石油公司。上世纪30年代,金融巨头摩根被拆分为两家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反垄断步伐继续加大。此举使得IBM最终开放了标准并取消了产品捆绑销售;AT&T被一分为八;微软虽然通过诉讼避免了被拆分的命运,但也被迫改变了捆绑软件销售的模式,并向欧盟缴纳了巨额罚款。
眼下,美国国内针对苹果、谷歌、亚马逊和脸书这4家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诉讼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2019年开始,美国司法部宣布对科技行业展开广泛的反垄断调查。2020年7月,4家公司负责人均现身美国国会反垄断听证会。12月,谷歌陷入20年来最大规模反垄断调查,46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指控并要求拆分脸书,苹果商店则被称作“公路劫匪”。
指控认为,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智能终端、搜索引擎、数字广告、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是阻碍竞争和创新的“元凶”。
针对谷歌,美国司法部和11个州已对其提起诉讼,指控其通过搜索和广告业务上的垄断地位打压对手,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其核心指控是利用垄断力量捆绑在线搜索和相关市场的分销渠道。比如,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高达8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让谷歌成为Safari和苹果手机上的默认搜索引擎。
同时,美国司法机构还指控谷歌和脸书两家共谋“互不竞争”的行为违法。
针对脸书,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以纽约州为首的40多个州总检察长组成的联盟,分别指控其滥用在社交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对潜在竞争对手采取反竞争收购。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詹姆斯称:“脸书利用其统治地位和垄断力量压制了竞争力较小的对手,扼杀了竞争,而这一切都以牺牲用户的利益为代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请求联邦法院发布永久禁止令,要求脸书剥离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在内的资产,将公司拆分。
针对苹果,美国立法者指责其简直就像“公路劫匪”。美国众议院反垄断委员会主席大卫·西西林日前在谈及对苹果应用商店的看法时表示,苹果能够形成今天的市场地位并不是因为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而是因为限制了用户在服务购买方面的选择。
就美国科技寡头的不当行为,美国相关机构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和监管部门一样毫不手软。大卫·西西林在针对4家科技巨头的反垄断听证会上说:“从洛克菲勒到卡耐基,从比尔·盖茨到四大科技公司,产业变了,但是垄断巨头的行为没有本质变化。我们不应该向网络经济的‘皇帝’低头。”目前,大卫·西西林正在寻求制定新法规,以改革数字市场,并赋予反垄断执法者权力。
德国施行预先干预
本报驻柏林记者 谢 飞
德国于2019年开始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第十次修订。此次修订赋予了德国联邦反垄断局一项新权力——对科技企业市场行为定性并在滥用行为发生前即可强制实施限制条例。这种预先干预模式使有关部门可以在垄断形成前就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垄断相关法律的国家之一。早在1896年,德国就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此后,德国又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该法于1958年生效,后经多次修订。可以说,德国在反垄断立法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随着互联网企业和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德国政府意识到,现有法律已无法满足相关机构对科技企业的反垄断监管需要。因此,德国于2019年开始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第十次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针对平台经济和科技企业的行为进行更有效的规制,并通过扩大反垄断主管机构的权限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来看,针对当前科技企业和平台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此次修订加强了反垄断监管机构德国联邦反垄断局(也称“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的干预权。修订案规定,德国联邦反垄断局不仅可以给数字平台的竞争行为定性,判断其行为是否带有垄断性质,还可以直接对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规制。
同时,此次修订还赋予了德国联邦反垄断局另一项权力——对科技企业市场行为定性并在滥用行为发生前即可强制实施限制条例。这种预先干预模式使得有关部门可以在垄断形成前就采取行动,防患于未然。
此次修订极大提升了德国反垄断案件的处理效率,显示出德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立法实践方面的先行意识。其探索也为欧盟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
去年6月,德国联邦法院裁定,脸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非法收集、处理用户数据的指控成立,德国联邦反垄断局有权对其在德国境内的相关行为予以限制。这一裁决是近年来德国针对互联网企业做出的一项重磅裁定,表明了德国在互联网经济领域向科技企业巨头“宣战”的决心。去年12月,德国联邦反垄断局又针对脸书在用户使用Oculus虚拟现实眼镜时强制要求登录脸书账户一事发起调查。德国联邦反垄断局认为,这一强制登录要求将虚拟现实眼镜产品与脸书社交网络强行捆绑,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近段时间,欧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以“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为引领,试图为互联网企业在欧洲的市场行为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则。
去年11月,继给谷歌开出天价罚单后,欧盟又将矛头指向另一互联网巨头亚马逊。欧盟认为,亚马逊利用其市场规模和数据方面的优势地位,对平台上规模较小的卖家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专家认为,近年来欧盟及其成员国针对互联网巨头在欧洲的市场行为采取了比较密集和有针对性的行动,希望通过一系列立法进一步规范大型科技企业的市场行为,防止其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垄断。这是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应对互联网时代垄断行为立法与实践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过,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该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这意味着,要更好地反垄断,欧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国“青睐”科技巨头
本报记者 蒋华栋
英国反垄断部门——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对全球科技巨头“青睐有加”。他们认为,互联网平台公司虽然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其垄断地位会阻碍市场发展,并对高度依赖平台的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伤害。
在英国脱欧之前,欧洲境内的反垄断调查主要由欧盟委员会出面,英国国内反垄断部门少有动作;脱欧之后,英国政府开始独自面对来自全球巨头的挑战。鉴于此,近两年,英国反垄断部门——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出手频繁。
从亚马逊入股美食外卖平台,到英伟达收购ARM,再到互联网保险平台,竞争和市场管理局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位置上。
相较其他行业企业,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对全球科技巨头“青睐有加”。
去年底,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宣布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原因是“谷歌的浏览器修改计划可能导致广告收入更多流向谷歌系统,进而对其他竞争者形成打压”。与此同时,该部门还对脸书开展反垄断调查,重点聚焦脸书在网络广告市场和与社交媒体对手竞争过程中不合理使用用户数据。此外,该部门还同步开展了对苹果软件商店的相关调查。
2020年年底,竞争和市场管理局表示,鉴于谷歌、脸书和其他具有“战略市场地位”的科技公司的垄断地位,未来会将反垄断罚金上限调整为企业全球营收规模的10%。如果按照2019年的数据,谷歌和脸书最高可能分别面临162亿美元和71亿美元的处罚。
高额处罚的背后与英国互联网平台环境密不可分。该机构此前的调研显示,谷歌在搜索引擎和搜索广告业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脸书在社交媒体市场和显示广告业务领域占据主导位置。2019年,英国数字广告业务规模为140亿英镑左右,其中80%都流向了谷歌和脸书。对此,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评价说,互联网平台公司虽然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其垄断地位会阻碍市场发展,并对高度依赖平台的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伤害。
为应对脸书和谷歌等科技巨头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打压竞争和阻止创新的挑战,日前,英国政府宣布在竞争和市场管理局内建立数字市场工作组,专门强化监管。该工作组与竞争和市场管理局执法团队密切合作,重点解决这些企业有损竞争的行为。与此同时,该工作组还将制定数字平台行为规范,以保障高度依赖平台广告推广吸引客户的中小企业利益。
南非加大执法力度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
严格执法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行业寡头。这一点在民生消费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罚款、应诉的压力下,南非两家主要电信运营商均降低了相关资费,共计为消费者节省超过30亿兰特。
南非《竞争法案》旨在“为所有南非人提供参与经济的平等机会”。它于1998年出台并生效,后经多次修订。同时,南非设立了由3个机构组成的竞争法执法体系。南非还成立了负责仲裁的竞争法庭,并设立了竞争上诉法院。
南非《竞争法案》规定,违反法案的企业将被给予行政处罚,罚金不超过涉案企业年营业额的10%。2019年的竞争法案修正案显示,对于屡次触犯法案的企业,最高将被处以年营业额25%的罚金。
2016年,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南非子公司与南非竞争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支付15亿兰特(约合6.8亿元人民币)罚金,这是该委员会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金额罚单。该公司承认,自2002年起按进口平价制定钢价,并与同行分享商业敏感信息,合谋抬高南非钢价。其操纵钢价的行为被控“影响下游产业,涉嫌参与垄断”。
严格执法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行业寡头。这一点在民生消费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9年底,南非竞争委员会认定南非两大电信运营商Vodacom和MTN涉嫌“双头垄断”,要求两家运营商降低移动数据费用。在罚款、应诉的压力下,两家运营商均降低了相关资费。以记者使用的Vodacom公司1GB包月流量为例,去年3月其资费从149兰特降至99兰特,今年4月再次降至85兰特,降幅高达43%。该委员会表示,其与两家运营商达成的降费协议已为消费者节省超过30亿兰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南非消费者希望通过食用生姜和大蒜来提高免疫力。这种做法虽缺乏科学依据,却导致有关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飙升,“蒜你狠”“姜你军”频现,民众对此颇多抱怨。今年3月,南非竞争委员会与当地零售业巨头Pick n Pay超市签署协议,限制超市生姜和大蒜的毛利率,并准备将限价政策推广至更多超市及食品品类。
目前,南非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平台经济的潜在风险也受到南非政府的关注。今年3月,南非竞争委员会宣布对电商、外卖、二手车、二手房、民宿等行业的主要公司进行调查。这一调查将持续约18个月。
作者:关晋勇 谢 飞 蒋华栋 田士达
来源: 经济日报
为什么叫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案的概念
托拉斯,是英文trust的音译,指一种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由许多经营同类业务的企业合并而成。垄断组织通过排除竞争的模式获取高额利润,长此以往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等形式的垄断组织进行限制,作为反垄断法的反托拉斯法案应运而生。
反托拉斯法案诞生的背景
19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的多个行业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使小企业在行业内因为不当竞争而难以生存,使得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侵犯。虽然垄断行为使托拉斯组织收获了高额的利润,但是破坏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则,一时间社会大众对垄断组织的反对情绪高涨。
反垄断法的作用
反垄断法的任务就是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以及对合法产生的垄断企业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著名反托拉斯法案
1、第一个反托拉斯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2、1914年美国制定的第二部重要的反托拉斯法《克莱顿反托拉斯法》
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授权建立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负责对反托拉斯法律的执行。
重要案例
曾经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的石油产业,洛克菲勒也因为其在石油领域所获得的成就被称为“世界石油大王”。然而寡头企业对行业的影响逐渐被社会所重视,1904出版的《标准石油公司历史》一书更是使公众对垄断企业的关注达到了顶峰。
1901年,罗斯福政府开始对标准石油公司进行调查,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将标准石油公司馋分成37家地区性的石油公司。
美国政府代表的是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偏重于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同时期又代表不同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唯大资产阶级是从。
除了少数大资本家,还有广大的中小资产者,广大平民,如果美国政府连这一点都平衡不好,它就是个失败的政府。
南北战争后,美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期。从十九世纪一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82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1860年增加到15%, 1894年先后超过法、德、英诸国,上升到31%,居世界首位。重工业也遥遥领先,1900年,美国的煤产量为24,400余万吨,比英国多2,000余万吨;生铁产量达1,400余万吨,为英国的两倍多多铁路长度几乎为英国的十倍。
但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的是大规模的腐败与垄断。格兰特总统时,整个美国陷入了金钱政治的泥沼。而垄断财阀使广大中小资产阶级也陷入了竞争困境,广大平民更是高价与腐败的受害者,整个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以洛克菲勒财团为例,这家财团旗下的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谢尔曼法直接针对的对象之一就是洛克菲勒财团。暴利行业一家独大,除了几大财团外无人满意,美国政府也不例外。
美国政府会为了几个大财团放弃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效益?不会。巨头的发展阻碍了99. 99%的人的利益,也就容不得他们了。
标准石油公司被强制拆分为新泽西标准,纽约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三家公司。这三家至今还是石油巨头。
洛克菲勒接受这一决定,并开始创办慈善基金。
我国的反垄断法
我国在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反垄断著名案例
1、汇源收购可口可乐案:
2008年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集团一案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禁止了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这是该法通过后的首个重要案例。
2、中国移动卷入反垄断诉讼
2009年律师周泽对中国移动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该公司停止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行向用户收取月租费的行为,并退还已经收取的月租费。该案在当时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最后原被告双方调解结案。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呀!2022年已悄然过半,上周合规领域重磅消息频发。继反垄断法时隔14年完成首次修订后,6部反垄断法配套法规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公布;海外监管方面,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因亚马逊未经用户同意在电脑上放置Cookie,将对其处以3500万欧元的罚款。说起反垄断法,是不是还有小伙伴们不太清楚它的相关内容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何为反垄断法。
一、历史渊源
反垄断法发展至今,已是历史悠久。根据小编查询可以知道,据考证,反垄断法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公元前后古罗马帝国颁布的禁止粮行蓄意提高粮价的法律和公元 482年颁布的宪法 (内容包括对提高价格在内的所有垄断的 禁止),其与现代反垄断法规范价格的法律制度几乎相同。
提起垄断,它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反垄断法,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又称反托拉斯法。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12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自2012年6月1日起实行。
二、基本原则
时至今日,反垄断法,也有其自身的基本原则。下边,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
第一,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原则。《反垄断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与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概括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原则。
第二,鼓励公平竞争,依法实施集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反垄断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防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兼并等手段形成独占地位或垄断优势,进而破坏竞争机制,是《反垄断法》的主要目标和功能,因而兼并控制历来属于反垄断制度和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三,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原则。《反垄断法》第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俗称行政性垄断的这种行为,并非传统的反垄断法律所规制的内容。
三、实施反垄断法的意义
反垄断法的意义巨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是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自主性和平等地位,二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易性和自由流动。反垄断法通过禁止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可以为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是维护和促进有效的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即竞争可以淘汰低效率的企业,淘汰不合理的生产工序和劣质产品。因此,竞争会使每个企业感到压力,产生动力,激发活力,迫使每个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和价格,不断进行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说,竞争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进器,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源泉。
三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福利。竞争对企业是一种压力。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并且得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增加花色品种。例如在我国的家电领域,新产品越来越多,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却是一降再降。是竞争迫使生产商和销售商不断地向消费者降价让利,要求他们在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花色品种方面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竞争使消费者成为“上帝”,竞争给消费者带来了社会福利。
四是实现经济民主。 经济民主化的作用在于保护中小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反垄断法就是维护并促进经济民主化的法律保障。
好了,本期关于反垄断法的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各位小伙伴们若有任何疑问或者其他想知道的金融知识,欢迎各位可爱的小伙伴们在下方评论区积极留言,热烈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对垄断行为的主要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英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