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国家医保乙类报销比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范安志

职工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国家医保乙类报销比例

大家好,由投稿人范安志来为大家解答职工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国家医保乙类报销比例这个热门资讯。职工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国家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医保乙类报销比例是多少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与不断发展,医保给我们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切实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但在计算报销金额时,往往会出现“甲类药” “乙类药”两种不同的报销比例,市医保局科普两者的区别,如何计算报销金额。

“甲类药”“乙类药”的定义

甲类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乙类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要先按比例(各地自行规定)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费用后,将余下费用再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为什么报销比例不一样?

由于我国各地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同,为了保证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用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管理,目的是明确药品分级使用,以达到最佳性价比效果。针对分级用药、提高资源效率。

甲类药品全部按比例报销。乙类药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以哈尔滨为例,大部分乙类药品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付20%)。

甲乙类医保报销如何计算?

参保人就医后,发生了药品、诊疗等费用,其中药品又包括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那么报销的方法是:乙类药扣除自付后的费用,加上甲类药全部费用,再加上诊疗等费用中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对于超过起付线的费用,依据患者本人参保类型、就医医院级别等按规定比例报销。

计算公式如下:医保报销金额=【(甲类药品的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付部分后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起付线】×相应报销比例。

例如,哈尔滨市城镇在职职工老刘某次就医三甲医院,住院发生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诊疗等费用 3000 元,甲类药品费用 2000 元,乙类药品费用 2000 元(本次使用自付比例都是20%的),起付线是 720 元,城镇职工医保在该级别医院的报销比例为 90%。

那么报销方法是:甲类药全部费用 2000元,加上将乙类药品扣除自付外的其余费用 1600元(乙类药品自付部分为 2000×20%=400元),再加上符合医保规定的诊疗等费用 3000元,合计 6600元。扣除 720元的起付线,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是 5880 元。

则此次老刘的医疗费用,医保能够报销5880×90%=5292元,老刘自己仅需承担 1708 元(起付线720元 + 乙类药自付400 元 + 医保政策范围内按比例由个人负担的588元)

(龙视新闻在线综合)

三甲医院医保乙类报销比例

怎么同样的医疗费用,

别人报的都比我多?

不是说医保能报嘛,

怎么还有那么多钱不能报?


医保报销的这四大“误区”

你应该知道↓↓↓

误区一:所有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

我发现很多家人朋友都这么认为,但事实上这是不对的。


其实咱们来看下医保的全称就知道了,比如职工医保的全称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的全称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什么都加了“基本”两个字?因为国家设立基本医保的初衷就是帮助大家保障基本的医疗需求,而不是全部解决,毕竟咱们国家的医保基金也是有限的。


所以,即使有了医保,不是所有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的。


误区二: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

很多人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大病就医,只要一生病就喜欢往大医院跑,总觉得大医院好,当然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肯定好于基层医院的。


所以国家为了鼓励患者小病去基层医院,大病去大医院,在设定医保报销比例时,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会高于大医院。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小病时,实际去基层医院会来得更划算。

误区三:门诊看病每次超过起付线才报

不管是门诊报销还是住院报销,都有起付线,那么什么是起付线?就是国家针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的计算起点,参保人员需自行承担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医保则针对起付线以上的费用来按规定比例报销。


其中呢,住院起付线是每次住院都要扣除的,国家主要也是担心有人“小病大看,浪费医疗基金”。


但对于门诊,则是为了尽量减轻大家的就医负担,是以一个年度累计计算的,所以门诊看病不是每次超过起付线才报的。


误区四:同样的费用医保报销相同

其实啊影响医保报销比例的因素是很多的,一点因素不同就导致报销的比例不同。

在这里具体跟大家说几点:

①参保的类型不同,报销比例不同

比如: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会总体高于居民医保。


②就医的医院等级不同,报销比例不同

一般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低,而社区医院报销比例则较高。


③如果是异地就医,在参保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可能与就医地的报销比例不同

目前异地就医的报销政策是报销比例由参保地规定,所以就可能存在在参保地就医和在就医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不同的情况。


④不同类目药品,报销比例不同

要知道,咱们国家的药品目录总分为甲乙两类药。


其中,甲乙类药品属于医保目录内用药,如果使用甲乙类药,则能参与医保报销,甲类药基本按100%的比例报销;乙类药基本按80-90%的比例报销,剩余的10-20%由个人自付;


那么目录外的药则无法参与医保报销,完全由个人100%自费,一般是为较昂贵的自费药和进口药。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参保类型、连续缴纳时间等等都会影响报销比例。所以,即使是花了同样的医疗费用,都很难说报销相同的费用。


以上就是医保报销的四大误区,你都记住了吗?


原标题:同样的医疗费用,怎么别人报的比我多?医保的四大误区,你知道吗


来源 | 腾讯网

编辑 | 王梦媛 张雯卿

热点文章

• 门诊共济改革后,医保个人账户可以支付哪些费用?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后,如何使用?

• @所有参保人,医保的“六不报”一定要知道!

西药医保乙类报销比例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电话:010-84221520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北京医保

在医保三大目录中,医保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乙类”所对应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的报销范围有所不同。

No.1 医保药品目录中标注的“甲类”“乙类”是什么意思?

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未标注个人负担比例的,需由个人先负担10%的药品费用,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已经标注个人负担比例的,先由个人按标注的比例负担,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药品类别查询方式

(点击查看大图)

No.2 诊疗项目目录中标注的“甲类”“乙类”是什么意思?

诊疗项目分为“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

“甲类目录”的诊疗项目是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

“乙类目录”的诊疗项目是可供临床诊疗选择使用,效果确定,但需适当控制使用的诊疗项目。“乙类目录”中的部分项目,按照临床适应症、医院级别与专科特点、医疗技术人员资格等予以限定。

甲类项目全额纳入报销范围。

乙类项目需要个人先行负担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为了让大家对于

乙类项目的报销规定

有更清晰的了解

小编在这儿

给大家举了几个例子

定额支付的诊疗项目

例1

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50元,个人支付10元,医保基金支付40元;

例2

三人间床位费60元,个人先行负担10元,其余50元纳入报销范围。

按比例个人先行负担的诊疗项目

例1

头部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135元/次,个人先行负担8%,其余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例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指:伽玛刀(r-刀)】16000元/例,个人先行负担20%,其余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原标题:医保报销的 “甲类”“乙类” 是什么意思?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耗材医保乙类报销比例


如今,人们已逐渐熟悉看病就医尽量选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这样可以按照医保政策进行医保报销,减轻医药负担。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分为甲类药品、乙类药品,而且两者涉及的报销政策不一样。

甲类药品、乙类药品的定义

2020年7月底,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纳入“乙类药品”管理。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国家规定纳入《药品目录》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纳入“乙类药品”管理。


中药饮片的“甲乙分类”由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甲类药品、乙类药品的报销原则

《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使用“乙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的比例由省级或统筹地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以湖南为例。2022年2月10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公布了《湖南省实施细则》(湘医保发〔2022〕1 号),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细则》明确,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不先行自付;使用“乙类药品”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乙类药品”自付比例由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全省统一执行。


也就是说,甲类药品可以全额纳入医保政策范围内进行报销,而乙类药品需要参保人先自付一定比例后,再将剩余部分纳入医保政策范围内进行报销。

乙类药报销的规则与计算方法

《暂行办法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组织医学、药学、医保、价格等方面专家,对乙类药品进行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确定自付比例。评审规则为:


(一)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药品自付比例共分0、5%、20%、30%四个档次,其中基药及限儿童使用药品自付比例设置为0;一般治疗性药品自付比例设置为5%;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且临床易滥用的药品,设置自付比例为20%;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较昂贵的药品,设置自付比例为30%。


(二)同一最小分类的药品,疗效、价格、安全性及临床使用无显著差异的,设置相同的自付比例。


(三)传统中药饮片,自付比例设置为0。中药配方颗粒及特殊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与同疗效规格的传统中药饮片价格相近的,自付比例设置为0;临床疗效不明显且价格昂贵,原则上不予纳入;其它自付比例设置为20%。

下面,对乙类药品的报销计算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比如,《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规定他克莫司(钙神经素抑制剂,无限制用药情形)为乙类药品。

还是以湖南为例,湖南省医疗保障局、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执行的通知》明确,他克莫司(钙神经素抑制剂,无限制用药情形)作为乙类药品的自付比例为5%。

比如某患者在医院住院使用了该药品,医院实行“零差价”,按进价收取药品费545.50元。

出院结算时这样进行报销:将545.50-自付5%即27.275=518.225元纳入报销范围,该患者为居民医保参保人跨省异地就医的情形,报销比例为50%,统筹基金支付518.225×50%=259.11元,即该患者使用这个厂家的他克莫司个人支付286.39元、医保报销259.11元。


注:出院结算时需要将所有纳入医保政策范围内的费用扣除起付线后按比例报销,此例为计算单个药品的报销费用,未体现扣除起付线的情况。同时,各地对乙类药品报销比例规定不同,计算时请以当地规定为准。


来源 | 湘无恙

编辑 | 杨紫萱 陈炫羽

热点文章

• 教你快速判断自己参加的是哪种医保

• 转正才给缴医保?年后找工作,警惕这些套路

• 【必看+收藏】 异地就医7大热点问题解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职工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国家医保乙类报销比例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