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标的保留价,拍卖标的瑕疵的司法解释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璇可来为大家解答拍卖标的保留价,拍卖标的瑕疵的司法解释这个热门资讯。拍卖标的保留价,拍卖标的瑕疵的司法解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拍卖标的物
标的的分类:
1实体形态 ①有形财产②无形财产
2流通及流通范围①允许流通②限制流通③禁止流通
3能否移动①动产②不动产
4所有权属性①国营资产②非国有资产
5委托性质 ①强制委托拍卖②自愿委托拍卖
6其他 房地产 土地使用权 机动车 农副产品 股权债权 无形资产
拍卖标的(评估价、保留价、起拍价、成交价)
1评估价: ①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中拍卖标的的价格
②资产评估方法: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
2保留价:又称‘最低价’,是委托人确定的拍卖标的可成交的最低价格。是拍卖人和拍卖师必须遵守的价格底线。
保留价的设定与调整:设定,是指不要作保留价的决定,要不要保留价是委托人的一项决定权利。既他可以设定保留价也可以不设保留价。调整,是指将保留价的具体数字作调高或者我调低的变动。保留价的调整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应在拍卖前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拍卖人。
3起拍价:是指拍卖人确定的拍卖标的竞价起始价格。理论上,起拍价定的越低,越能吸引竞买人的眼球,参与者众。反之,应着寥寥,影响拍卖成交。有保留价拍卖时起拍价不应过低。
4成交价:成交价也叫‘落槌价’是指拍卖师以落槌的方式确认竞买人的最高应价。
成交价的形式应具备如下条件:①竞买人的最高应价②经拍卖师确认的③拍卖师落槌的
5成交价的法律效力:拍卖师一旦落槌,拍卖便告成交,成交价一旦形成,即具由成交的法律效力,对各方的当事人均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人不得反悔,也无权变更成交价,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拍卖成交价规则。
拍卖标的是什么意思
2019年4月12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2019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上发布了《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信息说明指导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信息说明是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该《规范》的制定是拍卖行业规范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规范》指出“拍卖人应本着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如实陈述、用语规范,不虚构、不夸大、不隐瞒。”
《规范》规定了标的信息说明工作从信息登记、信息核查、信息编制、图录制作,到后期的补充勘误等五个必要程序。
《规范》提出了标的信息说明的基本内容,包括编号、名称、年代、署名及情况、质地、形式、规格、瑕疵信息、内容信息、流程经历及来源、参考信息、介绍材料、估价或起拍价、其他信息等16项。
《规范》针对信息表达方式和用语规范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禁止使用诱导性言辞,并对年代和作者的确定,瑕疵信息的披露、参考信息的核查、著录和出版信息的标注等提出具体要求。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
拍卖标的调查情况表在哪里看
每经记者:甄素静 每经编辑:陈梦妤
“标的物已经撤回拍卖。原因详见网址,如您已缴纳保证金,保证金将在1-5个工作日内退还给您。”
“保证金已释放将退至您的银行卡。”
12月25日晚,一连收到的两条短信,让原本围观参拍“1元起拍”恒大1.2亿元债权的曾先生颇感意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阿里资产平台“1元起拍”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2亿元债权拍卖已被撤回,撤回原因为“信息有误”。
而在12月20日,在阿里资产平台上曾以3.75万元价格拍出过对嵊州恒大置业有限公司等2户3778.9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3人报名,出价共26次,最终成交价格为3.75万元;在12月16日,阿里资产平台上曾以7.8万元价格拍出过对恒大长基(沈阳)置业有限公司6000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5人报名,出价记录达40次。
一开拍就有人出价超10万元
按原计划,该项债权的拍卖时间为2024年12月25日10时起至12月26日10时止。截至被撤回前,该项拍卖已有13.6万人围观,762人报名,有375次出价记录,最高已出价至1055.6万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从拍卖公告看,此次拍卖的债权实际上是恒大系公司上海丰涛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丰涛)欠上海早田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早田)的工程款、保证金、补偿款及利息。此前申请人上海早田以上海丰涛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上海丰涛进行破产清算。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被申请人,并于2023年3月27日组织双方进行了听证。
被申请人不同意破产清算,理由在于:公司为恒大系企业,名下资产为保交楼项目,如若破产清算,不利于保交楼工作;公司名下包括尚未销售的商铺、车位等资产,估值约人民币2亿元,因被查封等原因,暂无法处置,并非没有清偿能力。
曾先生告诉每经记者,他原本参加竞拍的出价预期是10万元以内,但没想到12月25日一开拍就有人出价超过了10万元,出价100001元。记者注意到,此次拍卖报名者众多、竞争激烈,开拍1分钟内竞拍者共出价13次,竞价达到15.8万元,甚至1秒内就有三位竞买者出价。
近3800万元的债权曾以3.75万元成交
对于此次撤回的详细原因,每经记者多次致电上海早田,但截至发稿均无人接听。
而在曾先生看来,此次被临时撤回的原因,“本身就是商业拍卖,闹太大动静了”。
上海赵洪升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洪升表示,不论是司法拍卖还是民事拍卖,均只规定了委托人可以在拍卖开始前撤回拍卖标的,没有规定拍卖中途可以撤回标的。其次,《竞买公告》和《竞买须知》均未明确规定委托人拍卖中途撤回拍卖的情形、处理方案以及后果。而在阿里资产平台公布的《阿里资产平台管理规范》第二节第四条【竞买人保证金】第二款规定了“竞价过程中,标的物被中止或撤回,竞买人的保证金会自动释放”。
赵洪升指出,阿里资产平台上的“竞买须知”中载明:“本次拍卖系普通民事拍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
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十九条:委托人在拍卖开始前可以撤回拍卖标的。委托人撤回拍卖标的的,应当向拍卖人支付约定的费用;未作约定的,应当向拍卖人支付为拍卖支出的合理费用。
记者注意到,12月20日,阿里资产平台曾以3.75万元拍出过对嵊州恒大置业有限公司等2户3778.9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3人报名,出价共26次,最终成交价格为3.75万元;12月16日,以7.8万元拍出过对恒大长基(沈阳)置业有限公司6000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5人报名,出价记录达40次。
其中,对嵊州恒大置业有限公司等2户3778.9万元债权的起拍价也是1元,保证金为3000元,增加幅度为1500元以及其整倍数。
每日经济新闻
拍卖标的瑕疵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日前有群众反映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2019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拟拍卖疑似出土文物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已向浙江省文物局发函,要求尽快对文物拍卖标的进行审核。
记者在该拍卖公司的官网上看到,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所展示出来拍卖标的有三十多件,从其介绍的情况来看,最高估价是2200万的这件标注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奚卣,还有标注为西周早期的簋、尊、盘、青铜兽首刀,以及标注为战国时期的青铜鎏金交体龙纹带钩、提梁盉,标注为汉代的虎镇,青铜短剑,标注为唐代的铜镜等等。国家文物局接到群众举报,就是在这些文物中,有疑似出土文物。
记者注意到,在国家文物局的函件中,还特别提到要求浙江省文物局认真对照,2017年浙江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违法拍卖安徽博物院被盗商代青铜鬲案件中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工作,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群众举报反映的情况,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严格按照《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办法》规定的审核程序及标准开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工作,对上述拍卖标的审核情况进行核查,并于2019年12月20日前将核查结论函报国家文物局。
出土文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为加强文物拍卖管理,规范文物拍卖行为,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拍卖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出水文物,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等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拍卖标的保留价,拍卖标的瑕疵的司法解释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