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犯罪的预见义务有哪些
过失犯罪中的预见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预见义务
许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特定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应当预见的内容。例如,在交通法规中,驾驶员有预见在道路上可能出现的行人、其他车辆等情况的义务,这是基于法律规定产生的,其目的在于维护交通安全秩序。
(二)职业或业务要求的预见义务
从事特定职业或业务的人员,基于其职业或业务的性质和特点,需要承担相应的预见义务。比如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有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的义务;建筑工程师有预见建筑结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义务。这是因为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工作,应当对工作中的风险有所预见。
(三)基于日常生活准则产生的预见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基于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和习惯,人们也负有一定的预见义务。例如,在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时,应当预见到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妨碍或危险。这种预见义务是维护正常社会生活秩序所必需的。
二、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呢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过失犯罪罪名:
1. 过失致人死亡罪: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例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因疏忽大意致使他人死亡。
2.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造成他人重伤的情况。
3.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为交通肇事罪,这一罪名中包含过失的主观心态。
4.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犯罪,多是由于行为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
5. 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过失犯罪主观有过错吗
过失犯罪主观上是有过错的。
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是一种主观上的过错。例如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因为疏忽忘记给患者进行某项关键检查,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护士主观上存在疏忽大意这种过错。
在过于自信的过失里,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这同样是主观上的过错。比如汽车驾驶员已经知道路况不佳且车辆有故障风险,却过于自信认为不会出问题而继续行驶,最终导致交通事故,该驾驶员主观上有过于自信这种过错。所以,过失犯罪主观上存在过错,只是这种过错不同于故意犯罪中的故意心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过失犯罪的预见义务有哪些内容
●过失犯罪中的应当预见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
●简述过失犯的预见可能性
●过失犯罪中预见能力的判断标准
●过失犯罪有犯罪预备吗
●过失犯罪有无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过失犯罪中的应当预见
●过失犯罪有期待可能性
●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
●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呢怎么判
●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呢
●过失犯罪有哪些罪名呢判几年
●过失犯罪有哪几种罪名
●过失犯罪都有哪些
●过失犯罪的构成标准
●过失犯罪有几种类型
●过失犯罪受什么处罚
●过失犯罪构成犯罪吗
●过失犯罪负什么刑事责任
来源:中国法院网-过失犯罪主观有过错吗,过失犯罪主观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