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新三板和上市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毛璇来为大家解答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新三板和上市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新三板和上市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知乎
一、新三板企业挂牌等于上市吗
新三板挂牌企业,官方称为“非上市公众公司”,从交易功能的实现上来讲,企业挂牌新三板就等于上市。而且就交易标的、交易制度而言,新三板和沪深交易所处于同等级别,都为全国性交易市场。
首先从英文翻译上来讲,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都被叫做“tobelisted”,二者从语义上可以划等号。而唯一的区别在于二者面向企业的类型不同。如果说主板像世界银行,为传统势力服务,而新三板就是亚*行,为新兴势力服务,而新兴势力必将超过传统势力。
其次再看国务院的定位。2013年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当天,国务院签发了《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规定的决定》,原文提到新三板交易所是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新三板与地方股权转让系统(即四板)的区别仅在于面向企业范围的大小,新三板面向全国企业,而四板只面向本地企业,除此之外都一样。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所谓的全国性,更准确的理解是“国家级交易所”,意思就是新三板和上交所、深交所是一个级别,在交易标的物、交易制度上没有区别,而且新三板还多了一个做市商制度。
二、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条件是什么
1、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
依法设立,是指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并已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业务明确,是指公司能够明确、具体地阐述其经营的业务、产品或服务、用途及其商业模式等信息。
持续经营能力,是指公司基于报告期内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有能力按照既定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公司治理机制健全,是指公司按规定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以下简称“三会一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制定相应的公司治理制度,并能证明有效运行,保护股东权益。
合法合规经营,是指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须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经营行为合法、合规,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股权明晰,是指公司的股权结构清晰,权属分明,真实确定,合法合规,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股东或实际支配的股东持有公司的股份不存在权属争议或潜在纠纷。
股票发行和转让合法合规,是指公司的股票发行和转让依法履行必要内部决议、外部审批(如有)程序,股票转让须符合限售的规定。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公司须经主办券商推荐,双方签署了《推荐挂牌并持续督导协议》。
主办券商应完成尽职调查和内核程序,对公司是否符合挂牌条件发表独立意见,并出具推荐报告。
6、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要求的其他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八十一条
发生可能对上市交易公司债券的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场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会破产吗
本报记者 邬霁霞
2024年,企业赴新三板挂牌的热情不断提升。10月10日,日新高科、永励精密在新三板挂牌。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年内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经达到231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优选。去年发布的“北交所深改19条”和地方政府的多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也正积极利用新三板平台来促进子公司的独立发展和资本运作,以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例如,A股上市公司联化科技、卧龙电驱、力芯微、维尔利的子公司均于年内挂牌新三板。
此外,还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计划将子公司引入新三板市场。例如,大豪科技在3月26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控股子公司北京兴汉网际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迦南科技3月28日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凯贤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上市公司往往涵盖了多个业务领域,而这些不同领域的业务在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显著差异。以联化科技为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原药及其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为国际植保和医药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而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宝丰则专注于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及化工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两者的主营业务分别处于不同的行业市场。
联化科技认为,将上海宝丰挂牌新三板将有助于该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拓宽资本渠道,促进业务整合与发展,同时也支持了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实施。
此外,子公司的独立发展也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协同效应,推动上市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长。例如,龙能电力主营光伏电站运营和光伏电站等电力工程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在新三板挂牌后,龙能电力有望通过增强核心技术实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母公司卧龙电驱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眺远营销咨询的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对上市公司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这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加专注其核心业务,通过将不同业务板块进行独立运营和管理,使每个板块能够更加聚焦于自身发展;其次,子公司挂牌新三板能够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子公司的独立发展和融资能力的提升,将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新三板允许散户买吗
本报记者 邬霁霞
2024年,企业赴新三板挂牌的热情不断提升。10月10日,日新高科、永励精密在新三板挂牌。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年内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经达到231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优选。去年发布的“北交所深改19条”和地方政府的多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也正积极利用新三板平台来促进子公司的独立发展和资本运作,以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例如,A股上市公司联化科技、卧龙电驱、力芯微、维尔利的子公司均于年内挂牌新三板。
此外,还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计划将子公司引入新三板市场。例如,大豪科技在3月26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控股子公司北京兴汉网际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迦南科技3月28日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凯贤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上市公司往往涵盖了多个业务领域,而这些不同领域的业务在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显著差异。以联化科技为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原药及其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为国际植保和医药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而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宝丰则专注于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及化工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两者的主营业务分别处于不同的行业市场。
联化科技认为,将上海宝丰挂牌新三板将有助于该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拓宽资本渠道,促进业务整合与发展,同时也支持了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实施。
此外,子公司的独立发展也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协同效应,推动上市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长。例如,龙能电力主营光伏电站运营和光伏电站等电力工程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在新三板挂牌后,龙能电力有望通过增强核心技术实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母公司卧龙电驱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眺远营销咨询的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对上市公司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这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加专注其核心业务,通过将不同业务板块进行独立运营和管理,使每个板块能够更加聚焦于自身发展;其次,子公司挂牌新三板能够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子公司的独立发展和融资能力的提升,将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挂牌新三板多久能上市
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在“北交所效应”的驱动下,新三板的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记者从北交所获悉,今年以来新三板的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9.11%,定向发行融资金额同比增长超30%。
目前,北交所的发行上市逐步实现常态化,上市审核平均用时143天。近期北交所新增申报、受理企业明显增加,目前在审企业达137家,在辅企业约300家,仅6月单月就受理企业92家,新股供给速度已逐步提升。
进入2022年,北交所聚焦“上规模”,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储备、挂牌、辅导、上市梯次供给局面。与此同时,优化新三板进层机制,将新三板创新层进层频次由每年1次调增至6次,创新层公司培育和遴选功能增强,有效增加了北交所的企业储备。
在上述因素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的企业203家,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在这203家企业中,哪个省份数量最多?这些企业资质如何?山东企业又有怎样的优势?
浙江申请挂牌企业数量最多55家已摘牌企业重新申请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已完成3次调层,515家基础层公司进入创新层,其中348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2022年上半年的分层完成后,创新层公司共1696家,达到分层制度实施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有958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580家公司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
北交所和新三板递进发展、一体发展优势逐步彰显,充分带动了中小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实现倍增。
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申请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共有203家,与去年同期的47家相比增长了331.91%。
从辖区分布来看,203家企业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有5个省份的企业数超过10家。其中,浙江省以33家的数量排在全国首位,山东省以8家企业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七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203家企业覆盖40个行业门类,主要集中在6大行业。这6大行业包含111家新申请企业,占比达54.68%。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含企业最多,以28家企业的数量并列排在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55家企业此前已从新三板摘牌,如今又重新申报挂牌。此外,在203家企业中还包括62家曾接受其他板块IPO辅导的企业。
“这一部分重新申请挂牌的企业,多半是冲着在北交所上市而来的,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企业对北交所的信心和认可。”中泰证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朱锋在接受风口记者采访时表示。
平均净利润同比增两倍国家级“专精特新”达40家除了明显的“量增”,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企业的质地同样可圈可点。
记者从北交所获悉,从业绩指标来看,新申请企业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36359.14万元,较去年同期新申请企业高出207.15%; 2021年平均净利润约3496.51万元,较去年同期新申请企业高出200.25%。
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140家申请企业的财务标准符合北交所的上市要求,占比高达68.96%。
来自福建省的成记泰达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可谓203家企业中的“新人王”。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9亿元,两项指标均排在203家企业的首位。
除了实力强,这一批新申请挂牌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可谓“实力与潜力并存”。
数据显示,203家新申请企业2021年平均研发费用为1,263.34万元,占平均营收比重达3.47%。此外,在203家企业中,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就多达40家。
除了“官方背书”,有不少企业或处于“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或凭借硬核技术广受关注。
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为改性塑料和色母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着色和功能需求的定制化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和快消日用品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8项发明专利,其自主研发的CPP系列产品在家电行业冰箱内胆材料中率先进行使用,打破了国外挤板材料HIPS的垄断,解决了冰箱内胆材料不耐食用油、化学发泡剂腐蚀和内胆开裂等技术难点。
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高精度智能点胶设备、点胶阀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均系自主研发形成。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智能点胶设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能力的企业,拥有127项专利,其中包括8项发明专利。
仅25家企业去年净利润超5000万角逐北交所竞争压力不小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新三板挂牌公司有417家,数量居全国各辖区第六位。在203家新三板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8家企业来自山东省,覆盖7个行业门类,分布在6个城市。其中,青岛市以3家企业的数量夺得城市桂冠。
目前,山东省8家企业中,除了烟台市的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瑞数字”,873696.NQ)之外,其余7家企业均为“专精特新”企业,有4家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捷瑞数字已于5月9日在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孙伟杰是同时也是杰瑞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之一。2010年,杰瑞股份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孙伟杰-股权穿透图谱
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青岛企业有63家,创新层企业有15家。其中,有9家企业开启了转板上市的征程,有4家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此外,在青岛市48家基础层挂牌公司中,伊森新材与凯能科技已开始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工作。
今年上半年,有3家岛城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分别为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英泰”)、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域股份”)与青岛优派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派普”)。
中科英泰与旭域股份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这两家企业均曾在新三板挂牌。
中科英泰成立于2004年,主要产品为智能商用终端和智能印章机。2021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仅为2842.1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9.6%。
2014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8月,中科英泰在科创板开板2个月后终止挂牌。然而,公司追逐资本市场的脚步并未停止。
2020年2月,中科英泰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申请于科创板上市;2020年12月,公司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但于2021年6月终止。2021年7月,中科英泰再次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但并未公布拟申请上市板块。
旭域股份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土工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4月8日终止挂牌。两个月后,旭域股份再次申请挂牌。
2021年,旭域股份同样 “增收不增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归母净利润1940.24万元,同比下降25.86%。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规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表示,企业想要抢得上市先机,质地和经营情况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今年下半年,随着北交所申请标的的增多,企业的竞争压力会增大,北交所对申请标的财务指标的要求或许会提升。如此看来,对于后续想要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而言,满足财务指标的同时还需有一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仅有25家企业2021年的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新三板和上市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