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的人最少判多久缓刑
留置与缓刑是不同的概念。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调查措施。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首先,留置只是调查阶段的措施,并不直接决定最终的判刑结果。对于犯罪嫌疑人经调查后被提起公诉并定罪量刑的案件,如果适用缓刑,其前提是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
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但具体到某个案件中是否判处缓刑以及判处的刑期(前提是符合缓刑条件下对应的原判刑期),要根据案件的具体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判定,无法简单地说留置的人最少判多久可以适用缓刑。
二、留置盘问需要证据吗
留置盘问需要一定的依据,但并非严格意义上完整的证据。
(一)从法律规定看
1. 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这里的“有违法犯罪嫌疑”就是一种依据。比如看到某人神色慌张从盗窃现场附近逃离,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其盗窃,但这种情况就可成为留置盘问的依据。
2. 这种依据往往是初步的、表面的线索或者情况。它不同于刑事诉讼中用以定罪量刑的证据,证据需要达到确实、充分的严格标准。
(二)目的方面
留置盘问是为了进一步调查,确定是否存在违法犯罪事实,在盘问过程中搜集证据,为后续的处理(如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是否立案等)提供依据。所以,留置盘问需要基于一定的疑似违法犯罪的迹象或情况,但不是完备的证据。
三、留置所和监狱哪个好些
留置所和监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管场所,不能简单地比较哪个更好。
留置所主要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场所。被留置人员在此主要是配合监察机关的调查工作,留置期间保障被留置人的基本权利,如饮食、休息等,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监督,目的是查明违法违纪事实。
监狱则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的地方。监狱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在管理上侧重于刑罚执行、思想改造等多方面的工作。
两者在功能、适用对象、管理目的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没有所谓哪个更好的比较。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的人最少判多久缓刑呢
●留置的人员一定能判刑吗?
●留置后判刑的概率
●留置到判刑多长时间
●留置是不是就得判刑
●留置是否算刑期
●留置会坐牢吗
●留置的人员一定能判刑吗?
●留置人员被判刑留置期间算吗
●留置肯定有罪么
●留置盘问需要证据吗
●留置盘问需要证据吗怎么写
●留置盘问需要证据吗为什么
●留置盘问需要什么手续
●留置盘问条件
●留置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几小时
●留置盘问会有案底吗
●留置盘问是行政处罚吗
●留置盘问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留置盘问时间能否折抵刑期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所和监狱哪个好些,留置和看守所哪个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