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成年、老人、精神病人、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如何量刑,盲人和聋哑人违反治安管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金然清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3)未成年被告人多次实施违法行为的,或酗酒、赌博屡教不改的,或曾因淫乱、色情、吸毒等违法行为被处罚或教育过的,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下限;

  (4)未成年被告人一贯表现良好,无不良习惯的,或被教唆、利用、诱骗犯罪的,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上限;

  (5)未成年被告人身心成长曾受严重家庭暴力等其它客观因素影响的,可以在本条规定从宽幅度的基础上再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但减少基准刑的最终幅度不得高于60%。

  2.对于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根据犯罪时的年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过失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

  3.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综合考虑犯罪性质、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时精神障碍影响辨认控制能力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聋哑或视力残疾影响其辨认控制能力的程度决定从轻幅度。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2)聋、哑、视力或听力存在严重障碍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盲聋哑精神病无期徒刑未成年

盲人或者聋哑人犯罪

盲人聋哑人犯罪应当减轻处罚

盲人或聋哑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盲人和聋哑人违反治安管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怎么处罚

盲人,聋哑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盲人和聋哑人犯罪

盲人或者聋哑人犯罪

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减轻处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