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诺洁来为大家解答国家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这个热门资讯。国家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试用期工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你还在试用期,怎么能跟公司讲待遇?”实践中,许多试用期员工在向用人单位主张劳动权益时,往往会受到这样的质问。事实上,许多待遇并非因为试用期而与员工“绝缘”。
参加培训有权索要工资
案例
刘女士入职某公司,在试用期内,她被公司要求参加半个月的上岗前培训。在这半个月,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理由是刘女士在这期间没有从事劳动,无权获取劳动报酬。
点评
员工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参加岗前培训,是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履行义务的一种方式。因此,即使参加培训,劳动者也有权获得试用期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按此标准足额发放工资。
社会保障有权要求享受
案例
朱女士在试用期间,发现公司并没有为她办理社会保险,公司的说法是试用期内员工无需办理。朱女士向人社部门投诉,人社部门责令公司限期改正。
点评
公司应当为试用期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法定社会保障,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即应当办理。《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试用期的朱女士与公司同样已建立劳动关系,有权要求公司办理社会保险。
节假日上班有权领取加班费
案例
谢女士入职一家公司,在两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公司以其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谢女士提出自己曾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被公司安排上班,公司应当支付加班费。而公司以规章制度规定试用期内员工不享有加班费为由拒绝。
点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分别按照不同标准支付加班工资。这与劳动者是否处于试用期无关。
因此,即使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对试用期员工免付加班费的内容,也因违反法律而无效。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
来源: 日照人社
新员工试用期工资标准
初入职场
都要经历“试用期”这个环节
老板说,我是年轻人,要多考察考察我的能力,给我定了1年的试用期。这合理吗?
试用期工资是怎么定的?为什么我的工资只有老员工的一半?
关于试用期的疑问
看这篇全知道
快快收藏!
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法定试用期工资标准
谣言止于真相
今天我们再来粉碎几个
关于试用期的谣言
↓↓↓
试用合格再签劳动合同?
谣言流传度:★★★★ 迷惑指数:★★★★
谣言!!
一些劳动者认为,在试用期内,自己还不算正式的员工,单位可以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等转正了再签即可。
辟谣!!
这种想法是错的!《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试用期职工与用人单位也存在劳动关系,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试用期一律为6个月?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不管劳动合同期限多长,有的用人单位告诉员工,试用期都是6个月,说这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辟谣!!
对于试用期的期限,《劳动合同法》的确有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注意,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1次试用期。
试用期内没有工资?
现实生活中,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规定试用期内的员工没有工资或者工资很低,只有转正后才能正常发放工资。
辟谣!!
“试工期”不支付工资的做法是违法的。试用期职工与用人单位也存在劳动关系,只要员工事实上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内辞职应提前30天提出通知?
用人单位与新入职员工约定,不管是试用期内还是试用期后,辞职的话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双方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辟谣!!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试用期内员工只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这个“通知”并没有要求必须是书面形式。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综合:中国劳动保障报、成都人社局
来源: 四川在线
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
实习期、试用期和转正期的工资计算方式有什么区别?这些工资是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确定的吗?很多职场新人都不了解这些。其实,实习期、试用期和转正期工资的最低标准、计算时长和计算方式都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我们只有先了解法律规定内容,才能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实习工资
实习工资是指在读学生实习期间所获得的报酬,如果已经毕业,则不能按照实习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规定可知:
1、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2、接收学生岗位实习的实习单位,应当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岗位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给予适当的实习报酬;
3、在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或最低档工资标准;
4、按照实习协议约定,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学生,原则上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得以物品或代金券等代替货币支付或经过第三方转发。
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双向考量的时期,劳动法对试用期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最长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法律同样对试用期的最低工资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没有达到规定工资,劳动者有权请求仲裁。具体可参考《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转正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结束后,应按照劳动合同内容规定的期限及时转正,转正工资应按照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资进行计算。和试用期工资及实习工资的计算方式相比,转正当月工资的计算方式较为复杂,转正当月的工资会将试用期工资和转正工资一起计算,比如正式工资为6000元,试用期工资为4800元,当月出勤天数为22天,其中试用期出勤天数为10天,转正出勤天数为12天,那么转正当月的工资是(4800÷22)×10+(6000÷22)×12=5454.55元。如果转正之后,公司没有及时按照对应期限支付转正工资,劳动者要及时与财务部门及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沟通。
以上是关于实习期、试用期和转正后的工资计算规定,具体计算方法在文中也有介绍。如果有疑问,建议先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避免产生误会。如果对方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则应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国家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