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假期是15天还是18天,晚婚假期国家规定多少天
大家好,由投稿人戴杰来为大家解答晚婚假期是15天还是18天,晚婚假期国家规定多少天这个热门资讯。晚婚假期是15天还是18天,晚婚假期国家规定多少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晚婚假期是多少天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在问婚假相关的问题:
现在各省市的婚假是多少天?
二婚有婚假吗?
婚假工资应该怎么算?
......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22年(目前)全国婚假一览表,方便各位HR小伙伴们算薪用,快快收藏起来!
01
关于婚假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婚假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3天的婚假。
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02
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不少企业对婚假的时间和婚假的工资支付有自己的“规定”,因此不少网友询问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如果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公司规定”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可能会有被被投诉的风险,此前也出现过赔偿的新闻。所以婚假的工资和时间都千万不要省!
在婚假的问题上,虽然国家对职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确定了: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但并未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
因此在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上,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规定。
婚假的有效期:
1、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婚假的有效期做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规章制度来约定婚假的有效期。
2、对于公司来说,一般规定员工一年或是半年之内必须休完婚假,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
3、婚假必须一次性休完,不可单独分开使用。
03
2022版全国各省市婚假规定
2022年,全国各省市修改了关于婚假的天数,具体可查看下表:
04
婚假相关问题解答
1、试用期可否休婚假?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领取结婚证后依法享受的假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等。
而婚假是每个劳动者在结婚时,用人单位给予的支付工资的一定假期,是属于劳动者的权利之一,故试用期员工是可以享受婚假的。
2、婚假什么时候开始休?
婚假一般需要在领取了结婚证之后才可以休,从给单位请假后开始算。休婚假并不一定要在领取结婚证之后立刻休,可以在领了结婚证之后的任意时间连续休,比如在举办酒席的时候。
不少用人单位给出的规定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后一年内休完,需根据用人单位的规定。但要注意的是,婚假只能连续休,不能拆分开休。
3、复婚是否有婚假?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公厅《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复婚是指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复婚也属于再婚,是一种特殊的再婚。因此再婚可以享受3天的带薪婚假,复婚也可以享有。
晚婚假期规定最新时间2024
依据《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的规定,新人可参考的国家法定婚假如下:
1、按照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周岁,男方满二十二周岁】,可以享受三天的结婚假期。
2、即便是符合晚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三周岁,男方满二十五周岁】,也不再享受晚婚假期,一样只能享受三天的法定婚假。
3、结婚的时候,如果新人双方不在同一个工作地点的,可以视路程的远近,额外给予路程假。
4、在探视父母期间结婚的新人,不额外给予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者与初次结婚者一样,等同享受法律规定的婚假。
7、部分地区晚婚假正式取消,根据近年结婚情况调查,北上广一线城市女性初婚的平均年龄均已超过30岁,鉴于目前的婚育形势,相关法律修订后对晚婚晚育作出限制,部分区域取消原有的晚婚假。当然,目前该条例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地方仍然可以享受晚婚晚育假。
二、请婚嫁遇到周末怎么算
1、依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在国家法定的休息日假如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的,则应在正常工作日给予补假。如果是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则不予与补假。
2、婚假虽然由国家统一规定属于公民的权利假日,但只属于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所以如果遇上周末也不能补假,也就是说婚假里面其实包含着周末的休息时间。
因为我国现在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那么不管是否已经符合晚婚晚育,在第一次结婚的情况下其实都是只有3天的婚假。不过就实际操作来看,如果用人单位还愿意给予员工更多期限的婚假,那么这是单位自己的事情,总之给予员工的婚假至少是不能低于3天的,其中有特殊情况,比如双方距离较远的,往往还会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路程假。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晚婚假期什么时候取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都知道,依据劳动法员工结婚的话会有婚假。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对于早婚晚婚有着具体的规定,晚婚的员工比早婚的员工享有更长的婚假时间。但是自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法律对于晚婚假的规定也做出了新的调整。本文石家庄小普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现在晚婚婚假是多少天。
现在晚婚婚假是多少天?
晚婚的年龄是多少岁?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才属于晚婚,2017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晚婚婚假只含3天法定婚假。
一、2018年晚婚晚育假取消最新消息:卫计委确认晚婚假正式取消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于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审议,如果通过,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草案中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并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也就是说,如果草案通过,明年元旦起,晚婚晚育夫妻将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及其他福利待遇。
二、取消晚婚假延长生育假
在明确国家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同时,修改决定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 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介绍,再生育情形主要针对再婚家庭、病残儿家庭等,需要依据相关规定,经过批准之后才能允许再生育。各地在修订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过程中,将就再生育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
决定还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这意味着,无论是生育第一个孩子,还是第二个孩子,均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
三、婚假相关政策规定
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规定:
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4、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
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现在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所以晚婚的婚假具体时间请查阅你所在的省或者直辖市的《XX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现在晚婚婚假是多少天?根据最新规定,晚婚员工不再享有15天的晚婚假,所有员工结婚的假期都为三天。但是根据不同的实践情况,婚假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不如如果是工作单位距离较远、距离父母亲家中较远的情况,可以酌情另给假期。在婚假期间,员工的工资不得进行扣除,用人单位需要注意。
来源:石家庄普法
晚婚假期规定 2024
晚婚晚育假取消后,不少情侣猴急着扯证,原因就是害怕婚假变成只剩三天...如今没扯上的也可以安心啦。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北京市居民结婚生子将如何休假?结婚难道只能休3天吗?
昨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其中明确婚假仍为10天,女职工产假在原征求意见稿的128天基础上,新增“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再增加1至3个月”的规定。此外,新增配偶陪产假15天。
焦点1取消晚婚假 结婚仍可休10天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了晚婚假。婚假是否“缩水”为3天,成为关注焦点。
刘振刚昨日介绍,之前国家鼓励晚婚晚育时,北京根据国家授权,规定“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据此,北京符合晚婚规定(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夫妻,可以享受10天婚假。
此次国家法律修改时,删除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的奖励”的规定。刘振刚介绍,北京修改条例时,也考虑到婚假的长短本不是计划生育法的调整范围,因此可以不再规定“职工晚婚的,增加奖励假7天”。
刘振刚说,修改条例时,曾吸取国家部门和外地经验,最终增加了一条规定,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7天”。
焦点2删独生子女假 产假最长7个月
此前,北京市女职工生育后享受的假期,大体包括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北京法规规定的30天晚育假以及经单位批准可享受3个月独生子女奖励假。
刘振刚介绍,根据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删除了晚育和独生子女的相关奖励假,并要求给予符合规定生育的夫妻延长生育假的奖励和其他福利待遇。
所以《条例》规定,本市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刘振刚说,此规定相当于用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有的晚育假,新增了配偶的15天陪产假,取消了独生子女奖励假。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此前,女职工除享受98天产假、30天晚育奖励假之外,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
此次调整中,将30天晚育假的表述调整为生育假,取消了生育独生子女的三个月弹性假的同时,增加了弹性规定。具体为,“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1至3个月”。
刘振刚说,这是考虑到生育假制度应当在维护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与保障女职工就业平等权之间,寻求适当平衡,同时也要考虑社保基金以及用人单位的负担能力,并与现行制度保持一定延续性。
因此,此规定是希望在不过度增加单位负担的前提下,给予用人单位和女职工灵活安排的空间。
换言之,在国家规定的98天假期和北京本地的30天奖励假外,如果所在单位批准,产假最长休7个月,并不受一孩、二孩限制。
焦点3再婚夫妻未共同生育便可申请
针对再婚夫妻的生育政策,《条例》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前北京的规定中,要求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才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昨日,刘振刚说,所谓再生育,是指一对夫妻(无论是初婚还是再婚)已经生育两个或以上子女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又生育的。
此次《条例》中,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对再婚夫妻的再生育政策进行了细化。其中规定,如果再婚夫妻婚前只有一个子女,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如果再婚夫妻婚前已经有了两个以上子女,但是婚后未共同生育,也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孩子。
对于有子女病残的情况,此次《条例》规定,再婚夫妻按再生育政策生育的唯一共同子女有非遗传性病残,且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再次要求生育一个子女;如果夫妻共同生育两个子女,其中一个经鉴定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也可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
焦点4已获独生子女证的仍可领奖励
《条例》规定,对于此前已经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可凭证享受相关奖励和优待。与此前规定对比,该条款的相关内容调整不大,基本按照“老人老办法”实行。
其中包括,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岁止,每月可获得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另外,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可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条例》明确,如果夫妻享受独生子女奖励和优待后再生育子女,则会停止其奖励和优待,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其他省份怎么休?
15省份调整婚产假产假最多相差三个月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并于今年元旦起实行。
尽管修法意味着独生子女时代终结,但是“全面二孩”的启动,还需要各地修改地区计生条例后,对婚假、产假等进行明确规定。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对计生条例进行了修改,普遍取消了晚婚假,并且以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来的晚育假。
另外,吉林、重庆等五省份已经明确了修改条例时间,拟于本月进行。
婚假变化大 部分省份剩3天
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计生法前,婚假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国家规定的婚假和各地晚婚假奖励,前者通常按3天计算。
在鼓励晚婚的时代,各地计生条例中,会对符合晚婚条件(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夫妻予以晚婚假奖励,长度在7天到一个月不等。
例如,此前山西省便规定,晚婚夫妻婚假为1个月;甘肃也为晚婚夫妻增加了30天假期。
计生法修改后,各地陆续启动了地方计生条例的修改,在目前已经完成修改的15个省份中,对于婚假有不同规定,最短为3天,最长的30天。
其中,北京、上海、山西、福建等虽然取消了晚婚假,但是延长了婚假时间,与鼓励晚婚时代基本维持同样的水平。例如北京、上海仍为10天,山西则为30天。计划于本月修改计生条例的甘肃则计划把原来33天的婚假改为30天。
率先修改条例的广东省,以及今年1月修改计生条例的天津、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均彻底取消了晚婚假,结婚夫妻只能享受国家规定的3天休假。
晚育假取消 普遍改生育奖励
对比已经修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还可以发现,各地对于女职工享受产假的时间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此前,多数省份都是“国家规定假期+晚育奖励”,部分省份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产妇还可申请叠加假期奖励。修改后则普遍为“国家规定假期+生育奖励”。
根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不过计算国家规定的产假时间时,通常按照98天计算。
在“全面二孩”之前,各地计生条例普遍保留着对晚育假的鼓励,同时部分地区对于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职工,还会增加假期,时间为15天至一年不等。如西藏自治区规定,女职工晚育且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休长达一年的产假。
而在各地修改后的表述中,普遍以生育奖励取代了晚育假,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延长至少30天,产假时间从128天起步,最多可达180天。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其中,北京市还规定128天之外,经女职工所在单位批准,可增加1个月至3个月假期,最长可休息218天,和产假最短的省份相差3个月。福建则将所有产假打包,规定时间为158天至180天。
陪产假7天到25天不等
在配偶陪产假方面,在已经修改地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中,均作了明确规定,时间从7天到25天不等。
其中,天津、山东规定配偶陪产假为7天;上海、安徽规定配偶陪产假为10天,而在安徽,如果夫妻双方异地,男方陪产假为20天;包括北京在内,山西、浙江、辽宁等多个省份的配偶陪产假为15天;广西、宁夏的配偶陪产假最长,为25天。
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本公号文章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晚婚假期是15天还是18天,晚婚假期国家规定多少天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