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什么是新三板和老三板
大家好,由投稿人康妍来为大家解答什么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什么是新三板和老三板这个热门资讯。什么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什么是新三板和老三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新三板股票
定义:新三板(New OTC)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10月8日消息,证监会全面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文件即将公布,将包括分层等制度安排。
新三板挂牌条件:
(1)依法设立且存续(存在并持续)满两年。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续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6)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新三板挂牌优势
(1)资金扶持:各区域园区及政府政策不一,企业可享受园区及政府补贴。
(2)便利融资:新三板(上市公司)挂牌后可实施定向增发股份,提高公司信用等级,帮助企业更快融资。
(3)财富增值:新三板挂牌企业及股东的股票可以在资本市场中以较高的价格进行流通,实现资产增值。
(4)股份转让:股东股份可以合法转让,提高股权流动性。
(5)转板上市: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公司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
(6)公司发展: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规范发展。
(7)宣传效应:新三板公司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
新三板挂牌和主板上市的区别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二是投资者群体不同。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类投资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三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
什么是新三板挂牌
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478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新三板的历史
2001年,老三板成立。
最初,老三板主要承接从主板退市的股票。很多不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并没有破产,背后的股权关系、债权关系都还在,仅仅是不满足主板上市条件,于是从主板退市后,就来到了老三板。
2013年,新三板成立。
2016年,新三板分层,分为基础层、创新层。
2020年,新三板分层,分为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
2021年,新三板中的精选层股票单独拿出来,成立了北交所,因而,可以简单理解,北交所就是以前的新三板精选层。
随着北交所成立,新三板从三层(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又变为两层(基础层、创新层)。
根据如上分析,总结一下:
老三板——主要承接主板退市股票,目前作为一个子版块存在于新三板中。
新三板——包括基础层、创新层以及老三板;
北交所——由以前的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而来,想要在北交所上市的股票,必须在新三板创新层呆满12个月,当然还需要满足其他一系列条件。
从如上分析来看,成立新三板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承接主板退市股票,毕竟背后的股权关系还在,这也是老三板的目的,只不过后来的新三板涵盖了老三板;第二个目的,帮助不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实现过渡上市;第三个目的,对于新三板中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公司,不必退市后再上市,可以直接平移至北交所,也就是原来的精选层,不再有股票无法交易的空白期。
二、新三板的特点
新三板挂牌的股票代码一般是以400、430、830开头。
400开头代表老三板股票,430开头代表2014年5月19日以前登陆新三板的股票,830开头代表2014年5月19日之后登陆新三板的股票。
至于2014年5月19日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网上的信息,当天启用了新的交易结算系统。
新三板中不同股票的交易天数并不一致,有的股票一周交易五天,有的一周交易三天,可以根据股票代码的尾数来确定,以5结尾交易5天,以3结尾交易3天。
新三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做市商交易。这有点儿像是小的时候玩过的一款游戏《大航海家》,每到一个城市,就可以立刻进行贸易,而贸易对象不是工农产品的生产者,而是那个做市商。工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做市商交易,而外来的贸易者也和做市商交易,做市商就是低买高卖赚取价差、提供流动性的中间人,是时刻坐在市场上的那个人,什么时候找到它,它都在。
新三板的做市商就是券商,为了避免垄断,券商数量不低于两个,因而,对于新三板的投资者,交易对象不是普通股民,而是做市商,只能买卖做市商放出来的可怜的几个单子,彼此之间不允许交易,这可能也是新三板流动性如此之差的原因之一。
新三板流动性很差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资金门槛很高,创新层100万,基础层200万,足以劝退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实际上,新三板最初并不向中小投资者开放,玩家多是机构投资者,只不过为了提升流动性,后来才向中小投资者开放,但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新三板的信息披露也和主板不一样,没有一季报和三季报,只有半年报和年报,另外,好像机构投资者并不允许投资新三板股票,导致关于新三板股票的投研文章也是少之又少。
因而,新三板是一个关注人数很少的交易场所,最终的交易量也是十分萧条,可能十分萧条的交易量本身也劝退了较大的投资者。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什么是新三板,新三板分为几层,新三板对不对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监管,依据证券法设立的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股权交易场所,也是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运营的交易场所。
根据股转公司的最新规定,股转系统设置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符合不同条件的公司分别纳入不同的市场进行管理,同时根据风险匹配原则为各市场参与的投资者设置不同的准入标准。
个人投资者分为一类合格投资者、二类合格投资者、三类合格投资者,三者之间主要是资金和参与市场的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一类合格投资者:开通前10个交易日至前一天期间日均账户资产不低于200万(含200万),开通前30个交易日至前10个交易日资产大于100万的天数不少于5天(不含5天)
可参与的市场层级: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
二类合格投资者:开通前10个交易日至前一天期间日均账户资产不低于150万(含150万),开通前30个交易日至前10个交易日资产大于100万的天数不少于5天(不含5天)
可参与的市场层级:创新层、精选层
三类合格投资者:开通前10个交易日至前一天期间日均账户资产不低于100万(含100万),开通前30个交易日至前10个交易日资产大于100万的天数不少于5天(不含5天)
可参与的市场层级:精选层
现在国家对新三板进行深度改革,也是降低了一定的门槛。有意者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什么是新三板企业
【导读】新三板最早发源于北京中关村,主要是一些相对高科技的企业。而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为还存在一个老三板,主要是承载退市企业、很久以前的STAQ、NET转让系统三部分的公司股权转让。
新三板从2012年及之前的默默无名,到2013年的崭露头角,到2014年开始频繁地见诸报端媒体,新三板到底是个啥,跟上市又有什么关系?作为从业者相对全面地聊聊新三板。
新三板是怎么来的新三板最早发源于北京中关村,主要是一些相对高科技的企业。而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为还存在一个老三板,主要是承载退市企业、很久以前的STAQ、NET转让系统三部分的公司股权转让,老三板基本已经死了,由于中关村的企业有限,因而当时的新三板也没多少成交,交投极度不活跃。
2012年,新三板扩大到4个国家级高新园区,项目来源大大扩展。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申银万国,申万的投行部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在其他券商不屑于做新三板而忙于做IPO这种大单的时候,申万在其他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做着大量的新三板。
2013年底,证监会宣布新三板扩大到全国,对所有公司开放。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一次性挂牌285家,并累计达到621家挂牌企业,宣告了新三板市场正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
到2015年3月6日已有累计2026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从家数和总市值上来说已经较为庞大。
新三板有哪些交易方式?首先,新三板账户开设的门槛较高,条款如下:
个人新三板开户条件
需要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以投资者本人名下账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首笔股票交易之日为投资经验的起算时点),或者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
2.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证券类资产包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股票、基金、债券、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信用证券账户资产除外。
机构新三板开户条件
1.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法人机构;
2.实缴出资总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合伙企业。
相比于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门槛可是高多了。决定了在目前的门槛下,一般只有专业投资者参与这个市场,因而活跃度是相对较低的。
而三板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外加一种计划正在推出:
(1)协议转让
相对比较随意,但需要有内部渠道,找到企业股东,且股东同意股权转让后,签写股权转让协议。通常来讲新三板协议转让的流动性较差,绝大部分公司挂板至今没有成交过。
(2) 做市转让
简单介绍一下做市商的概念,做市商实际上类似于批发商,从做市公司处获得库存股,然后当投资者需要买卖股票时,投资者间不直接成交,而是通过做市商作为对手方,只要是在报价区间就有成交义务。因此做市商为新三板提供了流动性,股权相比协议转让来说流动性更好。
(3) 竞价交易
目前还未推出,初步打算和主板、创业板市场使用一样的竞价交易方式,除了一些诸如投资者准入之类的门槛,大体上将会和主板市场差不多,同时我们预期竞价交易的公司将会推出一个专门的交易层次,门槛也会相比上两种更为宽松一些,当然相应地,在竞价交易层次上的公司也会最为优秀。
新三板挂板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仅仅是挂板,量化指标只有一条:经营满两年。
其他要求主要是:
( 1)满足主营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记录的条件;
( 2)新三板挂牌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
( 3)新三板挂牌条件,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 4)主办券商推荐
从本人券商的视角来说,以上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企业是否具备长远发展的潜力,以及企业家规范运营的决心。因为在企业家的视角,新三板的要求实际上是这样的:
(1)不方便了,企业的钱是企业的,自己不能随便用了,外面的小钱包又要关的关并的并。企业的决策虽然还是大股东说了算,但是要有决策程序,一切走程序办事了;
(2)税收要规范交,有的企业就没怎么交过所得税,以前的要补,都是真金白银的掏出去;
(3)公司的报表和经营情况都对外展示了,竞争对手、客户和供应商都能看到了,难免会让人尴尬甚至吵起来;
因此,三板的代价不是那百把万的中介机构直接费用,而是上面这些。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真正考虑以上三个要求是否都能做到。
新三板的流程和耗时大概是什么样的主要流程是:
(1)券商、会计师、律师和企业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花费1~2周时间做一个初步尽职调查,把重要的问题找出来,然后四家坐在一起依次讨论以下这些问题:
(i)是否能做,当前的情况下是不是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
(ii)可以通过时间解决的较大问题,大概需要多久;
(iii)大概需要多少规范成本,和(ii)往往需要兼顾考虑,用资金换时间或者反之;
(iv)具体的整改和实施方案,略过;
如果初步尽职调查结果较好,则提交各自的风控部门进行内核。内核立项通过就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正式开始。
(2)三家机构进场开始全面尽职调查、写公开转让说明书
会计师的工作量最大,主要是提供后续决策和申报文件撰写所需的基础数据,建立企业的核算制度并且达到新三板的基本要求。
律师和券商合作把企业的历史翻一遍,看看股权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如果有的话关的关并的并。同时看看各种主管部门分管的条线上是否都做到了合法经营,如果有问题协助解决。
最后公司整改的差不多了,按照审计报告的出具时间点将有限公司翻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少数公司一开始成立的就是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步骤可以略过。
(3)正式申报
首先三家机构向各自的风控部门再次提交内核,通过以后就可以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有限公司提交申请了。
资料提交以后,股转公司会向项目组和企业针对一些问题提出问询,项目组和企业反馈问询以后如果没有问题,就会收到股转公司的“无异议函”,就可以办理股权登记和简称、代码分配了。
(4)挂牌
挂牌之后,股票可以开始交易,但是一般都静悄悄,不像是上市一样热闹的敲钟敲锣。因为大部分协议转让的公司知名度仍然较低,大众的门槛也高,更重要的是相比上市,新三板没有公开发行环节,因而外部投资者手里没有筹码,自然也就没什么交易……
以上是挂牌的简单流程,如果公司历史比较简单,财务比较规范的话,最快半年之内就能做完。
新三板的意义新三板的价值在于:
(1)将公司的股权标准化
新三板改制过程实际上将公司变为一家达到资本市场最基本要求的一家企业,因此相比非挂板公司,如果有上市公司来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基础工作也基本做好,相比之下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其实小得多。
(2)有一定的融资能力
有不少机构告诉企业,上三板就能股权融资就能贷到款,股东还能股权质押融资,而现实往往没那么美好。诚然,新三板的融资案例很多,也不乏数十亿的大宗融资,但是融资能力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而不是上没上三板。三板对于融资的额度和成本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不意味着很差的企业以宽松的条件挂板以后就一定能融到资。
如果企业本身情况较好,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发行股票筹集资金,部分概念较为先进,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受到的追捧程度不亚于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但毕竟是少数。
(3)提供价格发现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基本达到创业板的法定条件,甚至更高的企业,三板提供的估值溢价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非三板企业的上市公司并购对价一般都在15倍以下,少数较好行业高一些,而三板公司被并购的对价是明显高于同行业非挂板公司的。
做市商对于公司整体估值的提升更为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做市是要券商真金白银投资企业的,筛选非常严格,隐含了券商的声誉保证。另一方面是做市提供了新三板所稀缺的流动性: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而流动性毫无疑问也是有价格的。
因而上述的估值提升大大提高了股东持有股份的收购价值。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以市值衡量的财富实现方式不是股东把股票全部抛掉,如果这么做的话股票会被砸到白菜价,市值指的是如果外部投资者要收购这家公司所需要的价格。
因此公司的整体收购对价也提高了,对于一些小而精又想卖身的企业,三板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
(4)提升知名度和投资者能见度
当一家企业登陆三板时,它获得的是券商、会计师、律师和股转公司的隐藏信誉保证,投资者的寻找上面也会更为便利。由于公司的信息已经在一个全国性平台上面进行展示,因而公司在经营情况良好的前提下,寻找投资者毫无疑问是有优势的。而且就我个人目前所知,已经有不少券商的资管子公司或者基金开始募集新三板投资基金,针对三板企业进行精选投资。未来也许三板公司的融资功能确实可以的得到提升。
另外,由于公司在一个全国性市场展示了自己,对于企业形象和员工的认同都是有帮助的,这个比较虚就不展开叙述了。
(5)作为IPO的检验
可以通过新三板的全过程检验公司团队,检验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看看市场对公司的认知程度。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相对非挂牌企业来说,在审核的力度上肯定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未来审核下发交易所之后。
新三板的未来新三板之前,中国的民营企业主要分为两种,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公司的股权支付价值(股权激励和并购),人才的认同程度在同等经营情况下都远远高于非上市企业,这种鸿沟也是导致造假上市的一个重要诱因。
而新三板提供的是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路径,可以通过新三板这个大的市场一步步向上升级,从协议转让到做市转让,再到未来的竞价交易。每一步都会得到渐进的提升和发展,乐观地说,如果竞价交易板块的投资者准入门槛降低到5~10万元的量级,那么可以说和创业板的区别也不大了。
由于新三板的准入门槛可以说只有规范的要求而没有什么业绩指标的要求,任何企业都可以在协议转让层次挂板,而相对优秀的企业会脱颖而出上升到做市转让,未来再上升到竞价交易,这个过程中相对专业的投资者用脚投票,产生了一个良性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促进整个商业系统的繁荣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说点实在的债权融资是有举债上限的(资产负债率),而且要用现金还。这也决定了能使用债权融资的企业都需要较好的稳定现金流,但是对初创企业等中小企业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这种内在的矛盾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很高,高风险需要用高利率来覆盖。
而真正出了风险跑路的人还不上钱,反倒是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来承担高利率来弥补跑路的中小企业带来的损失,这种机制会导致企业家的逆向选择,鼓励不做好人做坏人。
但是股权投资则不同,通过参与投资公司,投资者会在投资较好的企业后获得高额回报,而在投资错误时受到惩罚,这种机制会鼓励投资者去发现更好的企业,并以股权回报的丰厚收益来弥补其他的投资损失。在这里消除了上面说到的逆向选择,如果没有大的机制错误,则会促进投资者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届政府大力推动直接融资的原因之一吧,新三板大有可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什么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什么是新三板和老三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