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缴纳标准,个税缴纳标准2025年最新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辰来为大家解答个税缴纳标准,个税缴纳标准2025年最新这个热门资讯。个税缴纳标准,个税缴纳标准2025年最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税缴纳比例
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即将截止
这些天你一定在关心
自己的年终奖、工资薪金
以及劳务报酬等所得的
个人所得税怎样扣缴
还有哪些收入应缴个税?怎么汇算?
最全个税税率表对照表在此
赶紧代入算算看吧
↓↓↓
9类个人所得应缴个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按年计算 or 按月计算?
居民个人: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非居民个人: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不办理汇算清缴。
怎么扣缴?对照表在此
1、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
2、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收入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
■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
■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1)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表
(2)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3、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预扣率表见前述一、二)。
注:
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4、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表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5、经营所得税率表
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注: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该税率适用于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
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怎样扣缴
你都了解了吗?
赶紧对号入座
看看自己要扣缴多少钱
别忘了转发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来源:劳动报、中国税务报、金陵晚报(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来源: 江苏城市频道
个税缴纳计算
临近年底,很多人都很关心今年的年终奖有多少,不过,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着要缴纳的个税越多。
一些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多缴或者少缴?12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将从明年3月启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就是要将你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起来,来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简单说就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什么是汇算清缴?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称之为综合所得。
根据综合所得和各项扣除,可以计算出居民个人年度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来确定居民个人年度应退或应补缴的税额,就是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 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征求意见稿》明确:纳税人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以及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有必要向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申报并办理年度汇算。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 张斌:把综合所得的项目加在一起,然后再适用一个统一的税率表,多退少补,实现收入相同的,税负要基本相同。
同时,纳税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也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汇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和财产转让所得;同时,全年一次性发放的奖金、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也不在汇算范围之内。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4426亿元,人均累计个税减税1764元,惠及2.5亿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个税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过67.47%,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1.平时多预缴了个人所得税,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请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
2.少预缴了个人所得税,应当补税的纳税人。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但如上所述,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国务院对年度汇算补税作出了例外性规定,即只有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有一些常见情形,将导致年度汇算的结果需要或可能需要补税。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 究竟如何算?
根据税务部门的安排,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自行办理综合所得汇算,也可以通过取得工资薪金的单位或代理机构办理,不过大家都很想知道,个税多退少补的这笔账,究竟该怎么算?
2019年,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每月取得税前工资薪金收入2万元,全年合计24万元。王先生就职的公司为他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按照这样的方法,到12月底,王先生预缴了10152元。在工资之外,王先生还从另一家公司取得了5次兼职劳务报酬收入,每次5000元,这部分收入同样预缴税款,5次共预缴税款4000元。
在过去,王先生的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分开缴纳个税,10152元和4000元是王先生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分别缴纳的个税。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王先生2019年度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所得就需要合并计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 张斌:发放这4项收入的单位,它们是不知道你的综合(所得)收入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汇算清缴制度。
按照规定,王先生2.5万元的劳务报酬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与24万的工资薪金收入加总,综合所得收入额为26万元。在减除各项扣除之后,按年计算,王先生的应纳税额为12424元。
王先生在领取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时,已经分别预缴了10152元和4000元税款,合计预缴14152元元税款,因此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退还1728元的税款。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樊勇:因为劳务报酬适用的预扣率它是20%,但是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它是一个累进的,从3到45%不等,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差额,需要去申报、去汇算清缴。
责编:刘艳君
个税缴纳时间
临近年底,很多人都很关心今年的年终奖有多少,不过,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着要缴纳的个税越多。
一些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多缴或者少缴?12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将从明年3月启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就是要将你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起来,来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简单说就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什么是汇算清缴?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称之为综合所得。
根据综合所得和各项扣除,可以计算出居民个人年度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来确定居民个人年度应退或应补缴的税额,就是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 无需办理年度汇算《征求意见稿》明确:纳税人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以及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有必要向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申报并办理年度汇算。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 张斌:把综合所得的项目加在一起,然后再适用一个统一的税率表,多退少补,实现收入相同的,税负要基本相同。
同时,纳税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也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汇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和财产转让所得;同时,全年一次性发放的奖金、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也不在汇算范围之内。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4426亿元,人均累计个税减税1764元,惠及2.5亿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个税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过67.47%,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1.平时多预缴了个人所得税,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请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
2.少预缴了个人所得税,应当补税的纳税人。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但如上所述,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国务院对年度汇算补税作出了例外性规定,即只有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有一些常见情形,将导致年度汇算的结果需要或可能需要补税。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 究竟如何算?根据税务部门的安排,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自行办理综合所得汇算,也可以通过取得工资薪金的单位或代理机构办理,不过大家都很想知道,个税多退少补的这笔账,究竟该怎么算?
2019年,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每月取得税前工资薪金收入2万元,全年合计24万元。王先生就职的公司为他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按照这样的方法,到12月底,王先生预缴了10152元。在工资之外,王先生还从另一家公司取得了5次兼职劳务报酬收入,每次5000元,这部分收入同样预缴税款,5次共预缴税款4000元。
在过去,王先生的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分开缴纳个税,10152元和4000元是王先生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分别缴纳的个税。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王先生2019年度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所得就需要合并计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 张斌:发放这4项收入的单位,它们是不知道你的综合(所得)收入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汇算清缴制度。
按照规定,王先生2.5万元的劳务报酬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与24万的工资薪金收入加总,综合所得收入额为26万元。在减除各项扣除之后,按年计算,王先生的应纳税额为12424元。
王先生在领取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时,已经分别预缴了10152元和4000元税款,合计预缴14152元元税款,因此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退还1728元的税款。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樊勇:因为劳务报酬适用的预扣率它是20%,但是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它是一个累进的,从3到45%不等,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差额,需要去申报、去汇算清缴。
来源:央视财经
个税缴纳期数
临近年底,很多人都很关心今年的年终奖有多少,不过,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着要缴纳的个税越多。
一些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多缴或者少缴?12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将从明年3月启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就是要将你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起来,来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简单说就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什么是汇算清缴?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称之为综合所得。
根据综合所得和各项扣除,可以计算出居民个人年度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来确定居民个人年度应退或应补缴的税额,就是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征求意见稿》明确:纳税人2019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以及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有必要向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申报并办理年度汇算。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把综合所得的项目加在一起,然后再适用一个统一的税率表,多退少补,实现收入相同的,税负要基本相同。
同时,纳税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也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汇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和财产转让所得;同时,全年一次性发放的奖金、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也不在汇算范围之内。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4426亿元,人均累计个税减税1764元,惠及2.5亿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个税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促进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过67.47%,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1.平时多预缴了个人所得税,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请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
2.少预缴了个人所得税,应当补税的纳税人。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但如上所述,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国务院对年度汇算补税作出了例外性规定,即只有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有一些常见情形,将导致年度汇算的结果需要或可能需要补税。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 究竟如何算?
根据税务部门的安排,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自行办理综合所得汇算,也可以通过取得工资薪金的单位或代理机构办理,不过大家都很想知道,个税多退少补的这笔账,究竟该怎么算?
2019年,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每月取得税前工资薪金收入2万元,全年合计24万元。王先生就职的公司为他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按照这样的方法,到12月底,王先生预缴了10152元。在工资之外,王先生还从另一家公司取得了5次兼职劳务报酬收入,每次5000元,这部分收入同样预缴税款,5次共预缴税款4000元。
在过去,王先生的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分开缴纳个税,10152元和4000元是王先生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分别缴纳的个税。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王先生2019年度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所得就需要合并计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发放这4项收入的单位,它们是不知道你的综合(所得)收入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汇算清缴制度。
按照规定,王先生2.5万元的劳务报酬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与24万的工资薪金收入加总,综合所得收入额为26万元。在减除各项扣除之后,按年计算,王先生的应纳税额为12424元。
王先生在领取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时,已经分别预缴了10152元和4000元税款,合计预缴14152元元税款,因此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退还1728元的税款。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勇:因为劳务报酬适用的预扣率它是20%,但是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它是一个累进的,从3到45%不等,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差额,需要去申报、去汇算清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个税缴纳标准,个税缴纳标准2025年最新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