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侵犯公民信息罪刑事律师,出售公民信息多少金额会判刑,倒卖公民信息罪获利30万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汪安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然而,互联网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人们的个人信息也遭到了大量泄露。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不断发生,甚至还与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联系在一起,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么,您知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呢?最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本专题为您整理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了解!

  一、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就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可以得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取保候审的申请是有条件的,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人满足以上条件时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出售公民信息获利2万元判刑

出售公民信息罪量刑

倒卖公民信息罪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侵犯了什么权

倒卖公民信息罪获利30万

售卖公民信息判几年

卖公民信息判刑要多久

倒卖公民信息罪案例

出售公民信息罪量刑

出售公民信息情节严重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