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抗诉的时间规定,提出抗诉后法院什么时候启动程序
大家好,由投稿人孟振来为大家解答提出抗诉的时间规定,提出抗诉后法院什么时候启动程序这个热门资讯。提出抗诉的时间规定,提出抗诉后法院什么时候启动程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出抗诉和提请抗诉区别
来源:沙市检察官方微信
2015年3月19日,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了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2014]鄂沙刑初字第00306号刑事判决,以[2015]鄂荆州中刑终字第00010号作出刑事判决,对原审被告人黄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此案是沙市区人民检察院近几年来较为成功的抗诉案件之一。
1那么问题来了,撤销法院的案子跟检察院有什么关系呢,抗诉是什么意思?法律词条:抗诉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我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
2检察院为什么要对法院的判决提起抗诉呢?面对小编这个法盲,沙检君只能举个栗子了。
what?好吧,口误,是例子。
案情回顾
黄某于2014年5月24至6月1日期间,分三次先后将麻果、冰毒贩卖给他人。2014年6月1日,正在交易的黄某被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公安干警现场抓获,并在其家中搜出麻果43颗。
2014年8月11日,荆州市公安分局沙市区分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黄某贩卖毒品罪向我院移送审查起诉。2014年10月23日,我院以被告人黄涛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非法贩卖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依法向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4年11月25日,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对被告人黄某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恩,事情好像就这样完美的ending了,等等~~
好吧,沙检君又要开启发愤图强模式了。科普时间:如果检察院经过审理认定法院的判决有不合理之处,这个时候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递交刑事抗诉书。
oh~oh,好吧我承认,这么多的字小编才看到时,也是蒙圈了好吗?在这个读图时代,搞这么多字,是不是想被OUT出局?!求放过!咳咳~简单来说,就是:沙检君依法审查后,认为该判决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于2014年12月1日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并出具了四点抗诉意见:第一,一审认定自首错误;第二,将以贩养吸作为从轻处罚情节不当;第三,一审认定第3次贩毒未遂不当;第四,原审被告人黄涛贩毒3次,原判量刑畸轻。
各位看官,是不是想像小编一样问个:然后呢? haha~ 然后,然后当然是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对沙检君提出的四点抗诉意见予以全部采纳了呀,不信,请回到页首,看看第一段。沙检君真的好有才华,有木有?
现在,各位,你们明白什么叫做抗诉了吗?如果还有疑问,请回到页首,关注“沙市检察”,与小编互动哟~小编一定知无不言~咳咳,好吧,吹大了,小编一定邀请沙检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哟~~~
提出抗诉期限一般多长时间
最高检民事检察厅厅长蓝向东表示,2024年,最高检依法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49件、再审检察建议1件,指令下级院提出监督意见3件,有效发挥检察监督在司法理念、政策导向、法律适用等方面引领作用。检察机关持续开展类案监督,重点解决法律适用不规范、裁判尺度不统一这一实践难题,维护法律实施的公平正义。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提出抗诉的条件
光明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陈畅)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
报告指出,行政诉讼监督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心。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行政诉讼法,依法对行政诉讼和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近年来,当事人不服法院行政生效裁判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案件明显增加。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8.7万件,是前五年的2.9倍,年均上升22%;今年前九个月受理1.8万件,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以来,一半以上省级检察院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量超过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检察机关依法全面审查、加强调查核实,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生效裁判,以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法院启动再审;对认为裁判正确的,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维护裁判公信力,同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法院已审结1393件,其中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及和解撤诉1041件,改变率74.7%。最高检向最高法提出抗诉59件,法院已审结28件,改变率89.3%。
来源: 光明网
提出抗诉还是提起抗诉
受邀嘉宾:甘肃君谙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君
主 持 人:首席记者 何明霞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那么,抗诉提起的条件有哪些?抗诉种类有哪几种?本期“举案说法”栏目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赵某等6人在公共场所持械聚众斗殴一案,崆峒区法院审理后综合全案,根据各被告人员的犯罪情节、后果及对社会的危害,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决 6 人 10 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刑期。
崆峒区检察院经审查一审判决,认为该判决存在错误认定事实及罪名,错误认定量刑情节,导致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轻,遂提请平凉市检察院抗诉。平凉市检察院办案人员再次认真审查了案件材料,讯问了原审各被告人,实地踏勘了作案现场,认为崆峒区检察院刑事抗诉书提出的抗诉理由正确,证据确实、充分,并向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了支持抗诉意见书。近日,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赵某等6人聚众斗殴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撤销崆峒区法院一审判决对各被告人的定罪处刑,对部分被告人依法严惩。
主持人:结合上述案例,简要谈谈抗诉提起的条件有哪些?
吴君:上述案件的成功抗诉,既有力打击了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又维护了司法公正,彰显了公平正义,更是法检两院对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两罪如何认定形成共识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指导今后类似案件的办理具有指导意义。
就上述案例而言,原审被告人赵某等6人在公共场所持械聚众斗殴,具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充分的心理预判,并且双方斗殴的对象明确、地点特定,双方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互殴,各被告人主观上均有聚众斗殴的主观故意,客观上均积极组织、参与聚众斗殴犯罪,原判以寻衅滋事罪定性不当,确属认定量刑情节、适用法律错误。
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同级人民法院再审时,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主持人:根据法律规定,抗诉种类有哪几种?
吴君:有两种,一种是二审抗诉,一种是再审抗诉。
二审抗诉,针对的是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法定抗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这种抗诉规定的具体程序是:检察院将抗诉书通过原审法院提交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还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就抗诉的理由和根据认真审核,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级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并将撤回抗诉的情况通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
再审抗诉,即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种抗诉不受时间限制,对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提出抗诉的时间规定,提出抗诉后法院什么时候启动程序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