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婚前承租一套公房,婚后将公房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买下,使公有住房转为个人产权房,但产权证上权利人的姓名仅男方一人。现夫妻俩面临离婚,该房屋如何分割?
分析:《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市高院对“婚前承租”的概念作了进一步解释,其内涵是:如果“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基于单位福利政策分配取得的,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房的,离婚时,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婚前承租”的公房是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单独购买的,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房的,离婚时分割该产权房时,应当将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的使用权部分确定为当时承租人个人所有,剩余部分按共同财产分割。
房屋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资料,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才引发了这样或那样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当夫妻离婚或者家庭成员分家独立时,势必就要对该共有房屋进行分割分配。
然而房屋有拆不得,因此在对房屋分割问题上就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到底该房屋应当归谁?能否继续共用?没有得到房屋这又该得到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法律的规定还是司法实践都给了较好的处理,基本原则如下:
1,分割房屋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房屋的整体性;
2,尽最大可能不损害房屋现有的价值;
3,采取一人独有,在给他人金钱或其他方式的补偿;
4,采取大家共有的方式;
5,大家竞买的方式;
6,出卖该房,大家分的价款的方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共有房屋析产的原则是什么意思
●共有房产析权
●共有房产析权是什么意思
●共有房屋如何析产
●共有房析产诉讼多久判决
●共有产权房析产处理
●共有财产的析产
●共有财产析产的必要条件
●共有房产析权
●共有房产析产继承纠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