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留置送达有哪些方式呢,商事与民事留置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严兴

一、民事诉讼中留置送达有哪些方式呢

民事诉讼中的留置送达主要有以下方式:

1. 直接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2. 拍照、录像留置送达。随着技术发展,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能够证明送达人已将诉讼文书留置于受送达人住所,也视为合法的留置送达。这种方式在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情况下适用,通过拍照、录像记录整个过程,确保送达程序的合法性与可追溯性。

二、商事与民事留置区别

商事留置与民事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1. 主体不同。民事留置权的主体通常为普通民事主体,如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之间;而商事留置权的主体一般是企业之间,具有商事经营的特性。

2. 成立要件不同。民事留置要求债权与留置物之间有牵连关系,通常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商事留置则在企业之间,不要求留置物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只要符合企业持续经营的需求即可。

3. 目的不同。民事留置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债权的实现,侧重于对债权人个体权益的保护;商事留置更多是为了促进商事交易的效率与安全,适应商业经营的快速流转需求。

4. 效力不同。商事留置权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于民事留置权,例如在受偿顺序等方面可能会有特殊规定,这是因为商事活动对效率和稳定性的特殊要求。

三、民事留置送达程序

留置送达是民事送达中的一种特殊方式。

(一)适用情形

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可以适用留置送达。

(二)送达人员及见证要求

1. 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这里的基层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等。

2. 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

3. 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受送达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同样适用留置送达,只要送达人和见证人完成签名或者盖章即可。

(三)特殊情况

如果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这种情况下不适用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确保诉讼文书能有效送达的一种重要保障方式,有助于保证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事诉讼中留置送达有哪些方式呢怎么写

民事诉讼中留置送达有哪些方式呢法院

民事诉讼留置送达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 留置送达

民诉留置送达的适用条件

民事案件留置送达

民事留置送达程序

民事诉讼中留置送达有哪些方式呢法院

民诉留置送达与直接送达的区别

民诉不能留置送达

商事与民事留置区别在哪

商事与民事留置区别是什么

商事留置和民事留置的区别

商事留置与民事留置

民事留置权和商事留置权

为什么商事留置与民事留置在关联性上作出不一样的规定

民法典商事留置

商事留置权概念

商事留置权名词解释

商事留置权构成要件

来源:中国法院网-民事留置送达程序,民事诉讼留置送达的法律规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