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有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书面形式
1. 夫妻双方可以订立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等内容。书面协议应当清晰明确财产的范围、归属等具体情况。
2. 这种书面协议可以自行拟定,也可以采用公证等方式增强其法律效力。公证后的协议,在证明力上相对更强,在日后发生争议时更有利于认定协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
1. 夫妻双方在订立财产约定协议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财产约定协议可能无效或者可撤销。
2. 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约定逃避法定义务(如逃避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义务)的内容是无效的。
3. 夫妻双方应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财产约定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二、支出多少钱算夫妻财产转移
夫妻财产转移不能单纯以支出多少钱来判定。
(一)正常支出与财产转移的区别
1. 正常家庭生活开销,例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支付水电费、孩子教育费用、偿还家庭房屋贷款等,无论金额大小,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家庭支出范畴,不被视为财产转移。
2. 夫妻一方基于合理的投资目的,如按照家庭理财计划进行股票投资、购买基金等,只要投资决策是正常的家庭理财行为,即使金额较大,也不是财产转移。
(二)可能构成财产转移的情况
1.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比如将价值50万的房产以5万的价格转让给他人,并且这种转让没有合理的商业或家庭缘由,无论这个金额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多少,都可能被视为财产转移。
2. 虚构债务支出大量金钱,如编造虚假的借款关系,将夫妻共同财产用于偿还并不存在的债务,其支出金额都可被认定为财产转移的部分。
3. 一次性或短期内转移大量金钱且无法说明合理用途,如突然将家庭账户中的20万转走且不能给出正当解释,可能被认定为财产转移。
判定是否为夫妻财产转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能仅仅依据支出金额。
三、夫妻可书面协议约定财产
夫妻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财产。
(一)约定内容
1. 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或者约定婚前一方的房产在婚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等。
2. 对于债务也可以进行约定。可以约定夫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个人承担,但是这种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约定形式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是为了确保约定的明确性和可证明性。口头约定一般不被认可为有效的财产约定。
(三)协议的生效
1. 夫妻双方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约定应当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 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夫妻财产约定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有效方式有哪些呢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约定方式是什么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效力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效力如何体现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概念
●夫妻约定财产的形式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效力要高于法定财产制吗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约定方式是什么
●夫妻财产约定制的三种类型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支出多少钱算夫妻财产转移了
●多少钱算转移婚内共同财产
●达到多少钱才算婚内转移财产
●夫妻之间财产转移会判刑吗
●夫妻间财产转移违法吗
●夫妻财产转移算犯罪吗
●多少金额算财产转移
●夫妻资产转移是什么罪
●多少钱算是转移财产
●多少钱算夫妻共同财产
来源:临律-夫妻可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夫妻约定财产协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