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大家好,由投稿人阮伟来为大家解答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这个热门资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居民是什么意思
来源:第一财经
近年来农村居民旅游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文旅部近日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3.18亿,同比增长22.4%;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76亿,同比增长39.2%。
2025年一季度,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6%。
可以看到,一季度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和出游发挥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我国一二线城市旅游客源市场渐趋成熟饱和,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在作为重要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成为国内旅游客源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参与国内旅游活动,成为旅游消费新动力,旅游已经融入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4年,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的需求升级推动了旅游市场的下沉增量,进一步夯实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我国78.2%的农村居民有出游意愿。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出门旅游?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一方面,这几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较快,随着收入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包括更多的旅游景点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周边居民的出游;同时很多景点免门票,也会带来更多周边地区的人来旅游。
交通出行方面,高铁、高速公路不断完善,出行越来越便利。近年来汽车正和当年的彩电、冰箱、手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农村地区的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汽车的普及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出游更加方便。
《报告》显示,2024年,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周末游、夜间、冰雪、研学、康养等细分旅游市场,为城乡居民出游提供了更多选择,广大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意愿得到释放。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此前分析,现在很多人过年回到农村老家,就待上两三天走亲访友,然后就会带家人出门旅游。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和升级。有很多原来不旅游或者很少出去旅游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中,他们的消费力不一定有之前经常旅游的人花费那么多,加上小城游崛起、小城游总体价格相对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低人均每次旅游消费金额,但我国旅游消费的总量在不断扩大。
来自闽南农村、年过七旬的林先生近日与几个年纪相仿的亲朋一起报了老年旅游团,到广西桂林旅游。他说现在农村地区很多老年人都想出去转转,“有时候刷手机,看到别人出去旅游的照片,自己也会想出去看看。”
包括旅游在内,近年来中小城市、县域消费增速十分亮眼,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品牌的咖啡店、奶茶店等消费品牌,纷纷发力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域的消费潜能在不断释放。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介绍,随着县域商业建设不断推进,县乡消费市场活力日益增强。一季度,包含镇区和乡村地区的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0.2%,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美团数据显示,县域活跃消费者人数和订单规模均快速增长,2024年美团平台上县域有交易记录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长19.6%,订单规模同比增长22.6%;2024年县域地区外来游客在亲子娱乐、休闲娱乐、生活美容、餐饮、运动健身等沉浸式生活化场景中的订单量增速均超过50%。
丁长发认为,目前农村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升级,比如一些农村的50后、60后经历过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抓住了机遇,已经先富起来,另外有些农村老人的子女收入不错也负担得起。与此同时,未来要更加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需继续大力促进消费能力的提升,持续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如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等。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昨天(27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情况报告工作启动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启动会上了解到,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856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2∶1,较2020年下降0.19。按照今年的监督计划,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调研组,将就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情况开展监督。其中,将监督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乡治理融合情况,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情况等五方面内容。
启动会上,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目前,本市已全面建立四级“田长制”,耕地数量恢复到196万亩,制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累计建成103万亩。粮食产量实现“5连增”,达到57.6万吨,播种面积141.3万亩。蔬菜产量达到202万吨,较2020年增长46%。去年本市休闲乡村游接待游客2286.5万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收入35.9亿元,较2020年增长44.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不少进展。累计完成2800余个美丽乡村建设补短板任务,市区两级总投入100余亿元,每年安排管护资金约18亿元,加强一体化运行维护。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村内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由2020年的60%提升到85%,93%村庄、96%农户实现清洁取暖。
近年来,本市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就业方面,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20条措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比例达80.1%;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稳步扩大公益岗位,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856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2∶1,较2020年下降0.19。
乡村生活便利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推动农村便民商业网点改造提升,累计改造提升农村便民商业网点429个。出台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支持政策,开展30个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建设试点。持续推动“邮快合作”,完善区、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快递进村”覆盖率达95%。
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99位代表提出9件关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研究决定,作为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计划安排,将在11月份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情况的报告。
为做好相关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并明确五方面的监督重点。包括市“十四五”相关规划实施情况和“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城乡规划融合情况、城乡建设融合情况、城乡治理融合情况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情况。
在城乡建设融合情况方面,将监督包括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点建设运行,公共文化设施供给,网络、快递等公共服务配置,涉农资金投入支撑等情况。
在城乡治理融合情况方面,将监督包括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乡村基层治理机制运行,乡村多元共治体系完善等情况。
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情况方面,将监督包括“百千工程”实施中,村庄风貌、产业提升、村庄治理、基础设施和区域联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城乡融合发展、种业之都建设、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乡村文化振兴、休闲综合体建设、农村教育提升、农民收入提高、蔬菜产业扶持等议案办理情况。(记者 蒋若静)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来源:人民日报
3月,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集中缴费季基本结束。全民参保是全民医保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参保质量持续提升。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完善了筹资和待遇政策,其中,断缴人员等待期政策今年开始执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今年农村居民参保情况如何,集中参保季的保费征缴有哪些特点,如何打消各种顾虑?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讲明政策、现身说法,让群众明明白白缴费
大病是农村居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全民医保三重保障为居民健康兜底,构筑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火墙。这一政策要发挥效力,投保是基础。
“3年不进医院,1200元白交!”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户育乡户育村,听说让交医保费,面对第三次上门的宣传员梅合果,村民勒干直摇头。在他看来,没生病住院,交的医保费打了水漂。
为了让勒干按期参保,户育村党总支书记翁草鲁不得不又跑一趟。落座不劝参保,反倒聊起“救命账”:“前几年,咱村翁草宽散和孩子同时需要手术,医疗费打底也得30万元,但医保报销后,自付才4万多元。”勒干听了这席话态度松动,翁草鲁忙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由村民们自创的双语医保收缴短视频,鲜活的案例让勒干明白了为啥要交医保。
“部分群众对现有医保政策的了解不深入,特别是对就医的报销范围、比例了解不足,加之网上个别案例的错误传播,综合影响了一些农民对基本医保的整体信任度,进而影响了其续保意愿。”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武亦文分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参保季,我们多管齐下,把好事办好,把群众必需的医疗保障送到家门口。”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入秋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全民医保集中宣传月,各种宣传方式齐上阵,就是要让群众清楚了解参加基本医保的重要性。
在甘肃岷县寺沟镇张马路村,每逢大集、庙会等活动,当地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在集市出入口摆起摊位。为吸引大家驻足参与,围裙、纸杯、扇子、帆布袋、抽纸盒这些快消品上也印上了医保知识……张马路村村民吴马中就是在一次次参与过程中,一点点了解清楚了医保缴费的重要性。这几年,他都按时为全家人缴纳了医保费。
“村民算的医保账是花钱,必须帮他们算清楚省钱的账。”翁草鲁说,实实在在的数字让大家了解参保续保的好处,明明白白缴费。
数据赋能、优化服务,激发群众参保热情
以往参保过程的体验,对未来的参保意愿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各地为群众便捷参保下了不少功夫。
缴费更便利了。“之前排队半小时,今年手机操作3分钟。”谈起今年的缴费经历,岷县十里镇三十里铺村的后中明说。2023年,53岁的后中明第一次用手机缴纳医保费,点进来点出去,搞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完。去年底,正打算线下缴费时,他在村里微信群看到了一段小视频,内容就是小程序缴费的步骤讲解。
工作人员也会通过“红色三十里铺”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消息,提醒村民及时缴纳保费。有的村民不习惯操作手机,当地就组织医保局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随时上门帮办。
放眼全国,有的地方打造智慧医保服务站,提供代缴、查询一站式服务,有的地方还推广医保码“刷脸付”、跨省结算,优化参保体验。各地还积极探索激励群众参保的创新举措,比如出台个性化激励机制,利用村集体分红、积分超市兑换补贴参保费用;联合企业提供景区免票等福利,增强参保吸引力;联合通信运营商,开展交医保送话费活动等等。
政策更体贴了。“爸,您和我妈的医保费我今年用我医保账户余额交了。”不久前,在河北石家庄市工作的田小明通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给在农村的父母缴了医保费,“以前每年都是给他们转现金,现在有了共济政策,趴在我账户的钱就用上了。”
国家医保局信息显示,今年1—2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6052.23万,金额86.87亿元,其中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6.49亿元。
工作更顺畅了。在湖南衡阳市,2955名网格员对辖区居民参保情况可谓真正做到了“心里有数”。作为“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国家试点城市,衡阳通过数据库,可实现“即时查询群众个人参保信息、以户以村以乡以县为单位批量查询群众参保缴费情况、以个人以村以乡为单位统计查询医保报销待遇享受情况”三个功能,达到了“医保政策精准找人、参保情况精准到人、医保红利精准惠民”的“三个精准”效果。目前,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51个统筹区开展了“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一期试点,基层干部及时了解参保情况,便利群众参保。
“要优化地方在参保缴纳方面的考核机制,禁止基层将医保缴费与公共服务捆绑,保障群众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义务。”武亦文建议。
多方共同努力下,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符合预期、总体稳定。国家医保局今年2月底的数据显示,居民医保参保规模保持在9.3亿人以上,总体参保人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参保大盘持续稳定。
广开渠道、因地制宜,确保困难群众不掉队
在基层采访,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推动医保参保时面对的不仅是观念问题,更多的是家庭经济困难这道现实坎。
岷县清水镇腊梅村村民卢科平家里有6口人,只有他一人在外打工,父亲去年住院5次,刚出生的小儿子患有肠系膜囊肿,也做了手术,经济压力不小。恰逢参保缴费季,2400元对他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这让他犯了难。
打开缴费页面,卢科平却发现本应每人缴纳的400元变成了150元。原来,去年12月,镇村干部走访了解到他家情况后,将其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根据国家和甘肃省、定西市的医保部门政策,今年缴费时,当地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实行差额资助。“压力减小一大半,心里踏实了。”卢科平说。
根据规定和本地实际,岷县对“四类人群”予以政策倾斜。“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低、人口多,负担相对较重,我们要格外关注,不让他们掉队。”岷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凯表示。
一边减免费用,一边为困难群众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在德宏,监测户生更干对全家8口人的保费发愁时,翁草鲁揣着“公益性岗位补助+分段缴费”方案叩响了他家门。“咱家这情况,政府每人补贴180元,咱只需缴220元。家里收入低,但可以负责村里打扫寨子的活计,一个月补贴1000元,再算上边民补助,交了医保还有余钱!”
这个参保季,医保部门逐级落实分类资助政策。国家医保局积极推动根据困难程度对困难群众参保个人缴费的部分进行分类资助,以科学、精准、定额的方式资助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具体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参保信息核查比对,也可以引入“家庭医疗支出负担比”作为补充指标。同时,建立参保帮扶的长效机制。尽快按照精准识别程序将贫困边缘群体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定期更新完善名单。借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协同相关部门实施综合帮扶,鼓励慈善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救助对象类别,对相关群众按规定给予资助参保,实现应资尽资,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和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医疗费用负担。下一步,将探索城乡居民医保“零存整参”“零存预参”等预备缴费模式,建立医保“存钱罐”。居民可以提前在国家医保局医保电子钱包特定模块下,分期分次预缴预存当年或今后年度的保费,待实际缴费期开始后正式扣除,缓解参保人特定时段缴费压力。(记者 孙秀艳 杨文明 宋朝军)
农村居民59岁一次性需要补交多少养老保险
近年来农村居民旅游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文旅部近日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3.18亿,同比增长22.4%;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76亿,同比增长39.2%。
2025年一季度,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6%。
可以看到,一季度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和出游发挥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我国一二线城市旅游客源市场渐趋成熟饱和,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在作为重要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成为国内旅游客源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参与国内旅游活动,成为旅游消费新动力,旅游已经融入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4年,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的需求升级推动了旅游市场的下沉增量,进一步夯实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我国78.2%的农村居民有出游意愿。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出门旅游?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一方面,这几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较快,随着收入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包括更多的旅游景点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周边居民的出游;同时很多景点免门票,也会带来更多周边地区的人来旅游。
交通出行方面,高铁、高速公路不断完善,出行越来越便利。近年来汽车正和当年的彩电、冰箱、手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农村地区的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汽车的普及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出游更加方便。
《报告》显示,2024年,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周末游、夜间、冰雪、研学、康养等细分旅游市场,为城乡居民出游提供了更多选择,广大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意愿得到释放。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此前分析,现在很多人过年回到农村老家,就待上两三天走亲访友,然后就会带家人出门旅游。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和升级。有很多原来不旅游或者很少出去旅游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中,他们的消费力不一定有之前经常旅游的人花费那么多,加上小城游崛起、小城游总体价格相对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低人均每次旅游消费金额,但我国旅游消费的总量在不断扩大。
来自闽南农村、年过七旬的林先生近日与几个年纪相仿的亲朋一起报了老年旅游团,到广西桂林旅游。他说现在农村地区很多老年人都想出去转转,“有时候刷手机,看到别人出去旅游的照片,自己也会想出去看看。”
包括旅游在内,近年来中小城市、县域消费增速十分亮眼,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品牌的咖啡店、奶茶店等消费品牌,纷纷发力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县域的消费潜能在不断释放。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介绍,随着县域商业建设不断推进,县乡消费市场活力日益增强。一季度,包含镇区和乡村地区的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0.2%,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
美团数据显示,县域活跃消费者人数和订单规模均快速增长,2024年美团平台上县域有交易记录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长19.6%,订单规模同比增长22.6%;2024年县域地区外来游客在亲子娱乐、休闲娱乐、生活美容、餐饮、运动健身等沉浸式生活化场景中的订单量增速均超过50%。
丁长发认为,目前农村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升级,比如一些农村的50后、60后经历过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抓住了机遇,已经先富起来,另外有些农村老人的子女收入不错也负担得起。与此同时,未来要更加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需继续大力促进消费能力的提升,持续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如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等。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