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河道治理近年来一直是各地严抓紧管的事情。什么“清水走廊”、“水清岸绿景美”、“让水更清环境更美”等口号都显示出各地对河道治理的决心!
此次河南省河道整治行动有何背景?
3月6日,河南省传来最新消息,全省骨干河道绿化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为加快推进河道绿化建设进度和水平,2020 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 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的宜树区绿化工作 ;2021 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的宜树区绿化工作。
这一绿化任务的提出,意味着河道周边的建筑物即将面临拆除。河道附近建造住宅或者养殖场的朋友们要注意了!
第一类建筑物:河道附近的住宅房屋
自古以来,因河而居都是自然规律,水源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城市、农村都是就着河流的便利条件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河道两边分布着大量的住宅也是我国各地常见的现象。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河道治理的法律规定日渐完善,对于河道周围的整治行动不断加强,那么河道附近的房屋被拆除的可能性非常大。
1、河道整治拆除住房有何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居住在行洪河道内的居民,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外迁。
第三十二条规定,洪泛区、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控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应当对蓄滞洪区承担国家规定的补偿、救助义务。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办法。
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蓄洪区内的住宅、居民要有计划的组织迁出,切不可一刀切强行要求搬离;而且要对被搬迁居民给予补偿、救助!
2、因河道整治房屋被拆除,如何补偿?
河道附近房屋拆迁,可能采用的补偿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宅基地置换,也就是由相关部门在其他地方重新划宅基地给被拆迁的村民,按照房屋重置成新价进行补偿;
第二种是给安置房,由相关部门统一提供安置房给村民,用于居住;
第三种是给货币补偿,评估房屋价格给予货币补偿。
第二类建筑物:河道附近的养殖场、养殖舍
很多养殖户们都是依靠着河流附近充足的水源建起来养殖场的。比如养猪场需要大量水源用于生猪饮用以及污染物排放,可以为养殖场提供水源便利,节省养殖成本。但是不可避免的对河流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这也将成为河道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1、河道整治拆除养殖场、养殖舍有何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
根据农业部、环保护联合印发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保部门、畜牧兽医部门都有具体划定禁养区的文件通知。而河道整治拆除养殖场也是保护饮用水源的重要举措。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养殖场、养殖舍可以被随意拆除,而是应当合理补偿。
2、河道整治拆除养殖场、养殖舍要如何补偿?
通常养殖场拆除一般包括停业损失补偿、搬迁补偿、建筑物拆除补偿等几部分。具体的补偿数额还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测量、评估才能知道。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河道附近建设建筑物
●河道整治拆迁补偿标准
●河道内建筑物拆除有赔偿吗
●河道边能建设吗
●河道旁建筑违建吗
●河道周围多少米违法建设
●河道范围内违建怎么拆除
●河道上面能建住宅吗?哪个有规定
●河道整治拆迁补偿标准
●河道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