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了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时佳凝

信用卡逾期了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

大家好,由投稿人时佳凝来为大家解答信用卡逾期了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这个热门资讯。信用卡逾期了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怎么停息挂账

“能让我的信用卡延期还,这是真的吗?”

从事网约车司机的老胡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疑惑道。几年前他的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倒闭,留下了不小的债务,5张信用卡总共欠下80多万元。这几年为了还债他起早贪黑地出车,但持续被催收的压力仍令他寝食难安。

无意间,老胡看到了“救命稻草”——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表示能轻松搞定信用卡延期,而且对方还有“法务”的身份。为此,老胡拨打了对方的电话,被告知只需要支付8000元的服务费就能帮忙停息延期。

信用卡逾期不用还了,真有这种好事吗?

信用卡、网贷“延期还”的协商陷阱

30岁的王婷,最近掉进了法务协商的延期陷阱。

她在2家银行、3家网贷平台都有欠款,总额为25万元。令她焦虑的是,其中一笔“先息后本”的网贷要在今年4月一次性还完11万元的本金。

然而按照她目前的财务状况,根本没办法一次性结清,因此等待她的将是逾期和催收。

焦虑到失眠的某个深夜,她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律师”直播间:“所有平台帮助免息延期3—5年;个性化还款;代替协商业务,保证永不被起诉……”

能有这种好事吗?王婷专门查了一下,发现不少帖子或评论表示,“在找到实力强的律所后,通过法务协商轻松实现了债务延期”。

百般无助之中,王婷心动了。她挑选了一家律所,工作人员马经理热情地为她答疑解惑,对方邀请她视频通话,直播办公环境,并且展示了办公电脑上的“成功”协商案例。

之后,马经理还发给了王婷一张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做“定心丸”——“我们具备律所资质,拥有与银行、网贷平台进行后端协商的能力,包括申诉、复议、所函等,这点普通人自己是做不到的”。马经理还承诺,合作走正规合同,一开始只需要付定金,解决之后再付尾款就可以了。

游刃有余的马经理,得到了王婷的信任。当然,让王婷真正下定决心的还是逾期带来的麻烦。“你的欠款就要逾期了,还不上是会影响征信的。”马经理适时补充道。

针对王婷的情况,马经理很快就给出了处理方案:三笔款项可以免息分期、一笔免息延期,至于王婷最为困扰的一笔网贷,则可以“免息延期自由还款本金”,到期还可以二次分期60期。

法务公司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图/受访者提供

方案诱人,收费也不低。马经理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收费6500元,其中定金1000元。本就不宽裕的王婷,不得不向朋友借钱。

收到1000元定金后,马经理与王婷签订了一份电子合同,并迅速建了一个10人群来服务她,承诺只要5—7天的办理时间。

5天之后,王婷在群里追问进展。法务公司开始“搭台唱戏”,对王婷进行轮番的消息轰炸,核心就是要王婷支付其中3个平台结案的“尾款”。

沟通截图,短时间的对话中连续多次@负债人。图/受访者提供

这让王婷难以接受,因为对方提供的所谓《结案通知书》,只是一段干瘪的文字性描述,没有任何背书。

图/受访者提供

当王婷犹豫时,马经理打来电话:“我们跟平台协商也需要渠道费的,不支付就无法推进。付了款,马上就能收到平台发来的成功短信。”

带着最后的侥幸心理,王婷咬咬牙支付了对方索要的3260元款项。而在她收到协商成功的短信之前,群里又催她支付另一个平台的结案费用。

此时王婷终于如梦初醒——法务这是要套出她所有的钱,于是她提出解约并要求对方退款。然而维权环节难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全是骗子”?

王婷试图找法务公司理论,消息发出后对方一改态度,指责是王婷没有全部付款,所以无法推进。

不死心的王婷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警方联系到法务公司后,该公司负责人完全换了种说辞,称只是债务咨询,并致电王婷承诺可以退款30%。

后来,警方回复称因为证据不足,暂时不能认定为诈骗,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王婷找到律师咨询后才发现,当时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核心部分只写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全不涉及帮王婷延期的内容。

其中,“由于甲方有新产生或未告知乙方的情况,导致协议目标未达成,为甲方违约,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且不退费。所有后果由甲方承担”的表述,更是给了乙方法务公司很大的解读空间。

图/受访者提供

她这才发现,对方关于信用卡与网贷可以延期、减息的承诺,从来没有书面记录。他们之间的重要沟通,都是通过电话。这意味着,即便是打官司也缺少实质性的证据。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海权对中国新闻周刊解读,此类法务协商行为难以立案的原因在于,单家公司的受害者不多、金额不大,未达到立案标准。更重要的是其违法操作的证据可能尚不充分,有关部门对经济合同类的纠纷刑事立案比较谨慎。

王婷遭遇的,正是经典的反催收陷阱之一。所谓“反催收”,是指号称只需收取服务费,就能帮助消费者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减本免息的黑产服务。

甚至很多债务重组公司会“一鱼两吃”,诱导负债人借债来进行协商。

3月以来,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当心“债务重组”骗局、远离不法贷款中介的提示,称近期有一些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

“说能办信用卡延期业务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骗子。”崔成从事反催收诈骗科普多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之所以把话说得这么绝对,是因为银行与网贷平台根本没有任何公开的延期政策。

而反催收业务打出的王牌——协商,其实可以理解为银行的一种纾困政策。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银行与信用卡用户之间的确存在协商机制,沟通重点在于用户是否能提供翔实具体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计划。如果机构确认用户反馈的“大病”“车祸”等意外或困难情况属实,且拥有一定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则会视情况考虑分期或适当免除部分利息。

“考虑到借贷关系的特殊性,银行不会将协商判断的具体标准公之于众。”董峥同时强调道。

但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不少负债者缺乏足够的金融素养,也就为这些宣称能帮助与银行协商沟通的金融黑灰产提供了生存空间。

百亿黑灰产迎来精准打击

不仅是欺骗王婷这样的负债人,反催收行业也在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生态。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打击“反催收”案例显示,自2021年以来,持卡客户来电要求调减信用卡利息、费用等需求有异常增长。经排查,归属地为辽宁沈阳的号码自2021年以来累计拨打客服900余次,其他关联手机号20余个。该团伙在一年内累计拨打招行客服电话4000余次,涉及客户1000余户,累计调减息费损失金额巨大。

2022年7月,招行信用卡中心报案,主犯于2023年8月正式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这类披着法务外衣的反催收从业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相关广告存在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的嫌疑。反催收黑灰产以造假、投诉的套路实现逃债的目的,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有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目前,瞄准负债人的金融黑灰产的发展非常猖獗。马上消费金融联合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11月发布的《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产快速发展,增长了10倍之多,造成财产损失达百亿级。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威胁猎人安全研究员调研统计发现,2023年互联网黑灰产从业人数持续上升,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87.1万,较2022年上升141%,而煽动教唆的“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参与人员有几百、上千万。

从事反催收产业打击9年的林伟将反催收黑灰产形容为“蟑螂”——在互联网无孔不入,拥有大规模的“水军”,利用负债人的焦虑大肆传播虚假的反催收内容。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传销”模式裂变式发展。

林伟指出,反催收行业从事者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其中有不少是由催收人员转化而来,甚至协商法务有不少本身也是负债人。不仅是利用合同漏洞诈骗,他们甚至还会虚构政策、恶意P图来引负债人“上钩”。

他们的存在,正是利用了监管盲区。“这些法务公司在经营体制上非常灵活,不属于正规的律所,充其量算是咨询公司,能提供相关资质的也是选择律所‘挂靠’。签订的服务合同也都基本合规,很多协商法务等到东窗事发后迅速注销公司,再换执照卷土重来。”林伟说道。

王婷后续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她后来发现,马经理提供给她的律所执业许可证是造假作图。她还通过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该公司,市场监管局走访后发现注册地是假地址,耗时两周才给该公司打上“经营异常”的标记。

不仅如此,马经理也“摇身一变”改名为“孙经理”,性别也直接从男性变成了女性。这意味着这家法务公司可能已经改换身份,继续“围猎”负债者。

董峥进一步指出,对于此类协商法务避免被骗的关键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解决方案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好消息是,骗局繁多的反催收行为正在被精准打击。

2024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首次明确了“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三类主要灰产形式和表现特征以及识别手段,打破了过往“投诉就有理”情况,全力净化金融环境。这为行业和执法机构提供了有力参考。

就在今年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其中信用卡领域不正当反催收成为打击的重点方向之一。

(应受访者要求,王婷、崔成、林伟为化名)


参考资料

《治乱“反催收”:从业者约800万,推流获客极具迷惑性!》,2025-03-24,中国经营报


作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

信用卡逾期了怎么办

征信受损、贷款困难,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出行受限……在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当下,信用污点将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在此背景下,珍惜信用、避免贷款逾期已成为社会共识。

那么,哪种贷款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度较高?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信用卡”。还款日、免息期、最低还款额、分期还款……对于很多持卡人来说,这些名词已相当熟悉。但如果提及以下几个更深一步的问题:

你的信用卡有容时容差功能吗?

逾期3天以内,是否会产生信用污点?

连续逾期91天或以上,征信中将产生怎样的标记?

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出精准回答。

下面,就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信用卡的“预期规则”。

信用卡的“容时容差”

首先,你需要了解信用卡的“容时容差”功能。“容时,是指在信用卡还款日到期当天,若持卡人没有按时还款,银行会再给持卡人一个宽限期,一般为3天。”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容差”,则是指到还款日后,持卡人未足额还款,当未还款金额小于或者等于银行规定的一定金额时,银行将认为该持卡人已全额还款,未还款金额自动记入下期账单;当期应还款限差额通常为10元。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部分信用卡具备容时容差权益,建议持卡人在办理前确认。

“如果你的信用卡没有容时容差功能,一定要及时还款,不然逾期1天,银行就会按规定收取利息。”上述负责人说。

如果你连续逾期91天或以上,银行会认为你在故意拖欠贷款。“你不仅会被银行拉进黑名单,还很有可能会被法院拉进失信人黑名单,进而对工作、出行、融资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例如,限制出入境,冻结驾驶证,限制高消费行为等各项处罚措施。”工行牡丹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逾期对每个人的影响并非终生无法消除。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但想想自己要带着5年的信用黑点,后果还是很严重的。”上述负责人说。

怎样避免逾期

既然良好的信用状况如此重要,怎样做才能避免逾期呢?业内人士提出了3点建议,请大家记牢。

第一,仔细看清合同,尤其要明确还款日期、罚款规则。

第二,绑定常用银行卡,开通自动还款功能。

建议在还款系统中关联自己的银行卡,让系统自动扣款,以免忘记还款。此外,由于部分第三方还款平台存在延时,一般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才能到账,建议持卡人提前准备资金,至少提前一天还款,尽量避免在还款日当天还款。

第三,分期还款,办理账单分期。

如果持卡人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无法及时还款,建议在还款日之前对本期账单做分期。

信用卡逾期协商只还本金的流程

文|记者 黄宇昆、实习生 王至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的信用卡明明只逾期了几天,却产生了高额的利息费用?

“想着就逾期了一两天,利息可能就几块钱,结果一看吓了一跳。”近日,信用卡用户张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忘记了信用卡还款时间,一笔3000多元的本金仅逾期一天后罚息近80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信用卡逾期利息”相关的投诉超过1.4万条,有用户反映信用卡分期利息高、费用复杂、逾期利息费用复杂。一名用户称,自己在某银行办理的信用卡还款到期没有提醒,由于工作繁忙,逾期两天还信用卡,4000多元被扣了100多元利息跟手续费。

实际上,目前信用卡对于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较为统一,普遍采用消费日起息而非还款日后起息,且计息金额大部分是采用当期账单的全部金额来计算,这与当前一些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有着显著的差别。

在受访人士看来,银行虽然在合约条款中会列出相关的还款规定,但在营销过程中往往会向客户“主动”忽略,这也导致一些信用卡用户容易在这方面“踩坑”。

“银行虽然会在合同中列明条款,但条款确实存在被忽略的风险。这方面也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在还款提醒等环节植入相关说明,通过短信提示‘未按时还款将采用全额计息’等。”有银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计息周期“踩坑”,透支利率年化上限18.25%

“以后再也不敢随便逾期了。”张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的招行信用卡有一笔3000多元的消费,仅逾期一天就产生了近80元的利息。具体来看,其应还金额为3075元,逾期一天后产生了两笔费用,一笔是违约金,金额为22.98元,一笔是循环利息,金额为56.81元。

来源:受访者供图

“我每月8号是还款日,有3天的还款期限,但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忘记了,等到想起来还款已经逾期了一天,没想到会产生这么高的利息。跟客服了解完后才知道循环利息是从记账日开始计算天数,而不是从逾期那天开始算。”张明称。

据银行信用卡客服回复,该行违约金是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计算,最低收取10元人民币或1美元。而利息是从当期所有消费从记账日(一般是刷卡消费的第二天)开始计息,日息万分之五,直到还清为止。

消费者刘虹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在某国有大行办理了汽车分期贷款,每月20日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共3000元,今年2月到了还款日忘记打款,逾期了4天,其信用卡产生了一笔150元的违约金和28.75元的逾期利息。

据他介绍,他并不了解逾期的计息规则,当初办理汽车分期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未告知。

来源: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不了解信用卡逾期利息计算方式的用户并不在少数。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信用卡用户称,他曾经用某银行信用卡消费了11万元,在还款日前已经还了10万元,剩余1万多元,但由于延迟了三天还款,产生了一笔2000多元的利息。

在和银行客服了解情况后,这位信用卡用户得知,银行是按照总金额11万元并从消费当天开始计算逾期利息,而并非是从逾期日开始计算,而此前自己对银行的计息规也完全不了解。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规定,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即对应的年化利率上限为18.25%,下限为12.775%)。同时,信用卡透支的计结息方式,以及对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付利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资深信用卡观察人士董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绝大部分信用卡在逾期后都是按照全额透支来计算利息,而并非是未还金额,并且计息周期是从记账日开始计算。

以招行为例,该行信用卡章程显示,持卡人的当期非现金交易自银行记账日至到期还款日(含)为免息还款期。持卡人在免息还款期内全额偿还当期已出账单的全部款项,无需支付非现金交易的透支利息(又称“循环利息”),否则,全部欠款不享受免息还款期,自银行记账日起按发卡机构核给的对应期间的日利率计收透支利息至清偿日止,发卡机构按月计收复利。

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对于计息部分的金额认定有所不同。

据民生银行(600016)信用卡计息规则,该行对于已偿还部分按照透支利率计收自记账日至还款日的利息,未偿还部分按透支利率自记账日起持续计息,按月收取复利。

全额计息引争议,互联网平台更“人性化”?

“为什么我还了一部分钱,算利息时还要按照全部消费金额来算?这听上去就不合理。”有信用卡用户如此吐槽。

上述银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信用卡采用全额计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风险补偿和资金成本的覆盖。银行信用卡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存款或同业拆借,存在利息成本需要支付。全额计息能更高效补偿资金占用的成本,尤其对未按时还款的用户,银行要通过高利息对冲潜在的违约风险。此外,提高逾期未还款的成本也可以倒逼用户重视全额还款,降低整体违约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信用卡的计息规则下,一些用户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显得更为“人性化”。

以花呗和美团月付为例,花呗客服称,花呗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为逾期金额*逾期天数,假设逾期金额、逾期天数分别为1000元、5天,按照日利率0.05%计算,逾期利息为2.5元;美团客服也表示,月付如果发生逾期情况,罚息将从逾期的日期开始计算。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管是哪种计息方式,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在收益和风险成本之间进行平衡。

“信用卡属于无担保的小额信贷,缺少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循环信用功能也允许持卡人在偿还最低还款后继续使用信用额度,这也是从诞生之初就这样计价的原因。”王蓬博表示,互联网平台更注重用户粘性和频率,与消费场景结合更加紧密,能通过场景引流等方式收取收益,因此对逾期利息的依赖相对较低。

不过,当前普通用户对于信用卡的诟病,主要集中在信息相对不够透明。

张明和刘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时,业务人员的介绍重点主要集中在用卡福利以及年费减免等方面,但对于逾期计息方式这样重要的事项却没有明确告知。

“如果办理信用卡时,银行业务人员能主动告知相关的还款规则,我会有意识地去避免逾期情况。”张明表示。

王蓬博认为,银行合规压力较大,信用卡合约通常包含大量复杂的条款,另外,当前信用卡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业务员在营销时更希望促进办卡相关,因此强调的更多为办卡后的权益和活动。他建议银行应在信用卡领用合约的显著位置,对逾期计息规则进行清晰、明确的提示,同时加速数字化和零售端场景化建设,尝试余额计息规则。(文中张明、刘虹皆为化名)

信用卡逾期无力偿还最佳解决办法

“能让我的信用卡延期还,这是真的吗?”

从事网约车司机的老胡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疑惑道。几年前他的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倒闭,留下了不小的债务,5张信用卡总共欠下80多万元。这几年为了还债他起早贪黑地出车,但持续被催收的压力仍令他寝食难安。

无意间,老胡看到了“救命稻草”——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表示能轻松搞定信用卡延期,而且对方还有“法务”的身份。为此,老胡拨打了对方的电话,被告知只需要支付8000元的服务费就能帮忙停息延期。

信用卡逾期不用还了,真有这种好事吗?

信用卡、网贷“延期还”的协商陷阱

30岁的王婷,最近掉进了法务协商的延期陷阱。

她在2家银行、3家网贷平台都有欠款,总额为25万元。令她焦虑的是,其中一笔“先息后本”的网贷要在今年4月一次性还完11万元的本金。

然而按照她目前的财务状况,根本没办法一次性结清,因此等待她的将是逾期和催收。

焦虑到失眠的某个深夜,她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律师”直播间:“所有平台帮助免息延期3—5年;个性化还款;代替协商业务,保证永不被起诉……”

能有这种好事吗?王婷专门查了一下,发现不少帖子或评论表示,“在找到实力强的律所后,通过法务协商轻松实现了债务延期”。

百般无助之中,王婷心动了。她挑选了一家律所,工作人员马经理热情地为她答疑解惑,对方邀请她视频通话,直播办公环境,并且展示了办公电脑上的“成功”协商案例。

之后,马经理还发给了王婷一张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做“定心丸”——“我们具备律所资质,拥有与银行、网贷平台进行后端协商的能力,包括申诉、复议、所函等,这点普通人自己是做不到的”。马经理还承诺,合作走正规合同,一开始只需要付定金,解决之后再付尾款就可以了。

游刃有余的马经理,得到了王婷的信任。当然,让王婷真正下定决心的还是逾期带来的麻烦。“你的欠款就要逾期了,还不上是会影响征信的。”马经理适时补充道。

针对王婷的情况,马经理很快就给出了处理方案:三笔款项可以免息分期、一笔免息延期,至于王婷最为困扰的一笔网贷,则可以“免息延期自由还款本金”,到期还可以二次分期60期。

法务公司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图/受访者提供

方案诱人,收费也不低。马经理给出的法务处理方案收费6500元,其中定金1000元。本就不宽裕的王婷,不得不向朋友借钱。

收到1000元定金后,马经理与王婷签订了一份电子合同,并迅速建了一个10人群来服务她,承诺只要5—7天的办理时间。

5天之后,王婷在群里追问进展。法务公司开始“搭台唱戏”,对王婷进行轮番的消息轰炸,核心就是要王婷支付其中3个平台结案的“尾款”。

沟通截图,短时间的对话中连续多次@负债人。图/受访者提供

这让王婷难以接受,因为对方提供的所谓《结案通知书》,只是一段干瘪的文字性描述,没有任何背书。

图/受访者提供

当王婷犹豫时,马经理打来电话:“我们跟平台协商也需要渠道费的,不支付就无法推进。付了款,马上就能收到平台发来的成功短信。”

带着最后的侥幸心理,王婷咬咬牙支付了对方索要的3260元款项。而在她收到协商成功的短信之前,群里又催她支付另一个平台的结案费用。

此时王婷终于如梦初醒——法务这是要套出她所有的钱,于是她提出解约并要求对方退款。然而维权环节难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全是骗子”?

王婷试图找法务公司理论,消息发出后对方一改态度,指责是王婷没有全部付款,所以无法推进。

不死心的王婷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警方联系到法务公司后,该公司负责人完全换了种说辞,称只是债务咨询,并致电王婷承诺可以退款30%。

后来,警方回复称因为证据不足,暂时不能认定为诈骗,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王婷找到律师咨询后才发现,当时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核心部分只写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全不涉及帮王婷延期的内容。

其中,“由于甲方有新产生或未告知乙方的情况,导致协议目标未达成,为甲方违约,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且不退费。所有后果由甲方承担”的表述,更是给了乙方法务公司很大的解读空间。

图/受访者提供

她这才发现,对方关于信用卡与网贷可以延期、减息的承诺,从来没有书面记录。他们之间的重要沟通,都是通过电话。这意味着,即便是打官司也缺少实质性的证据。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海权对中国新闻周刊解读,此类法务协商行为难以立案的原因在于,单家公司的受害者不多、金额不大,未达到立案标准。更重要的是其违法操作的证据可能尚不充分,有关部门对经济合同类的纠纷刑事立案比较谨慎。

王婷遭遇的,正是经典的反催收陷阱之一。所谓“反催收”,是指号称只需收取服务费,就能帮助消费者办理信用卡停息挂账、减本免息的黑产服务。

甚至很多债务重组公司会“一鱼两吃”,诱导负债人借债来进行协商。

3月以来,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当心“债务重组”骗局、远离不法贷款中介的提示,称近期有一些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

“说能办信用卡延期业务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骗子。”崔成从事反催收诈骗科普多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之所以把话说得这么绝对,是因为银行与网贷平台根本没有任何公开的延期政策。

而反催收业务打出的王牌——协商,其实可以理解为银行的一种纾困政策。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银行与信用卡用户之间的确存在协商机制,沟通重点在于用户是否能提供翔实具体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计划。如果机构确认用户反馈的“大病”“车祸”等意外或困难情况属实,且拥有一定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则会视情况考虑分期或适当免除部分利息。

“考虑到借贷关系的特殊性,银行不会将协商判断的具体标准公之于众。”董峥同时强调道。

但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不少负债者缺乏足够的金融素养,也就为这些宣称能帮助与银行协商沟通的金融黑灰产提供了生存空间。

百亿黑灰产迎来精准打击

不仅是欺骗王婷这样的负债人,反催收行业也在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生态。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打击“反催收”案例显示,自2021年以来,持卡客户来电要求调减信用卡利息、费用等需求有异常增长。经排查,归属地为辽宁沈阳的号码自2021年以来累计拨打客服900余次,其他关联手机号20余个。该团伙在一年内累计拨打招行客服电话4000余次,涉及客户1000余户,累计调减息费损失金额巨大。

2022年7月,招行信用卡中心报案,主犯于2023年8月正式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这类披着法务外衣的反催收从业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相关广告存在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的嫌疑。反催收黑灰产以造假、投诉的套路实现逃债的目的,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有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目前,瞄准负债人的金融黑灰产的发展非常猖獗。马上消费金融联合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11月发布的《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产快速发展,增长了10倍之多,造成财产损失达百亿级。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威胁猎人安全研究员调研统计发现,2023年互联网黑灰产从业人数持续上升,从业人员数量达到587.1万,较2022年上升141%,而煽动教唆的“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参与人员有几百、上千万。

从事反催收产业打击9年的林伟将反催收黑灰产形容为“蟑螂”——在互联网无孔不入,拥有大规模的“水军”,利用负债人的焦虑大肆传播虚假的反催收内容。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传销”模式裂变式发展。

林伟指出,反催收行业从事者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其中有不少是由催收人员转化而来,甚至协商法务有不少本身也是负债人。不仅是利用合同漏洞诈骗,他们甚至还会虚构政策、恶意P图来引负债人“上钩”。

他们的存在,正是利用了监管盲区。“这些法务公司在经营体制上非常灵活,不属于正规的律所,充其量算是咨询公司,能提供相关资质的也是选择律所‘挂靠’。签订的服务合同也都基本合规,很多协商法务等到东窗事发后迅速注销公司,再换执照卷土重来。”林伟说道。

王婷后续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她后来发现,马经理提供给她的律所执业许可证是造假作图。她还通过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该公司,市场监管局走访后发现注册地是假地址,耗时两周才给该公司打上“经营异常”的标记。

不仅如此,马经理也“摇身一变”改名为“孙经理”,性别也直接从男性变成了女性。这意味着这家法务公司可能已经改换身份,继续“围猎”负债者。

董峥进一步指出,对于此类协商法务避免被骗的关键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询问解决方案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好消息是,骗局繁多的反催收行为正在被精准打击。

2024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首次明确了“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三类主要灰产形式和表现特征以及识别手段,打破了过往“投诉就有理”情况,全力净化金融环境。这为行业和执法机构提供了有力参考。

就在今年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其中信用卡领域不正当反催收成为打击的重点方向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信用卡逾期了无力偿还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立案后怎么解决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