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借贷方向,累计折旧是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谈子月

累计折旧借贷方向,累计折旧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谈子月来为大家解答累计折旧借贷方向,累计折旧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累计折旧借贷方向,累计折旧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累计折旧属于什么类科目

导读:听到累计折旧,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名词是否太专业了!实际上累计折旧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庭用车、家用电器、甚至房屋,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大型公用设备、交通工具等等都是长期使用,但是价值会随着使用时间而减值,因为磨损、损坏等情况越来越“不值钱”,这就是所谓的累计折旧,那么累计折旧怎么计算呢?即使你并不是专业会计,但也可以为自己计算出累计折旧,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成本。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累计折旧的计算方法。

累计折旧发生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需要计算累计折旧,实际上,只有等同于固定资产的物品才需要计算累计折旧。什么是我们生活中的固定资产呢?比如你使用的个人电脑、私人手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物品,这些物品价值大、使用时间长,这就是我们计算累计折旧的对象。

为什么要计算累计折旧

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等同于固定资产的物品,不能在长期使用的物品报废后再去计量损失了多少钱,也不能再购置的当时一次计算投入,所以以累计折旧的方式,将我们使用某种物品投入的价值分摊到整个使用过程中,切实地看到成本的发生。

计算累计折旧的几个重要数据

固定资产原值:即手机、电脑等等物品购买时切实付出的原价加上可能发生的运费、包装费、人工费等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得到我的固定资产所付出的金额。

固定资产净残值:即手机、电脑等物品私以为已经不能再继续用下去的时候它的价值,即报废这一刻该物品进行处理能够取得的金额。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即使用手机、电脑等物品,到它报废状态为止的使用总时间。

计算累计折旧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计算的累计折旧,用简单基本的平均年限折旧法即可,计算的公式为:

年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把为使用固定资产而付出的所有金额分摊到每一年,如果有需要可以分摊至每一季度、每一月度都没有问题。

累计折旧的其它计算方法

累积折旧的计算根据折旧对象、使用方法等不同方法也有所区别,一般在企业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除了平均年限法,实际上还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等等计算方法,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累积折旧是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到的实用会计科目,以前看到这个名词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你是不是也会算了呢?欢迎进一步跟小编进行探讨。

累计折旧怎么算

在企业的日常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处理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累计折旧不仅能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还能合理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资产状况。那么,大家知道累计折旧的账务处理和会计分录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之了君就来简单说一说。

累计折旧账务处理怎么处理?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是什么?

一、累计折旧的账务处理

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而逐渐减少的价值。企业需要定期计提折旧,以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一)计提折旧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预计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并按月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时,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将折旧费用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

● 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 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 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 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 研发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研发支出”

● 在建工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在建工程”

(二)固定资产清理时的累计折旧处理

当固定资产因报废、出售等原因需要清理时,应将累计折旧余额一并处理。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记“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贷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

如果清理过程中产生了损益,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借记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支”。

二、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

(一)计提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确定费用科目)

贷:累计折旧

(二)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贷:固定资产

如果清理过程中产生了损益,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借记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支”。

三、注意事项

● 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计提时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 清理损益的处理: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如果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确认损益。

以上就是关于累计折旧账务处理怎么处理、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是什么的相关分享,可供阅读。累计折旧的账务处理和会计分录是企业财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计提折旧和正确处理固定资产清理,企业可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和经营成本。如果大家对于税务处理还有疑问,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累计折旧分录

固定资产是越用越旧还是越用越少?越用越少的话太可怕了,比如说电脑吧,你如果越用越少,用了一年就少了五分之一,用了两年就少了五分之二,用五年电脑就消失了。更可怕的是房子,假如房子使用年限是50年,你用了十年少了五分之一,洗手间没有了,阳台也消失了。用了三十年就只剩下壁橱了,那你可吃大亏了。

所以,固定资产是越用越旧,这时就引入“累计折旧”这个会计科目。

“累计折旧”这个会计科目比较特殊,属于资产类账户,但是与一般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不同,它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我们可以理解为特殊的资产,简称“特产”。类似这样的会计科目还有累计摊销、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

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计提折旧时要注意: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经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已经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再提折旧这个好理解,比如说你花1000块钱购买了一辆自行车,你打算把这个自行车用5年,如果没有残值的话,除以5,每年提200的折旧,提5年,自行车的折旧提光了,5年之后你还在骑这辆自行车。请问从第六年开始还要不要再计提折旧?当然不用提了,如果再提的话就好玩了,别人问:“小王,你那辆自行车多少钱?”,你说-200(1000-1200=-200),“自行车还-200啊,好吧,你卖给我吧。”你卖给别人你还得贴给别200,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提足折旧后就不需要再次计提。

很多人对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需要提折旧不明白,在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如果你到外地购买了一块地,你就拥有了所有权,永远都归你了,因为土地不同于其他固定资产,多少年以后,还是同样的一块地,当然土地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但是其本身并不存在消耗问题,价值的变化只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其他一些原因而造成的,并不是土地被消耗了,因此,无需计提折旧。

当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要跑到借方,

比如说企业要卖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1000万,累计折旧400万,卖了600万。这时就要先把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

累计折旧400

贷:固定资产1000

借:银行存款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600

累计折旧英文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累计折旧差异如何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调整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会计处理按会计准则来就好,但是按会计处理后是否会因此造成税会差异,怎么处理?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固定资产折旧税前扣除的基本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9号,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做了规定,而且只要会计折旧年限不低于这个年限,按会计折旧年限扣除就可以。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政策选择加速折旧。

如果折旧的税收扣除年限和会计折旧年限不一致,会形成税会差异,对税会差异的处理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中有原则性的描述。如果当年按会计规定可以扣除的支出低于税法可以扣除的范围和标准,那么按会计规定扣除就可以,但是如果可扣除的支出超过了税法规定可扣除的标准,那就要调整了。

二、累计折旧调整的不同会计处理对税会差异计算的影响

许多人到了这里还是会有疑问,如果是会计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那么累计差异调整数反映在调整当年,税局会同意吗?如果企业是采用的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那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吗?

其实这两个问题在折旧基本文件中已经有解答,只要不是因会计差错引起,调整前后的折旧年限均不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那么就可以按照会计处理进行折旧的所得税扣除。如果这么看,会计采用未来适用法所得税的处理要简单的多,如果会计采用追溯调整法,那是不是同时计算所得税时扣除的折旧也要追溯调整?

年度汇算时A105080表是专门给折旧用的,固定资产原值和会计折旧、税收折旧数据都要在表里体现,因为累计差异调整的出现,就会表现出折旧和资产原值不配比的情况,企业要提前准备好说明。

实际操作中,除了差错更正要追溯调整往年所得税申报表外,还要同时根据会计政策调整是延长折旧年限还是缩短折旧年限考虑,原因如下:

1、如果是延长折旧年限,一般追溯调整会减少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定要所得税计算时也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还会引起补税和滞纳金的风险,所以直接以税会差异的形式反映在调整当年最合适。

如果是采用未来适用法,则延长折旧年限的累计差异直接反映在调整当年,没有税会差异。

2、如果是缩短折旧年限,在调整当年因累计差异导致折旧扣除额过大,即使是调整后折旧年限仍在税发规定的范围内,也会引起关注,这种情况下所得税也采用追溯调整法反而更有利,也就是说如果会计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则没有税会差异。当然这里要注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追溯扣除只有5年,如果追溯调整超过5年,只要调整的有道理,而且折旧年限仍长于税法规定,好好的给税局解释说明可能更好。

如果是采用未来适用法,则缩短折旧年限的累计差异直接反映在调整当年,没有税会差异,但这种反映在调整当年的大额折旧支出很容易引起税局关注。

有的企业为了不惹麻烦,如果是延长折旧年限会将累计差异在所得税申报时反映,如果是缩短折旧年限一般不会反映,也就是说税收上一直按最初确定的折旧年限计算扣除,和会计处理的差异直接做纳税调整。

从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税会处理的方法可以看出,理论和实际其实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是只要坚守在计算税收扣除时的折旧年限不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即使可能平时会多了解释的工作,或者是实际导致折旧费用推迟扣除,但企业税务风险并不大。不过最好还是咱们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就把折旧年限估计的尽量准确,避免折旧年限调整带来的问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累计折旧借贷方向,累计折旧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