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立案流程,报警立案多久会有结果
大家好,由投稿人康涛安来为大家解答报警立案流程,报警立案多久会有结果这个热门资讯。报警立案流程,报警立案多久会有结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报警立案金额最小是多少钱
借给别人的钱怀疑被骗了,去派出所报案,被告知不予立案?
老板拖欠公司去报警,被告知不予立案?
报案声称自己被强奸,被告知不予立案?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因此很多人对派出所怨声载道。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报案的确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不予立案符合规定。但是有的应当立案而不案就说不过去。
那么,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与否的标准在哪?
决定立案的条件
对于同时具备以下三个个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
(1)有犯罪事实,即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2)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立案:
(1)没有犯罪事实,即没有任何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和后果,或者有危害后果而并非犯罪行为所致;
(2)虽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决定不予立案的要怎么处理?及时是不予立案的,在程序上也要合法。对于不予立案的,应当向控告人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原因。即对控告人的控告,要依法及时回复,不能不闻不问;认为不应当立案的,要说明理由。
报警立案了在哪里可以查询进度
兰州晚报讯 多元的立案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困扰司法实践多年的“立案难”问题,也进一步扩展了诉讼服务的功能,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今天,让我们跟随需要在西固法院立案的张先生,来了解多元立案方式。
西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近日接到了一通咨询电话。电话中的男子住在广东佛山,因为当地疫情出现了反复,他不便前来兰州打官司,特向法院询问有没有其他的立案方式。这名男子姓张,早年间在兰州做生意,曾与兰州本地一家公司有货款纠纷。不久前,他听说“起诉有诉讼时效”的规定,非常担心自己的诉讼请求因超过时效而得不到法院支持,于是急于提起诉讼。工作人员向张某询问了具体案情,发现该案的确面临即将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于是在电话中向他列举了几类立案方式。
1 现场立案
现场立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立案方式,需要当事人或者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将立案材料(包括起诉书、当事人身份信息及相关证据材料)准备齐全,前往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立案登记,即可完成立案。通常情况下只要相关材料准备齐全,法院会当场受理案件。
2 网上立案
当事人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开浏览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有管辖权法院所在的省份和“法院诉讼服务网”(例如:甘肃法院诉讼服务网),即可点击进入各省高院建立的网上立案网站。进入网站后,当事人需根据页面提示完成注册,然后按照提示一步一步输入、上传立案材料(与现场立案所需材料相同)即可完成立案。此外,微信中也有“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当事人可以打开手机微信,搜索有管辖权法院所在省份和“移动微法院”(例如:甘肃移动微法院),通过公众号或者小程序给出的相关提示进行立案。
3 邮寄立案
当事人可直接将申请立案所需的材料(与现场立案时相同)邮寄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但需要注意的是,邮寄材料必须注明当人事的姓名、准确地址和联系方式,并明确备注“邮寄立案”字样。
4 跨域立案
跨域立案是近两年开辟的最新立案方式。在异地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向其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即协作法院)提交立案申请,由协作法院为其办理立案登记,并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审理。2020年,跨域立案的权限下放至各基层人民法院派出法庭,当事人在人民法庭也可以便捷办理跨域立案手续。
听到工作人员的解释后,张某很惊讶,没有想到在他印象中复杂繁琐的立案程序在实践中竟如此便捷。挂断电话后,张某选择了网上立案方式进行立案登记。短短几个小时后,西固法院收到了张某提交的立案申请,并受理了这起案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作者:许沛洁
来源: 兰州晚报
报警立案需要交费吗
来源: 法律屋
借给别人的钱怀疑被骗了,去派出所报案,被告知不予立案?
老板拖欠公司去报警,被告知不予立案?
报案声称自己被强奸,被告知不予立案?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因此很多人对派出所怨声载道。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报案的确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不予立案符合规定。但是有的应当立案而不案就说不过去。
那么,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与否的标准在哪?
决定立案的条件对于同时具备以下三个个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
(1)有犯罪事实,即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2)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立案:
(1)没有犯罪事实,即没有任何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和后果,或者有危害后果而并非犯罪行为所致;
(2)虽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决定不予立案的要怎么处理?及时是不予立案的,在程序上也要合法。对于不予立案的,应当向控告人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原因。即对控告人的控告,要依法及时回复,不能不闻不问;认为不应当立案的,要说明理由。
报警立案后就一直等着吗
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报警肯定时常听说。报警如果警察受理,那么就属于成功立案,如果不受理立案申请的,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今天要说是,要想公安机关接受报警并且受理立案,必须要满足哪些必不可少的要件?
一、什么是立案?
立案,这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对审查结果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立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大家一直以来被灌输一种“有事找警察”的思想,就认为对于自己的要求,警察都应该无条件帮助,应该想尽办法达成诉求。但实际上,报案并不等同于立案,报案后是否可以立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与否是有法定标准的,要立案必须得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犯罪事实成立,也就是说根据报案人递交的已有材料已经可以说明案件确实属于犯罪,犯罪嫌疑人存在危害性的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等。
2、案件需追究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有一些行为是违法的,但其严重程度可能根据《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不足以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这种情况也是不予立案的,比如说偷盗属于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罪,但金额不足2000元或非多次实施犯罪时就不足以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管辖范围,各个机关都要各司其职,不是说警察就是万能的,什么事情都有权去解决。比如说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确是违反《劳动法》规定,但这件事情是不归公安机关管理的,因此自然是没办法立案的。
当然,不予立案不是说就直接不管不理了,对于报案人所报的任何案件,即使不予立案也要按照规定来执行。即:向报案人出具书面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告知其不予立案的原因。
所以说,虽然“有事找警察”,但对于不予立案的情况也要理解并接受,立案的程序是必须受法律管理的,不是报了案就算立案,也不是报了案事情就已经解决了。大家要清楚这个概念,不要将报案和立案混淆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报警立案流程,报警立案多久会有结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