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形下可留置案底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以下情形可能会被留置案底:
(一)刑事处罚后
1. 如果一个人被法院判定有罪并判处刑罚,无论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死刑,都会留下案底。这是最常见的情形,因为刑事处罚表明一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其相关记录会被司法机关留存,作为个人的犯罪历史记录。
2. 即使是被判处缓刑,也属于有罪判决,同样会有案底。缓刑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但犯罪行为已经被认定,所以案底仍然存在。
(二)行政处罚中的部分情况
某些比较严重的行政处罚可能会留下案底,例如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在公安系统等相关部门会留下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案底,可能会对个人的就业、参军等事项产生影响。
二、留置到收监需要多长时间
留置与收监是不同的法律概念下的措施。
留置主要适用于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留置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而收监是指监狱按照法定程序将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收押入监的活动。从留置到收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标准。这中间涉及案件的调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多个环节。如果被留置人员经调查后被移送起诉,经过法院审判被判处有期徒刑等需要收监执行的刑罚后,才会进入收监程序,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具体时长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司法程序的推进速度等多种因素。
三、留置权算不算债权
留置权不算债权。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物权是一种对物的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与债权有着本质区别。
从权利性质上看,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例如买卖合同中,买方请求卖方交付货物的权利就是债权。而留置权是在符合法定情形下,债权人对已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依法享有的留置该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它是直接对物进行控制和支配的权利。
从实现方式看,债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债务人的履行行为,而留置权的实现是通过对留置物进行折价、拍卖或者变卖来优先受偿。
所以,留置权不属于债权范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情形下可留置案底呢
●哪种情形可以留置
●什么情况下可以留案底
●什么情况下可以留置当事人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什么条件可以留置
●什么情况可以行使留置权
●哪种情形可以留置
●什么情况下可以被采取留置措施
●哪些情况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后多久移送审理
●留置后多久移送审查起诉
●留置后多长时间宣布
●留置一般情况多长时间移交司法机关
●留置之后
●留置结束后多久能宣判
●留置之后一定移交司法吗
●留置结束后多久批捕
●留置后多久移交检察院
●留置结束前多久移送审理
来源:头条-留置权算不算债权,留置是债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