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具有三大特性:其是主体、客体及主客观因素的统合;是违法和责任的标志;也是判断犯罪的依据。
哪些实施特征可成为犯罪构成要素,由立法者挑选并在刑法中明确规定。
二、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哪些
罪犯主要四个要素就是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想法和实际行动。
主体就代表着犯罪会影响什么类型的社会关系;然后是客观方面,也就是具体指明了犯这事需要哪些实际条件和行为表现,对受害者产生的伤害严重程度如何;接下来就是主观方面,就好比是罪犯在做这事的时候心里到底想着啥;最后的主体要件,就是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三、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刑法典的内容及其应用实践,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从多个视角出发,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根据犯罪构成的形态特征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两种类型。
其中,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中针对特定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设定的犯罪构成;而修正的犯罪构成则是基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根据犯罪过程中所出现的停止形态或者共同犯罪的形式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后形成的犯罪构成。
例如,刑法第22条至24条所规定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三种情形,以及第26条至29条所规定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及教唆犯四种情况,均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
其次,我们还可以按照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独立的犯罪构成(又称为普通的犯罪构成)与特殊的犯罪构成两种类型。
其中,独立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中针对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设定的犯罪构成,相较于危害较为严重或者危害相对轻微的犯罪构成而言,它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形态。
例如,刑法第134条第1款所规定的故意伤害罪,相较于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规定,即属于普通的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的区别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例子
●标准的犯罪构成结果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一样吗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基本的犯罪构成
●如何区分标准的犯罪构成和基本的犯罪构成
●标准的犯罪构成例子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例子
●标准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标准说和构成要件标准说
●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哪些内容
●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什么
●犯罪构成要件必不可少的是哪些
●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
●犯罪构成的要件为
●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
●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对象吗
●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不包括
●犯罪构成要件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来源:中国法院网-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犯罪构成分类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