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程序怎么走,工程中标后没有签合同怎么认定

工程建筑 编辑:贺皓

一、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程序怎么走

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程序主要如下:

(一)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合同中有约定管辖法院,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则按约定执行。

(二)准备诉讼材料。需准备起诉状,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同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工程合同、施工记录、验收报告、付款凭证等能证明自身主张的证据,按法院要求整理并编号。

(三)立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法院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不符合条件的,会裁定不予受理。

(四)案件审理。法院立案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需按时到庭参加诉讼,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等诉讼活动。

(五)等待判决结果。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当事人若对判决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二、工程中标后没有签合同怎么认定

在工程中标后未签合同的情况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定:

(一)中标通知书的效力。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的合同关系在法律上即初步确立。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中标通知书所包含的工程范围、价款、工期等关键内容,可作为认定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

(二)实际履行情况。若中标人已按照中标要求实际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如进场施工、投入人力物力等,招标人也接受了中标人的工作成果或未提出异议,可认定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合同关系,实际履行的行为及相关证据可用于确定合同具体内容。

(三)相关证据材料。包括招投标文件、双方往来函件、会议纪要等,这些材料中关于工程的约定和双方的意思表示,有助于明确双方在未签合同情况下的权利义务,从而对合同关系及内容进行认定。

总之,综合上述因素,可在工程中标后未签合同的情形下,对双方的合同关系及具体内容作出合理认定。

三、建筑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什么形式

建筑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基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和相关法律规定所确定的。

一方面,建筑工程通常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书面形式能够准确、详细地记录合同双方的约定,避免因口头约定不明而产生的纠纷。例如,关于工程的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工程款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以书面形式确定后,双方都有明确的依据。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为了保障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秩序,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未采用书面形式,在发生争议时,可能会面临证据不足、合同效力难以认定等问题,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总之,建筑工程合同采用书面形式,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和双方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程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工程合同纠纷怎么办

工程合同纠纷案件

工程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

工程合同纠纷找哪个部门

工程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工程合同纠纷在哪里起诉

工程合同纠纷怎么办

工程合同起诉费用

工程合同纠纷诉状怎么写

工程中标后没有签合同怎么认定责任

工程中标后没有签合同怎么认定违约金

工程中标后不签合同怎么办

中标后没签合同能开工吗

工程中标不干合同没签

中标了没签合同,承担什么责任

中标后没有签合同,合同成立吗

中标没签合同能开展工作嘛

中标后没签合同可以索赔多少?

中标后未签订合同

来源:临律-建筑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什么形式,建设工程合同一般采用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