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老年妇女为作案目标,利用迷信诈骗怎么判刑,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类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黄美雪

  【案情】

  群众王某某报警,称在家中被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以迷信的形式诈骗了现金4320元。接到报警后,派出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进行侦查,经过调查摸排和走访群众,民警又调取部分卡口及监控视频资料进行研判分析,确定了嫌疑人为两男两女。民警巡逻至某村路口时,出租车师傅耿某某反映,刚刚有一男一女乘坐出租车到了某村,怀疑是民警寻找的嫌疑人。民警立即着便衣赶往该村进行布控搜索,最终将在村民李某某家中实施诈骗的两人抓获,当场搜出用纸包的白磷还有平安符纸等诈骗道具。

  【张涛律师评析】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封建迷信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罪。犯本罪,按照诈骗数额和具体情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迷信活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若将宗教当科学,从而产生宗教迷信会受到惩罚。

  一般说来,对于个人的迷信活动,只要不妨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不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政府并不干涉。但是,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的迷信活动,对那些装神弄鬼骗财害命、破坏生产、残害群众的人,则必须分别情况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惩办。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老年人诈骗案例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增多,你怎么看?

中老年诈骗案件

2020年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类型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主要有哪些?

老年人诈骗案例2020

老年人诈骗危害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增多,你怎么看?

老年人诈骗的几种手段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