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定留置权有效吗
留置权分为法定留置权和约定留置权。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约定留置权是有效的。这是基于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设定留置权。
但是,这种约定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一,留置权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不得通过约定将法律禁止留置的物设定留置权。其二,约定留置权也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能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否则可能面临被撤销等风险。其三,留置权的行使还需符合法定的程序,比如留置权人对留置物的保管义务等规定。
所以,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约定留置权是有效的。
二、留置期间如何折抵刑期
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这一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留置措施与其他刑罚措施在限制人身自由程度等方面的关系。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性质。当被留置人员最终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按照上述的折抵规则来计算刑期,体现了法律体系内不同措施之间的协调性和公平性,以确保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整个司法程序中的权益保障符合法律的公正要求。
三、拘传与留置的区别
拘传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1. 性质不同。拘传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主要目的是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2. 适用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3. 决定机关不同。拘传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留置由监察机关决定。
4. 期限不同。拘传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留置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约定留置权有效吗法律规定
●留置权的约定
●留置权可以通过合同的约定产生
●留置权合同约定
●留置权是约定还是法定
●留置权需要双方约定才能设立
●法定留置权的合同
●留置权的约定
●约定不能留置
●留置权是否可以约定
●留置期间如何折抵刑期?
●留置期间如何折抵刑期的钱
●留置期间折抵刑期吗
●留置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规定
●留置期间折抵刑期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留置期间折抵刑期可以交机关养老保险
●留置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留置时间如何抵刑期
●留置期抵刑期有明文规定吗
●留置时间能否抵扣刑期
来源:临律-拘传与留置的区别,留置传唤拘传时限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