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他人的治安处罚,辱骂他人报警立案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洁雨来为大家解答辱骂他人的治安处罚,辱骂他人报警立案标准这个热门资讯。辱骂他人的治安处罚,辱骂他人报警立案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辱骂他人构成什么罪
“日刷抖音”
已经成了当下不少人的生活习惯
几乎“零门槛”地发布短视频
也让信息流通变得更加迅捷
人人都能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
个人的言行举止同样受到法律约束
12月3日9时许
坪上派出所民警
接到群众卢某报警称
其在抖音直播过程中
遭受群众吉某的辱骂
请求出警处理
接警后
民警积极开展调查工作
经查
事发时群众卢某正在抖音直播
在与群众吉某连麦过程中
遭受吉某公开辱骂
事发时抖音直播间截图
获悉后
民警通知吉某到派出所
接受调查询问
经询问
违法行为人吉某
如实陈述了辱骂他人的违法事实
目前
违法行为人吉某因辱骂他人
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警方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广大网民应遵守法律、文明上网
多点理性、少点冲动
若为逞一时口舌之快
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发泄私愤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 镇雄警方
辱骂他人派出所怎么处理
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点滴、联络沟通的工具,有些人觉得在网络平台发发牢骚、骂骂人没什么大不了,事实未必如此。近日,“微信群对骂十几分钟双双被罚200元”冲上热搜引发关注。在微信群辱骂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被辱骂了怎么办?微信群哪些内容千万不能发?一文速览。
微信群对骂双双被罚,此前已有多起类似案例
据徐州“睢宁警方”公众号消息,近日,刘某、刘某某因纠纷问题,在168人的微信群内疯狂对骂了十几分钟,言语粗俗不堪、影响恶劣,最终双双进了派出所。辖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及时固定证据,两人对其在微信群内公然互相辱骂对方的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罚款200元。
满屏都是马赛克。图/睢宁警方
此前,已有多起因在微信群互骂被行政拘留或予以行政处罚的案件。
今年9月,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公安局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有人在微信群中肆意对骂、言语恶俗,请求查处。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经查证,王某、周某、刘某系同一小区上下楼邻居,因为孩子活动动静大引发矛盾,三人便在100余人的小区业主群内使用激烈的言辞进行相互攻击,持续约20分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询问,王某等三人如实陈述了其辱骂他人的违法事实。曹县公安局依法对王某等三人予以行政处罚。
8月14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通报一起典型案例。今年4月的一天,22时30分,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街道某村居的村民们的手机突然一齐响了起来。原来,因为家庭纠纷,该村村民崔某、周某宇和周某凯三人在村居群里引发了骂战。不少村民出面“止战”,谁知三人骂红了眼,就这样,群里446名村民看着三人互骂,一直持续了1个多小时,三个人骂累了,这才停了下来。经查证,崔某、周某宇、周某凯对其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的行为供认不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三人被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据西海都市报报道,7月,青海省化隆县公安局甘都大防区办案中队查处了一起通过微信群辱骂他人的案件。7月9日,辖区群众马某报警,称有人在村微信群中发送语音辱骂自己。接报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经查,因邻里纠纷,同村的马某某在村微信群中公然辱骂邻居马某及家人。而后,受害人弟弟马某某“不甘示弱”,又在群内回骂。化隆县公安局依法对马某某二人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此外,大家也要注意,在朋友圈骂人也是不可以的。
据福州晚报报道,2024年7月,福清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在朋友圈发表不当言论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女子林某因琐事与翁某发生激烈争吵后,越想越不甘,为泄私愤便通过微信朋友圈陆续发布含有翁某照片或标注翁某名字的聊天记录并配上辱骂文字。翁某因此事心情十分低落,失眠焦虑了一个多月。福清法院最终判决林某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据“锦江普法”公众号消息,2021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判决一起案件:深圳一市民因在朋友圈骂人长达两年,被判公开赔礼道歉,赔偿18800元。
在微信群辱骂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在微信群里辱骂他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在微信群里辱骂他人,若微信群聊人数未达到一定数量,则不涉及法律问题。也有人认为微信群聊属于网络公共空间,不论群聊人数达到多少人,只要是在群聊中辱骂他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图/IC
律师表示,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的行为,可能产生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等诸多法律后果。从民事责任来看,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若侮辱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权构成了侵犯,有关责任人可能将承担如清除不良影响、修复受损的名誉、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等民事责任。从行政责任来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于公然实施的侮辱、诽谤等行为,当事人可能会面临拘留或者罚款等形式的行政处罚,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从刑事责任来看,如果辱骂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涉嫌侮辱罪或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被辱骂了怎么办?律师:保存证据
律师表示,微信群公开辱骂他人的行为涉嫌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受害人可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对其行政处罚,或向法院起诉要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造成精神损害的,也可以请求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除发生在现实物理空间外,目前已延伸至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空间。
若遭遇类似侮辱、诽谤时,受害人应有理有据地进行沟通,保存证据,若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律师表示,只要相应的侮辱达到了一般普通人认为的侮辱程度,并有相应证据,就会构成侵权。提醒大家,当权利受到侵害之时应当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微信群哪些内容千万不能发?
网络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既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受到法律的约束。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随意捏造事实、侮辱、诽谤他人等语言暴力都是违法的,个人在类似微信平台这样的网络空间发表言论也是要受到法律约束的。
图/IC
那么微信群违规类型都有哪些?PS: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建议呼朋唤友共同阅读↓↓↓
①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
②不实信息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实信息,即没有相应事实基础,通过捏造或扭曲事实、隐瞒真相而产生的信息。
③色情及色情擦边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黄、情色、色情擦边、性暗示内容,例如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情欲、性欲、性行为、性器官相关内容,无论相关内容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呈现。
④赌博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与赌博活动或赌博工具及方法相关的信息。
⑤暴力及犯罪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展示或诱导自己、他人和/或动物死亡、受伤、被虐待的信息等暴力内容,以及教唆犯罪的信息。
⑥涉黑涉恐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替人复仇、收账等具有黑社会性质的信息,以及组织、诱导他人从事恐怖、暴力、危害社会秩序等活动的信息。
⑦侵权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例如侵犯他人人身权(例如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或财产权(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的信息。
⑧欺诈信息类: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带有欺诈性质的信息,例如通过冒用身份、虚假夸大产品功效、类似传销形式进行诈骗的信息,或以骗取他人个人信息、钱财为目的的欺诈信息。
⑨非法物品类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违反法律法规生产、使用、销售、流通、运输和/或持有相关信息、物品的内容,或违法违规办理证件、信用卡、套现的信息等内容。
⑩危害平台安全内容: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诱使用户上当受骗或危害微信正常运行的网站、病毒、文件、计算机代码或程序等信息。
⑪不良信息类: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利诱、胁迫或煽动用户进行分享的信息,为实现非法目的而生成的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影响用户体验的骚扰及垃圾信息等,组织、煽动、威胁以及诱使用户实施虚构交易行为或发表不实评论的信息,以及违反与腾讯的约定的信息等不良信息。
⑫其他违法违规内容:除以上内容外,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普法、焦作政法、黔微普法、法治德阳、睢宁警方、临泉发布、央视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 艾峥 校对 李立军
辱骂他人犯法吗
本文转自【镇雄警方】;
“日刷抖音”
已经成了当下不少人的生活习惯
几乎“零门槛”地发布短视频
也让信息流通变得更加迅捷
人人都能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
个人的言行举止同样受到法律约束
12月3日9时许
坪上派出所民警
接到群众卢某报警称
其在抖音直播过程中
遭受群众吉某的辱骂
请求出警处理
接警后
民警积极开展调查工作
经查
事发时群众卢某正在抖音直播
在与群众吉某连麦过程中
遭受吉某公开辱骂
事发时抖音直播间截图
获悉后
民警通知吉某到派出所
接受调查询问
经询问
违法行为人吉某
如实陈述了辱骂他人的违法事实
目前
违法行为人吉某因辱骂他人
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警方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广大网民应遵守法律、文明上网
多点理性、少点冲动
若为逞一时口舌之快
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发泄私愤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辱骂他人可以拘留吗
我在群里骂两句,没啥吧?
错!
不信?看案例!
近日
大关的陈某某两兄弟及两人的妻子
在某村的微信群内“疯狂输出”
一直辱骂他人
且言语粗俗不堪
群里的其他群众实在难以忍受
愤而报警
大关县公安局寿山派出所接警后
立即展开调查、及时固定证据
四人对在微信群内
公然辱骂他人的行为供认不讳
最终,陈某某两兄弟
分别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两人的妻子
也分别被处罚款300元的处罚
有些人觉得在网络上
发发牢骚、骂两句
没有什么大不了
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祸从口出 不可不慎
请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文明上网
多点理性、少点冲动
若为逞一时口舌之快
在网络上肆意辱骂他人、发泄私愤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转自大关警方
来源: 昭通警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辱骂他人的治安处罚,辱骂他人报警立案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