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履约是否要约解除合同,催促合同履行通知书如何送达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泽瑞

  一、催促履约是否要约解除合同(《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催促履约并不是要约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经催告后仍然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四条 【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 【解除权消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二、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有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况。

  协商解除是指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后自愿解除合同,一般以书面明示的方式为准,比如签订解除协议,通过书信函件、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

  约定解除是指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一方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合同在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如果对方提出异议,则需要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定解除是指一方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行使法定解除权同样需要履行通知义务。

  此外,如果法律规定或者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的,解除权应当在该期限内行使,期限届满不行使的,则解除权消灭。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催促履行合同

催促履约函

催促对方履行合同的函

催促履行合同通知书法律意义

催促合同履行通知书如何送达

履约催告方式

合同履约催告函的意义

履约催促函作用

催促履约函

履约催促函的格式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