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对方全责误工费怎么赔偿,出车祸误工费怎么赔偿
大家好,由投稿人毕中来为大家解答车祸对方全责误工费怎么赔偿,出车祸误工费怎么赔偿这个热门资讯。车祸对方全责误工费怎么赔偿,出车祸误工费怎么赔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误工费怎么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下面谈一下有关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者误工费计算的问题,总的原则是按照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办理,具体执行中遇到下列情形时,应当区别对待:
一、确认误工费是实现民事权利公力救济一种方式,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误工费赔偿,以受害人有无收入来源为评判标准,是采取的劳动能力丧失赔偿制度,不以年龄进行限制。即不论年龄大小,劳动能力强弱,只要受害人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就应当获得赔偿。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20)晋民申2281号民事判决书中认为:“确认误工费是实现民事权利公力救济一种方式,与受害人的年龄无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现修改为第七条)规定:......由此可见,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误工费赔偿,以受害人有无收入来源为评判标准,是采取的劳动能力丧失赔偿制度,不以年龄进行限制。同时,老年人参加生产活动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国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再上岗。现实生活中,60岁以上的人被返聘工作或从事雇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排除老人的误工费求偿权。只要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计算误工费,故原审法院判决杨某赔偿李某的误工费损失并无不当。”
这里所说的不论年龄大小,包括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受害者,只要其并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可依受害人持有的事故发生前的收入状态证据,判决对方承担受害者的误工费。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2019)京01民终1247号民事判决书中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李金娥的误工费金额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应当赔偿。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依据本案现有证据以及已查明的事实,李金娥于事故发生前在北京市沈家营水泥构件厂担任看门工作,月收入标准为3000元。虽然李金娥已逾60周岁,但保险公司未有证据证明其已丧失劳动能力,故李金娥仍具有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能力。保险公司虽然对李金娥于一审提交的证据形式提出异议,但通过李金娥于二审期间对该证据形式予以完善,以及依据本院依法调查核实的事实,李金娥能够证明其在事故发生前的收入状态,故其因本次事故导致的误工减少的收入应依法获得弥补。一审法院根据本案证据,结合李金娥的伤情、治疗情况及医嘱情况等依法酌定的误工费金额并无不当。”
二、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因此,受害人有工作收入是其主张误工费的前提,如受害人无法证明其在受到伤害时有工作收入的,对其主张的误工费不予支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粤民申7523号民事裁定书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因此,受害人主张误工费赔偿,首先应当依照上述第一款的规定举证证明其有工作收入。在受害人举证证明其收入状况后,才能依照上述法律条文第三款的规定确定赔偿标准。本案中,陈某鑫、陈某杰经二审法院释明后,仍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其在案涉事故发生时有工作收入,故二审法院对其主张的误工费不予支持,并无不当。”
三、受害人诉求误工费的基础是其因实际减少收入,如果受害人在受到损害后,用人单位并未扣减其工资,其工资收入并未减少,对受害人主张的误工费不予支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苏民申3996号民事裁定书中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赵某明系徐州铁路嘉利生活服务公司职工,现在仍在该单位工作。在其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单位并未扣减其工资,赵某明的工资收入并未减少。因此,赵某明申请再审要求赔偿误工费的理由,不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予支持。”
对于受害人误工费的主张,受害人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如受害人无法举证证明工作单位因其受伤扣减其工资收入的,对其主张要求赔偿误工费的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湘民申1263号民事裁定书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减少的收入计算。本案中,再审审查期间,李改云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李改云的工作单位因其受伤扣减其工资收入,故原审未认定其误工损失正确,李改云主张被申请人应赔偿其误工费的主张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
四、被侵权人虽系农民,但具有劳动能力,其因侵权行为受伤休养期间应认定存在误工损失。即便其未能举证证明该项误工损失,根据《解释》的规定,亦应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最高法民再150号民事裁定书中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在本案中,刘石祥系农民,具有劳动能力,应当认定其存在误工损失。即便刘石祥未能举证证明其误工损失,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亦应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刘石祥的误工损失。原审以刘石祥没有证据证实误工费损失从而不予认定,确属不当,本院予以纠正。刘石祥因患眼疾在竹市医院就诊的时间为2004年12月27日,刘石祥定残日为2007年12月5日。结合湖南省2007年度农业年平均工资为10632元的事实,本院核定刘石祥的误工费损失为31275.80元(10632元÷360天×1059天)。在本院再审中,刘石祥要求按照2016—2017年度职工平均年收入标准计算误工费161667元,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来源:法务之家
保险误工费怎么赔偿
1、有固定收入者,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别是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到单独作为认定依据,须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无固定收入者均按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事故误工费怎么赔偿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却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别是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得单独作为认定依据,须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无固定收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二是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凭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工者(散工、短工、临工)、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均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二、误工日期的认定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3条“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法医鉴定等认定”的规定,误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出院后治疗医院出具证明的休养天数两部分组成,从医疗事故发生的当日开始计算,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均不扣减。治疗终结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或无相关证明擅自休养的,不予计算误工费。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自专家鉴定组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不再计算误工费,即残疾者定残之后不再赔偿误工费。
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造成了多少损失就赔偿多少损失的情况要求来进行处理,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误工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后,根据事故责任的比例来承担误工费的赔偿情况,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而定。
工人受伤误工费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中的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没有固定的答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人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人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人的,按照其最后三年的平均收人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这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法律制度一板一眼的进行规定的,就像是有的人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误工损失高达几万元,而有些人也不过几千元而已,如果说国家统一去规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法律制度这样的规定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混乱复杂。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车祸对方全责误工费怎么赔偿,出车祸误工费怎么赔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