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会被判刑多少年,是否可以辩护,涉嫌诈骗会不会坐牢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冯松

  在现实生活中诈骗案总是伴随在我们身边,无论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现实诈骗都很普遍,很多人总是轻易掉入诈骗的陷阱,那要是我们参与了诈骗会被判刑多少年,律师是否可以帮我们进行辩护。下面章法律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诈骗罪的相关内容。

  一、诈骗罪该如何处罚

  1、根据刑法规定,犯诈骗罪的,应根据实际案情作如下处罚:

  ①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③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①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②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3、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诈骗罪的金额达到上述相关应数额,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严处罚,即量刑会酌情加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二、诈骗犯辩护要点

  1.未正常履约≠诈骗罪,应着重审查行为人未履约的原因及对所发生的债务的态度。行为人虽未依约履行,但承认债务并积极履行或创造履行的,可排除其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目的

  2.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财物系为抵消债权,不能据此认定其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

  3.行为人有真实的还款行为,具备还款能力,且不存在逃逸、隐匿财产等行为的,不能认定其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

  4.行为人与相对人存在民事纠纷,采取占用他人财物的不当手段以实现权利,该行为不妥甚至可能涉嫌其它犯罪,但不能据此认定行为人对财物的非法占有目的

  5.民事借贷纠纷、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罪与非罪的区分关键,即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即使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通过欺骗手段取得相对人的财产,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但在案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或在案证据不能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不构成诈骗罪。如果您情况复杂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本律师专业辩护律师,刑辩权威领航,胜诉率高,专注于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成功案例众多。

  三、诈骗构成要件

  1、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以上内容就是章法律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诈骗如何处罚以及辩护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诈骗罪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请大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走上犯罪道路,要是遭遇诈骗,请及时报警处理。如果您还有什么地方有疑惑或者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咨询章法律师,本律师事务所专注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专家型律师。从业十五年以来累计为客户挽回巨额经济损失,拥有极强的司法实践与解决争议能力,欢迎电话联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涉嫌诈骗会被判刑多少年,是否可以辩护呢

涉嫌诈骗会被判刑多久

涉嫌诈骗罪会被判刑吗

涉嫌诈骗罪会被判刑吗

涉嫌诈骗会不会坐牢

涉嫌诈骗会被定罪吗

涉嫌诈骗一般判多久

涉嫌诈骗要判多少年

涉嫌诈骗会被判刑多久

涉嫌诈骗一般多久判刑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