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卖合同中的约定有效吗
买卖合同中的约定是否有效需要从多方面判断。
(一)主体方面
1. 签订合同的双方需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自然人,需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且精神正常;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其合法的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内订立合同,否则约定可能无效。
(二)内容方面
1. 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约定买卖毒品或者其他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这种约定必然无效。
2. 不违背公序良俗。如果合同约定的内容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或者公共利益,例如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情况,约定无效。
(三)意思表示方面
1. 双方的约定必须是真实意思表示。如果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致使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那么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约定。在未被变更或撤销之前,约定有效,但存在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
所以,买卖合同中的约定在满足上述条件时有效,不满足时可能无效或者可撤销。
二、买卖合同中的乙方有效吗
在买卖合同中,乙方是有效的。
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通常涉及甲方和乙方(当然也可能有其他称呼方式,但本质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乙方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只要其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其在合同中的地位就是有效的。
如果乙方是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或者是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就能够独立签订买卖合同,成为合同有效的一方。如果乙方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只要其是依法设立、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可以作为合同一方有效参与买卖合同。
三、买卖合同中的债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买卖合同中的债权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买卖合同中,当一方出现违约行为,如未按时交付货物、未按约定支付货款等,另一方的债权便受到侵害。从此时起,如果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利受损以及明确义务人,三年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不过,存在一些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例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买卖合同中的约定有效吗
●买卖合同约定内容
●买卖合同的效力
●买卖合同价格的约定
●买卖合同订立
●买卖合同有效的要件
●买卖合同约束
●买卖合同约定内容
●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
●买卖合同合法有效
●买卖合同中的乙方有效吗合法吗
●买卖合同乙方能写两个人吗
●买卖合同甲方和乙方的区别
●买卖合同中甲乙方怎么分
●买卖合同卖方
●买卖合同里
●买卖合同的甲方乙方应该写什么
●买卖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确定
●买卖合同谁为甲乙方
●买卖合同甲乙方的设定
来源:中国法院网-买卖合同中的债权诉讼时效是多久,买卖债务纠纷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