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和酒后驾车的区别在哪,危险驾驶程序违法行政

交通事故 编辑:乐诗芮

一、醉驾和酒后驾车的区别在哪

醉驾和酒后驾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标准不同:醉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80mg/100ml 的驾驶行为;而酒后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20mg/100ml,小于 80mg/100ml 的驾驶行为。

2. 处罚力度差异大: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会面临拘役,并处罚金等严厉处罚,通常还会被吊销驾驶证,且在一定年限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酒后驾车则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罚款、暂扣驾驶证等处罚。

3. 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醉驾者由于酒精对神经的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而酒后驾车虽也有危险,但相对醉驾而言危害程度稍低。

二、危险驾驶程序违法行政

危险驾驶程序违法行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首先,程序违法可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证据收集程序存在瑕疵等。这可能导致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其次,若程序违法,可能会影响到对危险驾驶行为的认定和处罚。例如,证据收集不合法可能导致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从而影响对危险驾驶的判定。最后,对于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救济,如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等。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以确定程序违法对危险驾驶行政行为的具体影响。

三、危险驾驶罪上诉程序

危险驾驶罪上诉程序如下:

1. 上诉期限: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上诉方式: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即向原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由原审人民法院将上诉请求记录在案,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3. 上诉受理: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4. 审理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5. 裁判结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醉驾和酒后驾车的区别在哪里

醉驾和酒后驾车有什么区别

醉驾跟酒后的区别

醉驾和酒后驾驶的区别

醉驾和醉酒后驾驶一样吗?

醉驾和饮酒后驾驶有什么区别

醉酒驾车和酒后驾车处罚

醉驾和酒后驾车有什么区别

醉驾和酒驾法律后果

醉驾与酒后驾驶区别

危险驾驶程序违法行政处罚

危险驾驶程序违法行政拘留多久

危险驾驶的行政处罚

危险驾驶罪行政怎样处罚

危险驾驶罪违反的法律

危险驾驶行为处罚

危险驾驶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

危险驾驶违反什么纪律

危险驾驶罪的驾驶行为认定

危险驾驶罪行为类型

来源:临律-危险驾驶罪上诉程序,危险驾驶上诉期不收监规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