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2025,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侵权案件诉讼时效为1年,合同案件诉讼时效为2年。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1、权力人的请求,在医疗事故中,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书面请求都可以;2、义务人同意履行,医院同意赔偿;3、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对于侵权案件,诉讼时效为1年,对于合同案件,诉讼时效为2年。所谓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1、权力人的请求,在医疗事故中,也就是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是书面请求都是可以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权力,最好是有书面的文件。2、义务人同意履行,医院如果同意赔偿,那么诉讼时效也是可以中断的。3、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为了便于理解,举个例子。还是举上面的例子,2001年2月做的手术,2006年3月发现体内有纱布,2006年7月要求医院赔偿,那么诉讼时效在2006年7月中断,从2006年7月开始,重新计算一年,也就是说倒2007年7月,诉讼时效才结束。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的限制。
三、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非出于权利人意思的“人祸”,例如瘟疫、暴乱等。
(2)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72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3)其他。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时,其时效可中止等等。
还是举上面的例子,如果说2007年5月,权力人有重要的事情需出国,倒2008年1月才回国,那么回国后,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时效中指,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在2007年5月终止了,到2008年1月恢复。
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以上面的例子,如果2024年,患者才发现纱布遗留体内,那么起诉到法院,法院是不保护。
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时效在相关法律有有着非常清楚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医疗事故的诉讼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进行,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时间中断或者时效中止,设置此项时效措施的目的都在于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时效失误而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或其近亲属有权采取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1. 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投诉;
2. 向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投诉;
3. 向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投诉;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根据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情况,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赔偿要求。
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患者或其近亲属应当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医疗事故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清单等有关资料。如果患者或其近亲属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投诉或者申请赔偿,将失去相应的权利。
结语
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有两种,侵权案件诉讼时效为1年,合同案件诉讼时效为2年。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包括权力人的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和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其他障碍。根据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时效在相关法律有非常清楚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医疗事故的诉讼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进行,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时间中断或者时效中止,设置此项时效措施的目的都在于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时效失误而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04-04)\t第四十八条\t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2018-07-31)\t第四十三条\t发生医疗纠纷,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04-04)\t第九条\t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二、医疗事故诉讼时效几年
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3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是可以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间,其实民事权利是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患者也是可以要求医院赔偿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有几年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四、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几年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实效,按侵权是1年,按合同是3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五、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是三年,从身体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六、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是三年,从身体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啊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 民法典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几年
●医疗事故民事诉讼流程
●医疗事故的诉讼期是多长时间
●医疗事故民事赔偿诉讼时间
●医疗事故诉讼时间多长就不能诉讼了?
●医疗事故民事诉讼状模板
●医疗事故的诉讼程序怎么进行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 民法典,医疗事故民事赔偿诉讼时间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