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比起专业上的精通,你更需要思维的升级,律师很重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明艺


  我从外企法务部辞职出来做律师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

  回想三年前,毅然决然,却又茫然的从上海回到成都时,我真的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样的未来。

  但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尽管有困难、有辛酸,但总体而言,发展还算相对顺利,入选了成都律师协会辩论队,拿下了几家跨国企业和国内极有知名度的大公司作为客户,在全国性的几个平台上做了一些讲座,受四川、成都的一些电视台、电台邀请做了几次嘉宾,在法律行业的一些公众号、无讼阅读等平台上也都发表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

  尽管相比很多大牛而言,我还是新人,属于小律师,但也算是有个不错的开局和起步。

  当然,写作本文的目的不是想去炫耀,更没有炫耀的资本,但是每每看着很多青年律师带着热切的期盼进入行业,但因为没有好的律所平台、没得到好的指导而陷入迷茫时,又或者有些青年律师执业多年,尽管非常认真、勤奋,却依然对于自己的前途、未来有着深深的焦虑和恐慌时,我想,或许我将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分享出来,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有个成功的公式:

  成功=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按照他老人家的理解,思维方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热情和能力都是正数,其数值的大小只会影响结果的量,但思维方式是有正负之分的,如果思维方式不对,即便再有能力、再多热情,其结果都可能会成为负数。

  对此,我表示高度认可。

  而这三年的律师生涯,如果说有什么收获或经验是一定要分享的,那就是自己思维方式的升级和改变。正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我调整了自己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带来了不错的结果。

  这或许听起来有点鸡汤,但其实是一项可操作性极强的实用行为技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故事来讲讲思维升级的一个方面——掌握了“积极偏差思维”后带给我的收获吧。

  积极偏差,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概念或术语,只是我自己喜欢这么称呼而已,但这个思维方式确实对我影响重大。

  先讲个真实的故事,1990年,一位叫Sternin的美国营养学专家夫妇受联合国“拯救儿童会”工作人员邀请到了越南解决当地的营养不良问题,当时的越南,5岁以下的儿童有65%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但即便受邀,当时联合国能给到的经费有限。我曾问过好多位朋友,如果他们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有意思的是,人们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先研究下65%的营养不良是什么症状、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政府经费不够的话,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筹集更多的经费;甚至还有人说,反正联合国自己经费也不多,也没有一个特别的考核指标,用有限的经费能改善多少是多少。

  这是我们很常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研究问题出在哪,然后再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案。但Sternin的解决方案不同,他并没有去研究这65%的问题出在哪,而是去研究了另外的35%为什么没有营养不良。

  Sternin 夫妇和来自“拯救儿童会”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了当地的四个社区,寻访到了 6 个“非常非常穷”但家里的孩子却是健康的例子。然后他们仔细观察这 6 个家庭如何准备食物、如何烹饪,又如何享用食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些在其他家庭里罕有出现的共性行为。

  这些家庭的父母会把稻穗里的小虾小蟹小蜗牛都悉心搜集,配上番薯叶子一起混在给孩子们的饭里。 另一个现象是,这几个家庭喂养孩子的方式都是“少食多餐”,因为可以让孩子的肠胃每天能够容纳和吸收更多的食物。Sternin夫妇认为,这些共性就是孩子尽管贫穷却不会营养不良的关键原因,于是他们将此方法复制到了其他家庭。

  在项目第一年结束的时候,项目招募的1000 个儿童中有 80%都获得了充足的营养,而这种改善营养的新方式也在越南的其他 14 个村庄得以复制。

  讲完这个故事,不知各位有什么启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很多牛人都有类似的思维方式。

  前不久看到一则马云到西安投资的新闻,其中马云说了一段阿里巴巴和西安的往事。

  马云曾把阿里巴巴团队拉到了西安,在西安整个团队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国作对了什么,从一个养马起家的西部戎狄边唾小国,最终发展壮大直至统一全国?

  我不知道他们具体得出了什么答案,但可以看出其思维方式就是积极偏差思维——找到成功样本,研究他们作对了的行为,然后予以借鉴和复制。

  超级演说家冠军,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刘轩在TED上做过一个讲座《幸运的关键》,其中讲了一个他非常成功的朋友的故事,这个朋友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可以轻松跨界,几乎做什么行业都可以快速成功。而他自己总结了一个成功的四步SOP:

  吸收相关的知识,

  模仿成功的例子,

  找到关键的因素,

  创造自己的版本。

  其思维方式,和上述的积极偏差思维几乎如出一辙,只是更进一步,找到成功的关键后,创造自己的版本。

  所以,基于上述思维方式的升级,我在入行不久后就大量研究了很多成功律师,并尝试找到他们的成功之道并予以模仿。这或许就是我个人成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原因。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律师的差距

律师好坏的重要性

律师是不是很精明

律师比作什么

律师很重要

律师经验更重要

律师之间的差距

律师的差距

律师好坏的重要性

律师之间的差距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