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称职,怎么办可以撤销监护权吗,父母不履行监护权怎么办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祁诗雅

  未成年人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事关未来的事业。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部分监护人自身侵害被监护人人身、财产权益的情况,虐待、性侵、遗弃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完善的监护制度必须配以合理的监护人撤销制度。

  一、监护权的概念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监护权名为权利,实际上是权利和义务的结合。

  二、建立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原因

  监护制度的设立初衷是出于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不能独立实施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而由监护人代为实施。但现实生活中监护人自身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监护制度的设立初衷。因此完善的监护制度必须配以合理的监护人撤销制度。

  三、监护权撤销制度的立法

  随着《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等法律的实施,我国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规定经历了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

  (一)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主体:《民法典》第36条第二款列举了有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个人和组织,包括:被申请人之外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同时第三款规定的将民政部门作为兜底单位。

  (二)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法定事由:《民法典》第36条第一款规定了应当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事由:第一、监护人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该类行为的主观恶性、危害性通常较大,因此,只要实施了这类行为,无论客观上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都应当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第二,监护人消极不作为,致使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第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三)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义务不变。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七条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也就是说,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原先负担义务照常。

  四、监护人撤销制度同样试用成年人

  首先,监护权适用于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这就代表监护权撤销当然也适用于成年人;另外,从《民法典》第三十七条规定可以看出其中所指的配偶、子女只能是成年人的监护人,因此,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来看,监护人撤销制度同样试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监护权撤销制度是受监护人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意在通过撤销失职监护人的监护资格等措施,达到确保受监护人得到妥善监护照料的目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父母不称职,怎么办?可以撤销监护权吗

父母不称职怎么办民法典

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由谁担任监护人

父母不称职的表现

父母不履行监护权怎么办

有父母不称职的危险

父母不当监护人

父母不尽监护责任法律

父母不称职怎么办民法典

父母不履行监护责任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