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不被起诉的原因,我不是药神原型是谁 陆勇事件始末怎么回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韩轩光

  一

  我国法律对于不起诉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不起诉的情形,即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酌定不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可见,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我国刑法中对于“免除刑罚”的规定较为分散:

  第十条“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第十九条“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第二十八条“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犯罪较轻的”;

  第六十八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酌定不起诉决定的作出,除了会考虑上述情节,犯罪情节轻微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3.证据不足不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可见,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存疑不起诉的必要条件,此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需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

  陆勇案不起诉决定

  根据不起诉决定书,对于销售假药罪,检察院认为陆勇的行为不是销售行为,不构成销售假药罪;对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检察院认为陆勇的行为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检察院对于陆勇不起诉的决定属于上面分析的法定不起诉。

  检察院还同时公布了《关于对陆勇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案决定不起诉的释法说理书》,详细论证了陆勇的行为不构成销售假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原因等,更是从司法为民、司法的人文关怀、保障人权这几项刑事司法的价值观角度分析论证了本案。

  检察机关对陆勇案的处理可谓合法、合理、合情,既尊重法律又合乎情理,真正做到了尊重人权,司法为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是哪里人

我不是药神的真实故事陆勇现状

我不是药神的陆勇案件介绍

我不是药神真实事件陆勇结局

我不是药神原型是谁 陆勇事件始末怎么回事

我不是药神陆勇好了吗

我不是药神陆勇还活着吗

我不是药神陆勇的做法怎么看

我不是药神的真实故事陆勇现状

我不是药神陆勇真实事件改编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