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大家好,由投稿人施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义这个热门资讯。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人口统计作为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其变动规律的科学,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口统计不仅能够揭示人口过程的规律性和人口现象的本质,更为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探讨人口统计的必要性,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
人口统计的基本概念人口统计是一种从"量"的方面研究人口现象的方法或学问。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定义,人口普查是在特定时间对一国或某一明确划定地区的所有人口进行调查,从而收集、汇总人口数据。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统计分析主要是指对数据的分析,并由"定量"的描述引申到定性的判断。 人口统计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解释人口数据,包括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其变动规律。这些数据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使经济分析更加科学、准确。
人口统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的最基本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人的关注。 从经济角度看,人口不仅作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参与直接生产过程,而且作为消费者主体成为生产过程的目的和归宿。这种双重角色使得人口统计在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影响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规模的变化对经济影响较为缓慢。例如,某一年GDP增长6%左右,下一年可能降至5.5%,再接下来降到5%左右,然后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种变化虽然年际间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影响显著。 从生命周期角度看,少儿和老年人口的生产能力较弱,消费行为更为显著,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具有更强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因此,人口不仅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通过消费行为影响经济运行。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王德文等的研究表明,人口抚养比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人口抚养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115个百分点。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5年左右达到最低水平,随后开始上升,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进入"十四五"以来,受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从要素条件看,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些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统计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人口统计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人口统计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分析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政府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经济政策。例如,了解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助于合理规划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分析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有助于制定就业政策、职业培训和移民政策;利用人口分布数据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
数理统计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逐步完善,对财政经济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景气循环指数,分析市场弹性,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大数据在人口统计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人口统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借助手机大数据分析,结合统计学原理,进行手机用户时空轨迹、驻停规律等深度挖掘,可以动态监测人口变化趋势,满足更多人口统计需求。 实证经济学的研究以数据为基础,数据在验证经济理论、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制定政策、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研究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人口空间化和GDP空间化两个领域。通过将人口统计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统计在经济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统计分析在经济思想演进中的作用17世纪后期,一些知识分子通过收集社会统计数据分析经济现象。1662年,约翰·格朗特整理了伦敦地区17世纪初的死亡人员报表,揭示了人口数量在统计上的变化。这表明,从早期开始,统计分析就已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
关系的人口学特征研究关系的人口学特征这一概念最早由Tsui和OReilly III(1989)提出,其定义是上下级之间或团队成员之间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籍贯、教育程度等)上的相似或差异。这种研究有助于理解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结论从经济角度看待人口统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统计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方法论支持。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人口数据,可以揭示人口过程的规律性和人口现象的本质,为经济理论的验证和经济模型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人口统计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政府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经济政策,如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等。 最后,人口统计促进了经济分析方法的创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口统计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经济研究提供了更精细的数据支持和更先进的分析工具。 综上所述,人口统计在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必要性不容忽视。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统计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
中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即将启动。此次调查旨在准确掌握中国人口变化动态,为国家政策制定和社会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位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调查,也就是“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为“小普查”。其余年份,每年进行样本量约占总人口1‰的抽样调查。
“小普查”的标准时点为当年11月1日零时,但准备工作往往提前一年就开始启动。界面新闻注意到,2004年10月和201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就发布相关工作通知,为次年的“小普查”工作做准备。相比之下,2025年“小普查”的准备工作比以往提前了一个月,即2024年9月即发布相关通知,显示其在当前人口形势下的重要意义。
相比普通年份占总人口1‰的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和“小普查”对准确把握人口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具有明显指导作用。2015年“小普查”后,2016年即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0年人口普查后,2021年就出台三孩政策。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多种生育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近5年人口形势的变化有望通过“小普查”得到 “诊断”,后续是否还有更多生育支持政策出台,也有赖于“小普查”的结果。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是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的例行安排,符合《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自1987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实施了四次1%人口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如少子化、老龄化及地区间人口增减分化,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本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覆盖约500万户家庭,共计约1400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调查将以户为单位,涵盖人口及住户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背景、教育水平、职业状态、迁移流动情况、婚姻状况、生育情况、住房条件等方面。此外,还将结合当前政策需求,增加反映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介绍,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标准时点是2025年11月1日零时。调查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2024年9月—2025年10月为调查准备阶段,主要是开展试点,制定调查方案,选聘培训调查人员,开发部署数据处理软件,区域划分与绘图,开展住房单元核实等;2025年11月—2025年12月为调查登记阶段,主要是开展现场调查,检查验收,进行事后质量抽查;2026年1月—2026年4月为数据处理发布阶段,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汇总,发布主要数据;2026年5月—2026年12月为资料开发阶段,主要是开展课题研究,出版调查年鉴及相关资料,开展调查数据共享应用等。
为便于公众了解这次调查,国家统计局会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宣传调查相关情况。调查开始后,被抽中的住户会由政府选聘的调查员上门进行调查,需根据调查员的询问来申报调查所需信息。同时,为减少入户打扰,提高调查的便利性和参与感,统计部门也提供自主填报方式,大家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调查取得的所有个人资料,将严格限定用于调查目的。这次调查将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建坚实的数据安全保障屏障,对数据传输过程全程加密,保证公民个人信息不泄露,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调查完成后,主要成果将以公报的形式对外公布,并通过年鉴等形式公开详细分类数据。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将通过其微观数据实验室,与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进一步挖掘调查数据的价值,促进其在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不仅是对国家人口现状的一次重要摸底,也将为未来几年内的社会经济规划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人口普查的意义简短
本月20日至22日在伊拉克全国进行的人口普查工作,是该国27年来开展的首次大规模人口统计活动。这也标志着,伊拉克在战后重建和社会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当地时间11月20日,工作人员在伊拉克巴格达市区开展人口普查工作
地方资源分配与社会服务建设缺乏数据参考,一直是制约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次人口普查旨在为伊拉克未来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据悉,此次人口普查首次以电子方式进行,普查范围涉及所有伊拉克公民及该国境内的流离失所者。
20日零时至22日零时,伊拉克全境在人口普查期间实施宵禁。除人道主义原因及极端情况外,城市间及城市内人员及车辆流动将被限制。
伊拉克全境在人口普查期间实施宵禁
伊拉克规划部发言人阿卜杜勒·扎赫拉·欣达维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人口普查结果将为伊拉克政府解决该国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助力该国实现公平稳定发展。此外,此次人口普查的意义远超数据统计本身,将为伊拉克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准蓝图。
欣达维:“伊拉克母婴死亡率及慢性病发病率等数据,多年来由于缺乏正式统计,政府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供水、电力分配等基础公共服务的规划也依赖于详细的普查数据。此次普查还将明确伊拉克本国残疾人数量及残疾类型的数据,这有助于伊拉克制定支持残疾人群体的政策。此外,我们也能够通过数据掌握伊拉克本国文盲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为文盲人群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
伊拉克规划部发言人阿卜杜勒·扎赫拉·欣达维
欣达维在采访中表示,当前,国际社会了解伊拉克的发展状况仍然依赖于不完全甚至失真的数据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伊拉克的国际形象。此次人口普查将成为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为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提供可靠信息参考,这也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伊拉克投资发展的信心。
伊拉克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口号为“普查以促发展”
欣达维特别提到,中国技术在伊拉克此次人口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欣达维:“用于人口普查的设备由多家全球领先企业参与竞标,我们最终选用了中国设备,这一选择体现了伊中两国高水平的合作关系。中国设备具有非常高的性能,完全适应伊拉克此次人口普查的技术环境需求,这一决定无疑将进一步加强伊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和发展领域的合作水平。”
伊拉克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中国技术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米春泽
图片丨米春泽
编辑丨林维 单立娟
签审丨刘鹏 江爱民
人口普查的意义和方法
11月20日至22日在伊拉克全国进行的人口普查工作,是该国27年来开展的首次大规模人口统计活动。这也标志着,伊拉克在战后重建和社会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当地时间11月20日,工作人员在伊拉克巴格达市区开展人口普查工作。
地方资源分配与社会服务建设缺乏数据参考,一直是制约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次人口普查旨在为伊拉克未来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据悉,此次人口普查首次以电子方式进行,普查范围涉及所有伊拉克公民及该国境内的流离失所者。
20日零时至22日零时,伊拉克全境在人口普查期间实施宵禁。除人道主义原因及极端情况外,城市间及城市内人员及车辆流动将被限制。
伊拉克全境在人口普查期间实施宵禁
伊拉克规划部发言人阿卜杜勒·扎赫拉·欣达维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人口普查结果将为伊拉克政府解决该国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助力该国实现公平稳定发展。此外,此次人口普查的意义远超数据统计本身,将为伊拉克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准蓝图。
欣达维:“伊拉克母婴死亡率及慢性病发病率等数据,多年来由于缺乏正式统计,政府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供水、电力分配等基础公共服务的规划也依赖于详细的普查数据。此次普查还将明确伊拉克本国残疾人数量及残疾类型的数据,这有助于伊拉克制定支持残疾人群体的政策。此外,我们也能够通过数据掌握伊拉克本国文盲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为文盲人群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
伊拉克规划部发言人阿卜杜勒·扎赫拉·欣达维
欣达维在采访中表示,当前,国际社会了解伊拉克的发展状况仍然依赖于不完全甚至失真的数据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伊拉克的国际形象。此次人口普查将成为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为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提供可靠信息参考,这也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伊拉克投资发展的信心。
伊拉克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口号为“普查以促发展”
欣达维特别提到,中国技术在伊拉克此次人口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欣达维:“用于人口普查的设备由多家全球领先企业参与竞标,我们最终选用了中国设备,这一选择体现了伊中两国高水平的合作关系。中国设备具有非常高的性能,完全适应伊拉克此次人口普查的技术环境需求,这一决定无疑将进一步加强伊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和发展领域的合作水平。”
伊拉克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中国技术
( 原题为《中国技术助力伊拉克进行27年来首次全国人口普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义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