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立案能否直接采取留置
不可以。
留置是监察机关的一种调查措施,其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规定。立案是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只有在立案之后,监察机关才能够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包括留置在内的一系列调查措施。立案意味着监察机关已经初步掌握了被调查对象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证据或者线索,在这个基础上采取留置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调查案件事实、收集证据等。如果没有立案就直接采取留置措施,这不符合法定程序,会导致监察措施的滥用,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留置到判刑要多久
留置到判刑所需的时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一)留置阶段。留置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二)审查起诉阶段。监察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三)审判阶段。法院受理案件后,对于普通程序一审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程序案件一般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整个过程会受到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三、留置多久算刑期
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被留置了一段时间,在之后被判处管制刑罚时,留置一日相当于管制刑期的二日;而如果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那么留置一日就直接折抵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一日。这一规定体现了对被留置人合法权益的合理考量,确保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不会因为不同的强制措施而造成对刑期计算的不合理情况,使得刑罚执行更加公平合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立案能否直接采取留置措施
●不立案能否直接采取留置人员
●留置后不起诉
●不立案可以留置吗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留置后不起诉可以回原单位吗
●只要不立案就不会存在留档是吗
●不立案能否直接采取留置人员
●不立案可以拘留吗
●不立案可以羁押多少天
●留置到判刑要多久才能出来
●留置到判刑要多久呢
●留置到判刑要多久执行
●留置到判刑的具体过程
●留置后判刑的概率
●留置后判刑
●留置后判刑应该怎么算天数
●留置后被判刑的,留置期算刑期吗?
●从留置到判刑最长时间大概多久
●留置一般会被判刑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多久算刑期,留置多长时间才能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