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怎样调解,交通事故报警后立案吗

交通事故 编辑:葛晴

一、交通事故怎样调解

交通事故的调解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调解申请:事故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 10 日内,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在申请中载明赔偿的项目、数额和调解参加人及其联系电话。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

2. 调解准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调解申请后,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在查明交通事故事实、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3. 调解开始:调解人员在调解开始前,应当查明事故各方的基本情况、事故经过、赔偿请求及理由等,全面掌握案件情况,为调解工作做好准备。调解开始后,调解人员应当先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然后指出事故各方的责任,对赔偿争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出调解方案。调解方案应当公平、合理,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

4. 调解结束: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加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印章后即行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由调解人员签名,加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印章,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应当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者在调解过程中反悔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记录在案。

二、交通事故报警后立案吗

交通事故报警后是否立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会立即出警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如果经勘查认定有交通事故发生,且符合立案标准,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交警部门会予以立案。立案后,交警会进一步开展事故认定、调解等工作。但如果经勘查认定未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虽有事故但不符合立案标准,如仅为轻微刮擦且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等,交警部门可能不会立案,而是告知当事人自行处理。总之,报警后是否立案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三、交通事故起诉麻烦吗

交通事故起诉是否麻烦不能一概而论。

从程序角度看,起诉本身有一定的流程和要求。需要准备齐全的证据,如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用凭证、车辆受损情况等,以证明事故的发生及自身的损失。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缴纳诉讼费用。

但如果证据充分、事实清楚,且双方对责任划分等问题没有太大争议,诉讼过程可能相对顺利,不会特别麻烦。然而,若涉及到责任认定的争议、赔偿金额的协商困难,或者对方当事人不配合等情况,诉讼过程可能会变得较为复杂和漫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各种法律程序和纠纷。总体而言,交通事故起诉的麻烦程度取决于具体的案件情况。

来源:头条-交通事故起诉麻烦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