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那么多应对老赖的措施,你会发现最后你追不追得回来尾款,和你之前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密不可分。
在欠款尚未发生时,如何来防范呢?
一、签约前
签合同前的重中之重是搞清楚对方的目的。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稳赚不赔的买卖,往往有很大的风险,一定要谨防受骗上当!
首先,做一个背景调查。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也并不难。
(一)如果对方是个人
1、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
2、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3、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
即可知道此人是否已经身负被执行的债务。这个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可以看到被执行的具体信息。
(二)如果对方是公司
1、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网查,其实现在很多信息相对都比较透明化了,这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你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股权结构、主要人员、行政处罚、是否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是否列入黑名单。
2、还有一些非官方的网页,信息不一定准确但是更新比较快,信息比较全。常见的有企查查和天眼查,这个不仅能看到一些表面的基本信息,还可以看到一些深层次的信息,比如股权穿透图,公司实际控制人。
3、最后,你可以托行业内的朋友打听看看这个公司的业内口碑,是不是有个良心老板,付款习惯如何,至少心里有个数。比如某公司是个德国老板,即使合同约定了先付钱再发货,他也一定会拖到货到没有质量问题以后才付款,虽然拖款但是最后都一定会付钱。
二、签约时
(一)审查签约人的主体资格
你前面花了那么大精力来调查这家公司,发现都没问题,结果来和你签合同的人只是打着这家公司的幌子,得不偿失。所以要要求签约人提供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授权签约的委托书。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公司已经离职的员工来骗签合同,或者那种类似于中间介绍的人,不属于签约公司的任何一家,两头骗都是有可能的。
(二)签署有效的书面合同
这点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围绕容易发生争议的产品规格型号、质量标准、数量、价款以及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要制定、签署有效的条款内容,避免事后对方以质量问题、逾期供货等等借口来逃避、推脱逾期付款责任。
很多公司的老板或者是业务人员啊,只在乎这生意能不能谈下来,根本不在意合同里面签了什么。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大公司的大单的时候,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客户,和大企业签合同的,合同里全是霸王条款,对方很强势是肯定的,但是只要这合同一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就能入账了,你签不签?没吃过亏的人就会觉得人家大公司还能坑我们小企业不成?虽然不一定会坑你,一旦出问题了以后,白纸黑字签的合同,他们一定比你扣得细致多了。
(三)明确付款条件和流程
那我如果能争取一下条款内容,要重点注意什么呢?
比较常见的付款条件是什么,验收合格后付款,那验收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算验收合格,不合格如何处理?这些都要约定清楚,或者可以考虑约定“一旦使用即视为验收”或者“一周内未提出异议,视为验收”。
(四)适当增加先履行抗辩权
什么叫先履行抗辩权?
举个例子,合同约定甲方应向乙方提供设备十台,乙方应向甲方支付相应货款,这里虽然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写出来了,却没有区分先后,为了保证能收到款你可以约定,乙方支付80%货款后,甲方才发货,乙方支付尾款20%后,甲方才交付设备。这就叫先履行抗辩权。
(五)设置明确的违约条款
我看过太多的违约条款都是这样写的,“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这句话有时候真的非常无力。比如签了份买卖合同,甲方要找你采购1000台设备,这可是个大单呀,你为了做这单,推掉了好几个本可以接的小单,还让你的员工加班加点,结果快到交货日的时候,对方突然说这设备我不要了。
好了,这时候对方确实违约了,你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你怎么证明你的损失呢?是你的设备钱吗?你还没卖出去这是你的财产你可以转卖呀,是你付给员工的加班费吗?是你推掉的那几个小单吗?你怎么证明具体的金额,非常难。更别说在有些案件里,那些公司信誉的损失了,难以计算。
所以,最好是能列明具体的违约情形以及对应的违约金数额。
(六)收集和保留财产线索
前面几期九圆已经提到过了,这关系到你最后官司打赢了能不能拿到钱,甚至你们还在建立业务关系的时候,就多留意听听酒桌上觥筹交错间,对方老板提到的最近又买了什么车,又投资了哪家公司,车牌号也记得偷偷记下来,没准哪天这辆大奔就是你的了。
三、签约后
(一)形成有效的供、送货凭证
供、送货凭证是证明履行合同状况的直接证据,是供需双方事后进行货款结算的直接凭证,特别是在双方未对过账的情况下,是债权人主张货款的最有力证据。
所以,它的完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后面的货款追讨。
(二)收集、保存相关凭证
形成这些证据之后要注意保存收集好。
有关交易合同、供/送货清单、对账单、欠条、银行进帐单的付款凭证、补充协议、还款协议等等可作为证明合同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的事实证据,例如在提供售后服务的时候,让对方工作人员签署非常满意的反馈单,证明验收通过。
(三)及时对账
特别是在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事前未能形成有效的供、送货凭证的情况下,定期的对账将是一个重要的防范货款结算风险的有力补救措施。
千万要注意把握好对账的时机,要尽量避免在事后催讨不成情况下再来提要求对账,很有可能你就只能让法官来帮你们对账了。
实例
之前有个客户,和对方往来了四五年没有对过帐,结果对方公司突然人事大换血,新来的总监不认账,闹到法院那里,双方光对账就对了一两个星期,结果发现客户请错了项目款,对方甚至还借此由头要求我们赔偿对账造成的误工损失。
(四)保持持续沟通
除了我们一般业务上考量的客户维护,持续沟通也是为了密切关注债务人经营状况。
对资信下降的客户要及时采取减少发货、实行担保和加强催收等预防和减少风险的措施。
一旦发现对方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出现转移财产、抽逃资金,或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等情况,则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及时提起诉讼并申请保全查封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怎么防止钱被要回
●怎么防止钱被偷
●怎么防止钱被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