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措施是掌握证据了吗
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能简单地说采取留置措施就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充分证据。
一方面,监察机关在有初步证据表明被调查对象存在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行为,并且有继续调查必要时,可能会采取留置措施。这些初步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举报线索、部分账目异常情况、证人证言等。
另一方面,留置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进一步深入调查,获取更全面、更确凿的证据。在留置期间,监察机关可以通过讯问被调查人、询问证人、查询财产等多种调查手段,从而完善证据链条,以最终确定被调查对象是否确实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二、立案调查是留置吗
立案调查不是留置。
立案调查是指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等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行为启动正式的调查程序,目的在于查明事实真相,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等情况。
而留置是一种特定的监察措施。它主要适用于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且存在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等法定情形时,可以将被调查人留置在特定场所。两者在性质、适用情形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三、留置权能约定排除吗
留置权可以通过约定排除。
(一)基于意思自治原则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只要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就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例如在一些商业合同中,双方明确约定即使一方合法占有对方动产,也不得行使留置权,这种约定是有效的。
(二)法律的相关认可
法律尊重当事人的这种约定权,这也是为了满足商业交易的多样化需求,鼓励交易和保障交易安全的体现。但需注意的是,如果一方是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达成的排除留置权的约定,则该约定无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措施是掌握证据了吗为什么
●留置措施是掌握证据了吗
●留置措施应该由谁决定
●留置措施是掌握证据了吗怎么写
●留置措施的程序
●留置措施是由谁来执行的?
●留置措施案件什么意思
●留置措施是掌握证据了吗
●留置措施是什么机关执行的
●留置措施由哪里决定
●立案一定留置吗
●立案留置是什么意思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权能约定排除吗,留置权是约定还是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