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不还最终怎么处理,信用卡逾期不还会影响孩子上学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贺志来为大家解答信用卡逾期不还最终怎么处理,信用卡逾期不还会影响孩子上学吗这个热门资讯。信用卡逾期不还最终怎么处理,信用卡逾期不还会影响孩子上学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信用卡逾期不还了会有什么后果
鲁法案例【2023】57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很多年轻人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若未来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借贷者往往因无力偿还欠款及利息,陷入法律纠纷。持卡人向银行申领了信用卡即表明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建立了信用卡合同关系,若持卡人透支后未按信用卡领用协议、章程的规定按时、如数还款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被告赵某某向原告某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一张,并激活使用。自2021年11月21日起,赵某某发生逾期还款违约行为。截至2023年3月16日,赵某某尚欠信用卡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滞纳金55114.97元,共计409239.62元。原告某银行多次催收逾期欠款未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赵某某经法院依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答辩,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某与某银行签订的信用卡消费合同系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出现逾期还款的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故某银行要求赵某某归还截止至2023年3月16日所欠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及自2023年3月17日起至实际偿清之日的利息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关于某银行要求赵某某支付滞纳金55114.97元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111号,2017年1月1日实施)第三条规定,取消信用卡滞纳金,对于持卡人违约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发卡机构应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是否收取违约金,以及相关收取方式和标准。案件审理过程中,某银行未向法院提交证据证实其在2017年1月1日后已与赵某某通过协议约定收取滞纳金,因此对中国银行主张滞纳金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
违反约定透支信用卡逾期不还的后果有哪些?
1、逾期利息、滞纳金:信用卡透支不及时归还会产生一定的逾期利息甚至滞纳金,刷卡时一定要考虑还款能力。
2、被银行起诉:到期不还,银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起诉,会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经济支出。
3、信用记录不良:未按约定及时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不良信用记录对以后的贷款等会产生影响。
4、承担刑事责任:恶意透支信用卡,欠款达5万以上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各位持卡人,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随意大量透支、肆意挥霍。否则,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不但构成违约行为,甚至连续逾期超过三次以上未还款的,持卡人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导致不能办理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
什么是“恶意透支”信用卡?具体的“数额”又是如何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关于“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
出借信用卡有哪些风险?
一是妨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导致发卡行无法对授信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增加了信用卡被恶意透支、形成不良信贷的风险;二是存在民事法律风险,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银行不受实际使用人有无偿还能力的影响,担保偿还信用卡本息的主体还是出借人;三是存在刑事法律风险,将信用卡肆意出借给他人,他人持卡期间如发生信用卡非法套现、诈骗、高利转贷等违法行为,出借人也难辞其咎,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冉然
济南市长清区法院张夏法庭庭长
综合:济南市长清区法院、济南中院
来源: 山东高法
信用卡逾期不还会坐牢吗
鲁法案例【2023】57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很多年轻人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若未来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借贷者往往因无力偿还欠款及利息,陷入法律纠纷。持卡人向银行申领了信用卡即表明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建立了信用卡合同关系,若持卡人透支后未按信用卡领用协议、章程的规定按时、如数还款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被告赵某某向原告某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一张,并激活使用。自2021年11月21日起,赵某某发生逾期还款违约行为。截至2023年3月16日,赵某某尚欠信用卡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滞纳金55114.97元,共计409239.62元。原告某银行多次催收逾期欠款未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赵某某经法院依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答辩,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某与某银行签订的信用卡消费合同系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出现逾期还款的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故某银行要求赵某某归还截止至2023年3月16日所欠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及自2023年3月17日起至实际偿清之日的利息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关于某银行要求赵某某支付滞纳金55114.97元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111号,2017年1月1日实施)第三条规定,取消信用卡滞纳金,对于持卡人违约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发卡机构应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是否收取违约金,以及相关收取方式和标准。案件审理过程中,某银行未向法院提交证据证实其在2017年1月1日后已与赵某某通过协议约定收取滞纳金,因此对中国银行主张滞纳金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
1、逾期利息、滞纳金:信用卡透支不及时归还会产生一定的逾期利息甚至滞纳金,刷卡时一定要考虑还款能力。
2、被银行起诉:到期不还,银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起诉,会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经济支出。
3、信用记录不良:未按约定及时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不良信用记录对以后的贷款等会产生影响。
4、承担刑事责任:恶意透支信用卡,欠款达5万以上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各位持卡人,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随意大量透支、肆意挥霍。否则,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不但构成违约行为,甚至连续逾期超过三次以上未还款的,持卡人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导致不能办理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关于“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
出借信用卡有哪些风险?
一是妨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导致发卡行无法对授信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增加了信用卡被恶意透支、形成不良信贷的风险;二是存在民事法律风险,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银行不受实际使用人有无偿还能力的影响,担保偿还信用卡本息的主体还是出借人;三是存在刑事法律风险,将信用卡肆意出借给他人,他人持卡期间如发生信用卡非法套现、诈骗、高利转贷等违法行为,出借人也难辞其咎,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来源:济南市长清区法院、济南中院 编辑:石慧
婚前买房,婚后办证,房子是夫妻共有财产吗?
信用卡逾期不还会怎么样
随着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各种金融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有个别人透支信用卡企图“到期不还”,最终都会受到法律严惩。日前,汉滨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组织民警远赴北京将涉嫌信用卡诈骗的网逃人员王某抓获。
2012年3月18日,安康男子王某到某银行江北支行申办了一张信用卡。2013年11月18日,王某通过网上申请提升信用额度,该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为王某重新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两张信用卡共享信用额度为35000元。两张卡最后一次使用(消费或取现)时间是2014年8月24日。2014年10月30日,银行系统提示王某所持有的两张信用卡逾期,因其手机一直处于停机状态,银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催收,其家人称王某于2014年10月初到外地打工无法联系到本人。截止2015年3月10日,两张信用卡共拖欠本金30473.46元,利息及滞纳金共4778.35元,本息合计35251.81元。接到银行报案以后,汉滨公安分局于2015年5月26日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对王某立案侦查,并对其进行网上追逃。2018年12月24日,经过缜密侦查,分局经侦大队在北京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将王某抓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内容规定,目前,汉滨公安机关对王某涉嫌信用卡诈骗一案做其他处理。
近几年信用卡诈骗呈高发趋势,且随着发卡银行提升信用额度,透支金额也越来越大。公安民警提醒,广大市民要正确使用信用卡,注意信用卡的使用额度和还款期限,及时还款。因为逾期超过一定时间,不仅影响征信,还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
信用卡逾期不还利息会一直涨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很多年轻人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若未来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借贷者往往因无力偿还欠款及利息,陷入法律纠纷。持卡人向银行申领了信用卡即表明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建立了信用卡合同关系,若持卡人透支后未按信用卡领用协议、章程的规定按时、如数还款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01
基本案情
被告赵某某向原告某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一张,并激活使用。自2021年11月21日起,赵某某发生逾期还款违约行为。截至2023年3月16日,赵某某尚欠信用卡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滞纳金55114.97元,共计409239.62元。原告某银行多次催收逾期欠款未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赵某某经法院依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答辩,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02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某与某银行签订的信用卡消费合同系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赵某某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出现逾期还款的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故某银行要求赵某某归还截止至2023年3月16日所欠本金299266.13元、利息54858.52元及自2023年3月17日起至实际偿清之日的利息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关于某银行要求赵某某支付滞纳金55114.97元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111号,2017年1月1日实施)第三条规定,取消信用卡滞纳金,对于持卡人违约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发卡机构应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是否收取违约金,以及相关收取方式和标准。案件审理过程中,某银行未向法院提交证据证实其在2017年1月1日后已与赵某某通过协议约定收取滞纳金,因此对中国银行主张滞纳金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03
法官说法
违反约定透支信用卡逾期不还的后果有哪些?
1、逾期利息、滞纳金:信用卡透支不及时归还会产生一定的逾期利息甚至滞纳金,刷卡时一定要考虑还款能力。
2、被银行起诉:到期不还,银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向法院起诉,会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经济支出。
3、信用记录不良:未按约定及时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不良信用记录对以后的贷款等会产生影响。
4、承担刑事责任:恶意透支信用卡,欠款达5万以上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各位持卡人,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随意大量透支、肆意挥霍。否则,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不但构成违约行为,甚至连续逾期超过三次以上未还款的,持卡人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导致不能办理房贷、车贷等金融业务。
什么是“恶意透支”信用卡?
具体的“数额”又是如何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及《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关于“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
出借信用卡有哪些风险?
一是妨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导致发卡行无法对授信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增加了信用卡被恶意透支、形成不良信贷的风险;
二是存在民事法律风险,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银行不受实际使用人有无偿还能力的影响,担保偿还信用卡本息的主体还是出借人;
三是存在刑事法律风险,将信用卡肆意出借给他人,他人持卡期间如发生信用卡非法套现、诈骗、高利转贷等违法行为,出借人也难辞其咎,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来源:济南市长清区法院、济南中院、山东高法
编辑:魏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信用卡逾期不还最终怎么处理,信用卡逾期不还会影响孩子上学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