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需要赔偿损失的情形及标准,用人单位要求赔偿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孙思和

一、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损失的情形及标准

(一)需要赔偿的情形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的赔偿标准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二、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原用人单位的情形及内容

(一)赔偿情形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

(二)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1、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执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用人单位需要赔偿损失的情形及标准是什么

用人单位的损失需要员工承担吗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的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要求赔偿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赔偿损失

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的情形

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的损失需要员工承担吗

用人单位补偿金的赔偿范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