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放弃声明书,自愿放弃声明书范文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安璇艺

自愿放弃声明书,自愿放弃声明书范文

大家好,由投稿人安璇艺来为大家解答自愿放弃声明书,自愿放弃声明书范文这个热门资讯。自愿放弃声明书,自愿放弃声明书范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愿放弃声明书格式



社保费用在用人单位的眼中是一笔可有可无的用人成本支出,即便知道缴纳社保是法律强制要求,有些用人单位也会铤而走险,选择让劳动者签署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声明,用以当做免责条款或者说免死金牌。认为这样就可以合法的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了。作为劳动者,本身对于缺乏法律意识,又因为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便懂法,对于单位要求签署自愿放弃社保的声明,也会隐忍选择接受,毕竟先养家糊口,赚到吃饭钱更为重要。


那作为劳动者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声明,后面是否还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呢?自己又能不能以单位为依法缴纳社保为由被迫离职主张经济补偿呢?



首先,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从法律上讲无效,原因很简单,违反了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并不能因为劳动者自愿放弃或者双方约定而变得无效。所以即便劳动者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依然可以要求单位为自己缴纳社保,补交之前未缴纳的社保。


现实中可能会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劳动者放弃缴纳社保的同时还领取了单位支付的社保补贴,并且签署了协议,这种情况的本质和之签署放弃社保声明是一样的,也是无效的,劳动者同样可要求单位为自己缴纳社保,补交之前未缴纳的社保,但是领取的单位的社保补贴,如果单位主张返还的,那劳动者最终还是需要返还的。


那再来说说经济补偿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迫离职)。并依据第四十六条可以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三十八条的立法初衷是为了打击用人单位不依法社保的行为,对于原因的认定,还是从用人单位主观恶意,或者存在过错为前提。不交社保的原因是单位造成的。


那当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原因是劳动者造成的,或者劳动者知晓的(签了社保补贴协议或者放弃社保声明的,从法律角度再否认自己知晓此事是说不过的),劳动者被迫离职,经济补偿还应不应该支持呢?实践中有三种观点。


1.支持补偿金。

不管劳动者有没有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不管劳动者有没有就社保问题与单位达成一致,领取社保补贴,都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且用人单位作为缴纳社保的义务人,即便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保,作为用人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而不应当选择配合劳动者,这种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实施。



2.不支持经济补偿

不支持经济补偿的原因很简单就一个,认为劳动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3.满足条件才支持

满足条件才支持是指即便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领取了社保补贴,也可以向单位主张缴纳社保,在一定的期限内,比如一个月,单位依然不缴纳的,劳动者被迫离职支持补偿金。这种观点体现的是尊重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处置权,也体现了以合理柔和的方式处理双方之间的纠纷。


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第二种观点。

自愿放弃声明书怎么写

以下是关于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效力及劳动仲裁裁决标准的深度解析,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政策动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

一、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为何无效?法律强制性是关键

根据《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双方不得通过协议或声明免除该义务。即使员工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书》,该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核心原因:

1、公共利益属性:社保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具有社会公共福利性质,个人无权单方放弃。

2、法律后果明确: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将面临补缴、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甚至罚款(欠缴金额1-3倍)。

3、劳动者权益不可让渡:社保不仅涉及个人利益,还涉及国家统筹管理,劳动者单方放弃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二、劳动仲裁最新裁决标准:补缴必支持,经济补偿有条件

从近年仲裁案例看,裁决标准呈现以下趋势:

(一)补缴社保请求几乎100%支持

即使员工曾签署放弃协议,仲裁机构和法院仍会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费用,并承担滞纳金。

案例参考:广东韶关某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后因工伤索赔,法院判决企业必须补缴社保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但驳回其经济补偿金诉求。

(二)经济补偿金需满足特定条件

劳动者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存在主观过错:如企业拒绝补缴或长期恶意欠缴。

2、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需先向企业提出补缴请求并给予合理期限,企业仍不履行的才可主张解除合同。

3、诚信原则限制:若劳动者主动放弃后又以此索赔,可能因“违反诚信”被驳回(如网页10案例)。

三、企业与劳动者的风险警示

主体

风险点

法律后果

企业

接受员工放弃社保协议

补缴社保+滞纳金;面临1-3倍罚款;工伤事故需全额赔偿

员工

签署放弃协议

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养老金等;工伤待遇由企业自担;未来维权需先补缴社保

典型案例:某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与员工签订放弃协议,后员工患重病无法报销医疗费,法院判决企业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并补缴社保。

四、实务操作建议

1、企业合规路径:

- 对拒绝参保的员工,可依法终止劳动关系,避免法律风险。

- 通过薪酬结构调整(如增加社保补贴)平衡员工短期利益与长期保障。

2、员工维权策略:

- 第一步:向企业发出《补缴社保通知书》,保留书面证据。

- 第二步:若企业拒不履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

- 注意事项:签署放弃协议后反悔的,需证明协议系企业强迫或误导签订。

五、例外情形:哪些人可合法不缴社保?

1、退休返聘人员(已领取养老金)。

2、在校实习生(未毕业且签订三方协议)。

3、非全日制兼职人员(日均工作时间<4小时)。

结语:社保是劳动者生存权益的“安全网”,任何形式的放弃协议均属无效。企业若逃避责任将付出更高代价,而劳动者也需警惕“眼前小利”带来的长期风险。遇到争议时,建议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维权方案。

麻烦点击“点赞”、“收藏”或者“关注”,以便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推送!

自愿放弃声明模板

南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然而,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与员工签署了一个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协议,等到员工临近退休要求补缴社保时,此时已产生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滞纳金。那么,这笔滞纳金应该由谁来承担呢?近日,省高院裁定一起再审案件,驳回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社保滞纳金的再审申请。

员工要求单位返还

补缴社保产生的滞纳金

2008年4月,老贺入职佛山市某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担任陶瓷生产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在入职后的前九年里,老贺并未参保。直到2017年4月,公司才开始为其缴纳社保。2023年5月1日,老贺达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双方劳动关系终止,老贺也办理了离职手续。

在离职前一年,即2022年5月,老贺为了日后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退休金,向用人单位提出补缴2008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社保。2023年4月,公司为老贺成功补缴了这一时期的社保。经税务部门核定,补缴社保费用合计138920.87元,其中包括个人本金24181.42元、单位本金47888.18元、利息13974.64元以及滞纳金52876.63元。

在补缴过程中,老贺此前向公司预付了79000元补缴社保费用。补缴完成后,公司向老贺退还了多预付的9539.56元。照此计算,老贺和公司各自承担了补缴社保总费用的一半即69460.44元。

老贺认为,《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照此规定,自己只需承担社保补缴的个人本金部分,而补缴所需的利息和滞纳金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因此,他向佛山市三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决建陶公司向其返还多收取的社保费45279元。

单位辩称协议约定

员工自愿承担滞纳金

用人单位辩称,老贺入职时公司已告知其参加社会保险的事宜,但老贺因家庭经济原因自愿放弃参保,并提交了书面《申请书》明确表示不参加社保且不追究公司的相关法律责任。2022年5月,当老贺提出补缴社保的申请时,公司已告知其补缴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的后果,并为其测算了补缴费用。老贺同意承担补缴社保所产生的滞纳金和利息。2023年4月,在补缴社保前,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也明确约定,老贺自愿承担因补缴社保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个人应缴部分、滞纳金等)共69460.44元。

老贺对此表示异议,称自己在职期间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声明,是公司利用强势地位强行要求自己出具的,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且该声明违反了《劳动法》第七十二条和《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应属无效。同时,他指出《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均规定滞纳金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公司多收取的45279元应当返还给自己。

劳动仲裁委审理后认为,关于社保费的争议属于经济纠纷,不属于其审理范围,因此不予处理。随后,老贺将案件起诉至法院。

法院:无证据证明

协议非员工真实意思表示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书》的约定,老贺自愿承担因补缴社保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个人应缴、滞纳金等)共69460.44元,并自愿放弃追究公司因补缴社保问题所引起的一切法律上、行政上及经济上的权利。而补缴社保实际产生的费用金额合计91032.69 元(包括个人本金、利息和滞纳金),高于《协议书》约定的老贺应承担的社保费用金额,因此不存在建陶公司多收取老贺社保费用的问题。

法院指出,老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协议书》上签名确认并依约支付款项,应对其自身行为有充分认知并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法律后果。老贺在自愿签订《协议书》并在被告建陶公司为其完成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再以建陶公司损害其合法权益为由主张退还部分款项,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也缺乏充分理据。因此,法院不予支持老贺主张建陶公司退还补缴社会保险费用的请求。

老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中院。中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老贺仍不服,向省高院申请再审。

省高院经审查认为,老贺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案涉的申请和协议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二审法院不予支持其主张并无不当。遂于2025年2月裁定驳回老贺的再审申请。

责编:黄瑜

二审:刘敏

自愿放弃声明范本

流水线上的社保数字

注塑车间里,35岁的陈X军在工牌上记下新数字:2025年3月,社保扣费488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家的水电费和电信费用总和(450元),和女儿的奶粉钱(500元)咬得很紧。“上个月医保返了96块,”他晃了晃手机,“去药店只能买一盒半的钙片,母亲说味道像吃白粉。”


车间外的招聘栏贴着新告示:“长白班,月薪5000元(含社保补贴)”。25岁的湖南小伙阿杰正在算细账:“买社保的话,到手4200;不要社保补800,到手5000。”他的计算器屏幕映着老家母亲的留言:“你弟的学费该交了。”


社保加减法

制衣车间,李X芳的工资条写着:底薪2360元,社保472元。她在宿舍墙上画了个收支表:

✅ 收入:4800元

❌ 支出:社保472 + 房租600 + 奶粉750 + 公交200 = 2022元

⚠ 可支配:2778元,还不算衣食、医疗、孩子学杂等费用


“孩子吵着报个兴趣班”她指着桌上的口琴,“课时费400,比我三个月的医保返现还多。”车间主任常说:“社保是给未来存钱。”可李X芳的未来就在当下,她的缝纫机里,藏着女儿要交的下学期校服费。


医保卡里的“虚拟货币”

大药房,LED屏写着:“医保卡可刷保健品!”陈X军捏着卡苦笑:“上次给老爹买药,198元自付,医保报了98元。合着我交的钱,一半给药店当提成了。”他手机里存着社保局的短信:“医保个账改革:守护您的健康。”配图个穿白大褂的卡通人,“守护个der?我们要的是看得起感冒的真金白银。”


年轻人发明了新算法:医保余额=游戏点券。25岁的冲压工阿明下载了“医保互助”APP:“凑够100人,感冒发烧互助报销。”他的工位贴着便签:“今天多打100个零件,换孩子的一盒退烧药。”


弃保的选择题与生存公约数

劳务市场的树荫下,中介阿龙举着两种合同:正式工(买社保)20元/小时,临时工(无社保)24元/小时。35岁的叉车工老杨算了十年账:交社保12年,个人账户8万。现在腰伤干不动,社保局说'没工伤认定不算'。退保?只能拿回自己的钱,企业交的15万喂了水。


某调研显示:35岁以下工人61%选择“社保换现”,换取时薪增加20%。某电子厂人事主管坦言:“不是不想买,利润3%的厂子,社保占人工成本28%。”他抽屉里锁着278份“自愿放弃声明”,每份都写着:“为增加当前收入,自愿放弃社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自愿放弃声明书,自愿放弃声明书范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