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辩护律师谈相关无罪、从轻及减轻问题,合同诈骗无罪案例裁判观点集成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华延

一、基本概念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本罪侵害的客体为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同的概念

根据《合同法》规定,所谓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认定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2)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3)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4)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5)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6)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三)不能构成本罪的特殊情形

构成合同诈骗罪须同时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诈骗手段以及骗取数额较大这三个必备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均不能构成本罪。比如虽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但合同签订后认真履行合同,没有非法占有故意的,一般不宜构成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诈骗手段骗取了他人财物,但是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诈骗数额较大标准的,虽然属于违法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进行定罪处罚等等。

三、容易混淆的主要罪名

(一)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这两种罪都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诈骗方法骗取财物的相同点。其主要区别为,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权利;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权;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比如四川省南充市“郑某合同诈骗案”[①],被告人郑某明知某工程合同已经失效,却伪造该工程的虚假建筑承包合同,骗取了被害人李某的信任,与其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承包合同,将虚假建筑合同中的部分劳务转包给李某,再以缴纳工程质量安全保证金的名义,骗取李某30万元。郑某因此被人民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而诈骗罪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整箱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需要指出,本罪的合同一般仅指经济合同,即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合同,故被诈骗对方一般为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不能单凭以所谓合同形式实施的诈骗的行为均简单认定为合同诈骗罪,比如某甲对某乙声称投资一年可以得到50%的高额回报,双方草拟一份投资协议,某甲拿到30万元所谓投资款后逃匿。对某甲的行为不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应当认定为诈骗罪为宜。

(二)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

虽然刑法规定的各种金融诈骗罪如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等大多利用经济合同的形式,但由于刑法对金融诈骗罪做了特别规定,根据特别法由于普通法的原则,对于符合金融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的,一般应当以金融诈骗罪论处。比如利用保险合同诈骗保险金的,应认定为保险诈骗罪;利用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一般也应当认定为贷款诈骗罪。

四、处罚

(一)本罪的追诉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追诉标准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贵单位所有的,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二)本罪的处罚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以上摘自李红钊律师与蒋炳仁检察官合著《刑法常用罪名新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题目及内容略有改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诈骗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

合同诈骗的无罪辩护词

合同诈骗罪无罪典型案例

合同诈骗罪无罪指导案例

合同诈骗无罪案例裁判观点集成

合同诈骗无罪案例大全

合同诈骗罪辩护要点

合同诈骗罪无罪辩护词范本

合同诈骗的无罪辩护词

合同诈骗无罪辩护意见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